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世间的交情,不过是六个字
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这不仅是当今朋友相处的真实写照,更是一种潜在的社交规则。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友情中很难既取得实质性的帮助,又避免潜在的打击。尤其是在牵涉到利益、政治等敏感领域的友情,相对更加复杂,这似乎已成为一种“莫益之,或击之”的潜规则。
“立心勿恒”,这是一种动机不固定的现象。当友情中的动机变化无常时,这份关系也就失去了持久性,最终可能走向负面。在男女关系中,一个学生曾问我是否存在纯粹的友谊。我回应说,几乎没有,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因为在男女关系中,一旦爱意产生,而对方并不回应,就可能导致“莫益之,或击之”的局面。很多女生向我请教恋爱哲学,我告诉她们我并不懂,因为恋爱哲学似乎就是:我爱你时就爱你,我不爱你时就不爱你,完全以“我”为中心。我们都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甚至在对别人的爱中,也往往是为了满足自我需求。因此,这种以“我”为中心的爱情逻辑成为主流。而真正的无私之爱,似乎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稀缺。

社会关系中,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常常呈现出“莫益之,或击之”的状态。无益于自己的,可能遭受打击。在这样的社交规则下,人际关系充满着复杂性和矛盾。曾经的感激可能演变成对方应该怎样的期待,最终可能演变成仇人关系。正如道家的《阴符经》所言:“恩里生害”,恩太多,对方对你的期望太高,反而可能变成冤家。这不仅在人际关系中体现,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如今,所谓的“爱的教育”似乎更加强调恩爱,然而在当下社会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平衡。社会关系本该是相对的,包括恩爱、利益、是非等等,而不应只关注其中的一部分。
因此,《易经》的益卦揭示:“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这是一种缺乏定力和立场的表现。如果我们无法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立场,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处理事务上,都将难以取得持久的成功。这也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需要深思的社交现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南怀瑾:世间的交情,不过是六个字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67199
相关内容
渊回传记:南怀瑾1岁到6岁相关事情,南怀瑾父亲开的“便利店”!诗人周梦蝶与南怀瑾的交往经历
原创南怀瑾智慧:人过了40岁,一旦有这六个迹象,说明他在变强
南怀瑾遗产起纷争
南怀瑾是谁的化身?
南怀瑾先生轶事
南品仁回忆爷爷南怀瑾
南怀瑾:不要随意介入别人的因果,除非你命里有这个字
南怀瑾,为什么学术界和民间的评价是两重天呢
六小龄童缅怀南怀瑾:没能当面求教成永久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