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芳教授做客“北大讲座”,讲授《红楼梦》与中国戏曲文化
5月31日晚,由北大团委主办的“北大讲座”于第二教学楼307教室开讲,吸引了200余名师生来到现场聆听讲座。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顾春芳主讲,主题为“曲观红楼无声戏——《红楼梦》与中国戏曲”。顾春芳在近年的研究中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红楼梦》间丰富而微妙的关联颇有心得,并以此为切入点,为同学们开启了一场深入欣赏“伟大的、说不尽的”《红楼梦》的美学盛宴。
顾春芳回顾了北大的红学研究传统。“《红楼梦》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星系”,蕴含着无限的诠释空间与文化魅力,对其研究历来为学者所重,而近代以来新旧红学的变迁、现代红学研究的奠基,正是起源于蔡元培、胡适两位北大校长。这样的红学研究传统与渊源,是任何一个大学都不能比的,顾春芳强调,传承好北大红学研究的学术与人文传统,从中发掘中华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是今天北大人的责任。
《红楼梦》小说的40多个章节中,都出现了与戏曲传奇相关的内容,不可谓不重要。作者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与文化氛围当中,才能如此自如地在小说中挥洒、穿插戏剧相关的内容?戏剧传奇剧目、典故的使用对小说的结构、情节、人物、意旨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顾春芳以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兴趣,使其沿着戏曲艺术这条未曾设想的线索走进《红楼梦》的世界。

顾春芳主讲
顾春芳指出,成书于清代戏曲文化最昌盛的时期,《红楼梦》中潜藏着一部元明清的经典戏曲史。戏曲时而作为情节的主线,时而作为人物交流的背景音,时而出现在诗文、对话、酒令当中,明清流行的主要戏曲类型,包括昆腔、弋阳腔、元杂剧、南戏、动物把戏等,都在小说中得到刻画。通过在贾府生辰宴会、家庭庆典中频繁出现的戏班演出,我们还能了解到康乾盛世时期贵族和宫廷、民间戏班生存排演和演出的基本状况。《红楼梦》是明清戏曲艺术的百科全书,也是戏曲发展流行的史料宝库。

顾春芳讲解《红楼梦》中的戏曲史
《红楼梦》不仅折射了当时戏曲发展的实际情况,经典戏曲传奇的戏文、典故更是深刻塑造了《红楼梦》的艺术手法和精神气质。顾春芳举例分析了戏曲如何成为小说情节推进的枢纽,如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中,正是弋阳腔剧目《醉打山门·寄生草》中“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戏文使宝玉豁然开悟,引出宝黛钗三人论禅的精彩情节;宝钗两度教训黛玉、宝琴二人闺阁女儿不能看《牡丹亭》《西厢记》,引发黛玉“胶柱鼓瑟”之叹。甚至戏曲还是《红楼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线索,顾春芳指出,“元妃省亲”时,元妃钦点的四出戏——《一捧雪·豪宴》《长生殿·乞巧》《邯郸梦·仙缘》《牡丹亭·离魂》,实已勾勒出贾府的兴衰与主要人物的命运,此前的研究、理解对此是缺乏关注的。

讲座现场
《红楼梦》中最重要的戏曲无疑是《西厢记》和《牡丹亭》,顾春芳特别分析了三部作品精神气质上的亲缘关系——对情的强调,对至情、“有情天下”的追求。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先是宝黛共读《西厢记》,“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随后又写黛玉听到《牡丹亭》中“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而心旌摇荡,顾春芳分析指出,在此张生与崔莺莺、柳梦梅与杜丽娘的爱情故事被镶嵌到宝黛的爱情结构中,使我们仿佛穿越历史,看到三对处于不同时代的男女之间爱情的交叠,产生丰富而有意味的审美体验。顾春芳进一步强调,《红楼梦》塑造的不仅是儿女之情,亦有闺阁情、对世人万物广泛的感通同情,构成了对《西厢记》和《牡丹亭》情本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三部作品共同讴歌的与世俗功利相对的、具有生存本原性的至情真情,在《红楼梦》的大观园中得到了最为绚烂的表现。“情的本源就是生命之根,情是生命的出发点和归宿。”
顾春芳分析了元杂剧《赵氏孤儿》中的孤儿意象与《红楼梦》意旨之间的关系。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中,所演之戏就是根据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的《八义记》。顾春芳点出,《红楼梦》中的女子鲜有父母双全,不仅有伦理意义上的孤儿,还有社会意义、心灵意义、形而上的孤儿,在某种意义上,孤儿是人类所共有的身份,“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孤儿意象也构筑了小说重要的精神气质,孤独者对存在的本源性追求,深化了小说的情本体主旨。
提问环节中,有同学提出,本源之情与世俗之情的对立至今仍然存在,然而《牡丹亭》《红楼梦》对“情本体”的表达、讴歌方式,似乎对更为理性化的当代读者失去了说服力,在今天,如何理解《红楼梦》呈现的情,如何理解情在当代生活中的位置?顾春芳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历程与生命经验,指出对情的感受与相信同个人的生活体验、“文学的母乳”休戚相关,“情的意义”的认同最根本的不是历史时代的氛围,而是基于每个人“看到了什么”和“相信什么”,并按照自己所“看见”和“认同”的理想去追求更加符合人性的生活。即使有些蕴含在文学作品中的人生的意义与美好总是被灰色的现实所剔除,我们每个人都能选择如何构建自己灵魂的花园,艺术的意义就在于维护好人性和文化的土壤,而“《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就是曹雪芹沿途撒下的一颗璀璨的宝石,也许你没有看见,但是看见它的人,当你捡起它的时候,你必将更有勇气地向前走”。

同学踊跃提问
本场讲座中顾春芳从戏曲文化的角度切入,带领同学们欣赏《红楼梦》这部“无声之戏”、伟大之书,让同学们理解了《红楼梦》如何折射了明清的戏曲生态,以及与戏曲传奇之间的互文关系如何赋予小说更深邃的意旨与审美体验,并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情感与审美的文化生命力。

同学们认真听讲
网址:顾春芳教授做客“北大讲座”,讲授《红楼梦》与中国戏曲文化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62037
相关内容
【两湖讲坛】第18讲:中国人民大学谷曙光教授主讲 《梅兰芳:社会鼎革与制造明星》北外教授梁燕香港开讲 聚焦中国戏曲海外影响
南大教授苗怀明带你跟着《红楼梦》打卡南京
河北省体育局邀请中国政法大学郭继承教授做专题讲座
施咏教授讲座《民族音乐离我们多远》综述
金一南教授讲座全集完整版
作曲系专家讲堂系列丨谈谈中国歌剧与中国民族歌剧音乐创作——19级博士班听吴粤北教授讲座心得
“国学经典课堂”再迎卫佳副教授|品读《红楼梦》人物图谱
华中科技大学柯岚教授做客我校名家论坛,谈《红楼梦》中所见清代女性的婚姻与生存状况
武汉大学张春妹教授来校作学术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