南怀瑾之死:临终写四字,医学宣布死亡10天才公布死讯,遗体荼毗
2012 年 9 月 14 日中午,南怀瑾不停地咳嗽。日夜照料他的弟子们觉得压力特别大,一个 94 岁的老人这么一直咳下去,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商量过后,弟子们想让南怀瑾去医院。南怀瑾本不想去,但见弟子们为照顾他太费神,就点头答应了。
当天下午,南怀瑾为了让日夜照顾他的弟子们轻松点,就住进了上海中山医院。
其实,8 月份的时候,南怀瑾就因为身体不舒服开始闭门休养了,那时候弟子们建议他去医院检查,但是他一直拒绝,他拒绝的原因,跟他相信中医不相信西医有一定关系。他虽然不相信西医的诊治,但是为了让弟子们放心,他还是接受了西医的治疗。
到了医院,南怀瑾做了一堆检查,像心电图、量血压啥的。大夫给他开了点消炎、化痰、利尿的药,他瞅了瞅药也没吱声。吃完药,南怀瑾的情况好转了一些。
徒弟们看他情况好转,赶紧又让大夫做了个 CT,想确诊下到底咋回事。CT 结果出来,说南怀瑾肺部真菌感染了,还有些阴影,得再查查。
南怀瑾最后没接受医院的治疗方案,因为他不想身上插满管子。医生知道后说:“那只能靠自己了。”
南怀瑾听后,写下了两个字:“清楚”。
说到底,南怀瑾到医院,纯粹是为了给弟子们减轻负担。所以,他不想进行任何实质性的治疗,也不愿做复杂、有创的检查。
南怀瑾病危住院后,他的弟子们从各地纷纷赶来探望,他给弟子们写了两个字,这也算是他的遗墨了,那就是“平凡”。显然,此时的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知肚明,也很清楚自己的生命将在何时终结。
9 月 15 日,南怀瑾的二儿子南小舜和四儿子南国熙又到上海看父亲。南小舜是南怀瑾和原配王翠凤生的,南国熙是南怀瑾到台湾后和第二任妻子杨向薇生的。

六天前,南怀瑾病情加重,南小舜和南国熙特地从外地赶来探望。现在他一住院,他们又立马放下一切赶过来。看到他们匆匆忙忙的样子,南怀瑾心里既欣慰又心疼。看到他们一脸焦急地看着自己,觉得自己时间不多了的南怀瑾突然悲伤起来,看了他们好一会儿,然后说:“孩子们,我对不住你们啊。”
一听这话,南小舜和南国熙都掉起了眼泪,他俩一哭,身边的弟子也忍不住跟着哭了。
弟子们清楚,南怀瑾这些年都一心为公,没时间陪家人,就连自己的母亲,也是原配王翠凤替他养老送终,他也没能在母亲身边尽孝。他和父母,最后一次见面是在 1947 年。
母亲一直活到 1990 年,100 岁才去世,可从 1947 年到去世的 43 年里,她竟然再也没见到儿子南怀瑾。
对待母亲这样,对待老婆孩子也是这样。
1949 年,南怀瑾前往台湾时,大儿子南宋钏才 14 岁,小儿子南小舜才 12 岁。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他们的生活中都没有父亲的身影。
到台湾和杨向薇结婚,生了四个孩子后没多久,南怀瑾就参加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那时候,他很少管家里的事。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都是妻子杨向薇在照顾。

长期分居两地,再加上后来南怀瑾一直秉持“把家人当作天下人,把天下人当作亲人”的理念,他和子女们的关系渐渐疏远了。
南怀瑾的儿子在父亲创办的学堂念书时,每顿饭都得交钱,南小舜他们每次来看他,也不能跟他住一起,得自己花钱租房。
他们想见父亲,啥时候都得跟普通人一样先预约。有时,南怀瑾为了约见重要的人,还会把他们的预约往后推。
在别人眼里,这似乎是南怀瑾不疼爱自己孩子的行为,但他的很多弟子都清楚,南怀瑾这样做,其实是在帮助子女修道。这一点,南小舜是过了很多年才领悟到的,也是在明白后,他才感慨父亲对自己的这种特别的“帮助”,他说道。
能和南老师成为父女/子,终归是有些缘分,本来就是万事不缠身的,这样的对待,也是一种助道的方法,让我很是感激。
听到“我对不起你们”这话时,南小舜和弟弟南国熙还没搞懂这种“助”是啥,没明白的他们,听到父亲这话后哭了,多半是觉得委屈。但到了这时候,他们对父亲多年来疏远自己的种种也都放下了,所以,南小舜哽咽着跟父亲说:
“爸,别这么说,都过去了,别再说了。”
这些年,南小舜和南国熙都觉得:弟子们和父亲南怀瑾更亲。为啥弟子们会这么觉得呢?在弟子们看来:他们的南师对子女疏远,不是因为他无情、不爱他们,而是因为他太爱世间的人了。有的人是为自己活,有的人是为天下苍生而活,他们的南师就是后者。可最大的爱,常常会被误解成“无情”,他们的南师就一直被这样误解着。
许多年后,南小舜才晓得:父亲南怀瑾一辈子都在慈悲地做善事,方式是舍家、舍财,甚至舍命。
也就只有南怀瑾这样的人,才会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讲课,还说:“了不起死了就死了呗。”
追随南怀瑾三十多年的弟子刘雨虹(和南怀瑾既是师生也是朋友)最了解南怀瑾晚年“拼命”的各种情况,她表示:
他 90 多岁时眼睛就患了白内障,看不见东西。我经常念稿子给他听,他就用这种方式校对稿子。后来,他身体特别不舒服时甚至跟我说“昨晚很难受,真想死了算了”。
就凭他的本事,想走随时都能走,但他却没走,他让生命的烛光一直亮到最后,让生命燃烧到尽头。这就是南老师的“佛为心”,这颗心就是慈悲。”

只有在把一切都“布施”之后的最后时刻,南怀瑾才又一次说出他作为父亲的憾言,表达出他对子女的疼爱。正如鲁迅所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是这样,南怀瑾也是这样。
南怀瑾住院时,探望的人接连不断,他很少开口。写了“明白”“平凡”四个字后,他就不写字了。住院那几天,他基本不躺,总是坐着。他有时会动动脖子、扭扭腰,好像是要看看它们还“好不好使”。
每次简单活动一下,他就会像平常打坐似的,盘腿稳稳地坐着不动了。
9 月 18 日那天,他打坐了一整夜。他的学生一直尽心陪着,生怕出什么意外。但一整晚,南怀瑾都非常安详,而且很淡定,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9 月 19 日早晨 6 点多,南怀瑾的学生突然听到他们的南师身体里传出一种类似“开关关上”的声音,这声音不大,可他们却听得非常清楚。
听到这不对劲的声音,他们赶紧去瞧南怀瑾的情况,结果发现:他没气儿了,脉搏也快没了。
弟子们赶紧把医生叫来,医生给南怀瑾做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心电图几乎就是一条直线,得隔老半天才有一个“小小的”凸起。
医生诊断说“不用再查了”,意思就是:医学上确认,南怀瑾已经走了,该办后事了。
但是南怀瑾的徒弟们可不这么想,他们知道:自己的师父不是一般人,他的心电图跟直线差不多,很可能只是因为他“入定”了。医生虽然不了解佛道禅修,但也清楚人入定后,心率会变慢,呼吸会变得像乌龟一样。

南怀瑾的弟子们觉得他没有去世的另一个原因是:医生说他“死了”的时候,他的瞳孔没有放大,脸还挺“滑”的。
南怀瑾的家里人也这么想,可能是被弟子们影响了,也可能是不想接受他的离世。反正,他们和弟子们都觉得:南怀瑾只是在打坐入定。
这样,经商定,被医学判定死亡的南怀瑾在 9 月 19 日下午 4 点多,被送回了太湖大学堂。随后,他被放在自己卧室的床上“歇着”,每天有 6 个人负责照看他。
南怀瑾在床上躺了好多天,一直没啥“动静”:身上没异味,皮肤也没变样,就是看着好像比之前瘦了点儿。
9 月 28 日,南怀瑾被送回太湖大学堂已经 9 天了,他的两个学西医的徒弟从香港过来。他们到了以后看了南怀瑾的身体,说:应该再用科学方法给他检查一下身体,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
次日,他俩从医院借来相应设备。在给南怀瑾的身体做了一系列检查后,他们面带极度痛苦的神情,告诉所有焦急等待结果的人:“南师这身体确实不行了,他走了。”
这一结果一公布,众弟子和家属们立马围跪在南怀瑾的遗体旁,痛哭起来。
得知南怀瑾已去世后,弟子们遵循佛家规矩,对他的遗体进行了荼毗。荼毗就是僧人死后的火葬,在火葬前,弟子们要为南师搭建荼毗。
南怀瑾的火化一共用了两千斤木柴,这些木柴里,有一部分是一棵巨大银杏树的,这棵树曾种在南怀瑾房间窗外,8 月被台风吹倒,还没来得及处理。

火化定在 9 月 30 日开始,仪式特别庄重,结束后,南怀瑾的遗体被火葬。这一次的火葬一共持续了三天三夜。按规矩,南怀瑾的遗体火化后,还得经过两天两夜的冷却,才能真正“开炉”。
开火那天,是 10 月 5 日。徒弟们检查他的遗骨时看到:
它的头骨完整度有九成,上面还有好多处是金色的,而且舌头和舌根都在,变成了透明的“莲花舌头舍利”。

弟子们在火化炉里捡到了一百多颗舍利子,这些舍利子颜色各异,有的还特别圆润。之后,南怀瑾的舍利子被送到了四川成都的文殊院,那里会举办法会来纪念他。
对那些信佛的人来说,南怀瑾死后的那些事,是件让人开心的事。但普通人可能会觉得:烧了 3 天 3 夜,舌头没坏,还烧出了上百颗舍利子,这事儿太奇怪了。

其实,不光普通人没法接受这个结果,就连南怀瑾的学生,也没完全接受这档子事儿。毕竟,这结果太离谱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南怀瑾的去世,一直备受争议。
质疑一,大部分人都认可医院的诊断结果,可其弟子们以及所谓的“秘书帮”却坚持说南怀瑾只是“入定”,这是为了控制他的遗体,以便实现某种目的。
疑问二,大家对南怀瑾在医院被宣告死亡后,“遗体没变化”这一说法很怀疑,觉得当时天气热,就算南怀瑾房间一直开着空调,他的遗体也肯定会有“问题”,只是他们不承认而已。
人们怀疑舌头完好是瞎编的,烧出舍利子也不能信。有这种质疑的人,很多都是不相信佛家“舍利子”真的“客观存在”的人。
南怀瑾的一生,包括他的死,都备受争议。这位著作等身的大师,在世时和去世后,都有褒有贬。有人骂他骗子,说他“有名无实”“表面正经”,比如李敖;也有人尊他为道德楷模、精神导师。

南怀瑾曾经评价过自己,这是他在九十多岁时的自我评价,他表示:
我今年都九十啦,我这一辈子就八个字:“啥也没干成,啥也不是”,还国学大师?那个“大”字上面多个点儿吧,“犬”师,狗师还差不多!我真的特反对这个太过了的称呼。
之后,他又对此做了更进一步的说明,他表示:
我这辈子啊,就八个字:啥本事没有,干啥啥不行。没一点对的地方。
这一评价,和他临终前留下的墨迹“平凡”,正好是一种呼应。
最后,给大家看一副南怀瑾写的楹联,这是他和弟子们聊天时创作的 21 副楹联中的一副,内容是:
回头看看,灯红酒绿,歌舞升平,这繁华大梦一场,有谁认识我?
来这儿歇歇脚吧,风很清爽,月色洁白,诵经声空灵,站在高峰顶上呼唤迷失的人。
举报/反馈
网址:南怀瑾之死:临终写四字,医学宣布死亡10天才公布死讯,遗体荼毗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67211
相关内容
杰克逊死亡当天用药记录公布 医生证词有出入明星死亡大全,怀念已经死亡的艺人
英女王死亡证明公布:死于“高龄”,去世时只有两位子女陪在身旁
乔任梁死亡现场,明星乔任梁死亡现(乔任梁死亡现场照遗体)
张国荣死亡之谜
昆明这家医院开设“死亡咖啡馆”:接纳死亡,定义新生
37岁男歌手新婚夜“离奇死亡”?医生:死亡的原因很可能是这个
惨死绯闻艳星床上50年后,权威医生证实李小龙死亡的真正原因!
乔任梁死因太过蹊跷,怀疑被虐杀,遗体和聊天记录曝光
知名企业家,突然宣布:已在准备身后事 “我已经完全接受死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