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50年代以来,金庸先生以15部长中篇武侠小说,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武侠世界,奠定了自己在新派武侠小说的“武林盟主”地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他创建的《明报》系列报刊,也抒写了报业的一段传奇故事。
在事业、工作之外,金庸也是一个普通人,有着自己一言难尽的感情生活。
金庸一生之中,有过三段婚姻。
1947年,金庸回杭州拜访《东南日报》编辑老同事杜冶秋时,结识了杜冶秋的妹妹、17岁的杜家小姐杜治芬,开始了一段甜蜜的恋情。
1948年3月,《大公报》派金庸南下香江。金庸在出发之前,特地征询杜治芬的意见。杜治芬的回答是:短期可以,时间长了不行。
金庸去了香江不久,杜治芬也来了。他们宣布结婚,并举行了一场婚礼,居住在摩理臣山道。那一年金庸24岁,杜治芬18岁。金庸在《大公报》《新晚报》时的同事罗孚记得,杜治芬长得美艳动人,被金庸的同事们称为“杜四娘”。
不过,由于金庸工作很忙,他身为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还要做翻译、记者,忙得连轴转,没有时间陪太太。杜治芬一个人在家寂寞无聊,过得很不愉快。几年后,杜治芬和金庸办理了离婚手续,她一个人回了内地。
金庸第一段婚姻悄然结束。
大约在1955年前后,金庸遇上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朱玫。朱玫比金庸小11岁,毕业于一所英国大学新闻系。
1956年5月1日,两人宣布结婚。不久,陆续生育了两男两女。
1959年,金庸与友人一同创办《明报》。“创业艰难百战多”,在《明报》创办之初,各方面都很困难。朱玫既要抚养年幼的子女,又要作为《明报》里唯一的女记者撰写大量新闻稿件和时评。左手抱孩子,右手写稿子,对于朱玫来说是家常便饭。
金庸在《明报》创办十周年之际,曾经写下《“明月”十年共此时》回忆文章:“我妻朱玫每天从九龙家里煮了饭,送到香港岛来给我吃。”这是说,朱玫还要照顾金庸的生活、工作。
《明报》创办初期销量打不开,一度发不起员工的工资。朱玫将自己的首饰拿出来变卖,支持《明报》的发展。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明报》度过了最初的难关,发展越来越顺利。金庸相继推出了《明报晚报》《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系列报刊,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组成了庞大的明报集团。然而,就在金庸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他的第二段婚姻生活出现了危机。
危机是由金庸亲手造成的。
1976年的一天,金庸在《明报》附近的一家咖啡厅用餐,留下10元小费离开了。一位年轻的侍女追上他,将小费还给他。虽然出身“贫贱”,但“不贪财”的侍女,给金庸留下很深的印象。两人迅速堕入爱河,在跑马地附近租巢同居。
这位年轻的侍女,叫林乐怡,时年16岁。
就像所有的影视剧版本一样,朱玫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人。知道又如何?这段婚姻不可避免地走向的分裂。据称,金庸在与朱玫离婚时,支付了一大笔钱,作为这段婚姻的补偿,并承诺不与林乐怡生孩子。
果然,在金庸与林乐怡相处40多年里,林乐怡没有生育一子半女。
金庸与朱玫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长子查传侠,曾经试图挽回父母的婚姻,但是没有成功,从21楼跳下,让金庸痛苦半生。
朱玫离开了金庸,没有再婚,孤独终老。1998年11月8日,朱玫病逝于一家医院。当时几个子女都没在身边,连死亡证都是一名医院员工帮她拿的。
但无论如何,金庸开始了他第三段婚姻。
从时间上来说,金庸第三段婚姻持续时间最长,有42年之久。金庸晚年时,不管是回内地家乡,还是参加各种社交公益活动,都由林乐怡陪伴前往。林乐怡年龄比金庸小20多岁,优雅秀丽,被称为“小龙女”。
这是金庸一生的三段婚姻。其实,金庸还曾经有过一段暗恋。
1955年,金庸喜欢上了在长城电影公司崭露头角的电影明星夏梦。他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男主角陈家洛的名字,便来源于夏梦的剧照师。后来,尽管金庸已经与朱玫结婚,但依然对夏梦展开攻势。
为此,金庸不惜放弃在《大公报》的工作,于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门写剧本,月薪只有280元。金庸曾经笑谈:“当年唐伯虎爱上了一个豪门的丫环秋香,为了接近她,不惜卖身为奴入豪门,我金庸与之相比还差得远呢。”
金庸为夏梦量身定做的电影剧本《绝代佳人》《王老虎抢亲》等被拍摄成电影后,大获成功。《绝代佳人》被引进内地后,金庸还获得了文化部编剧金奖章。金庸由此成为了长城电影公司的金牌编剧,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另外,写过电影剧本的金庸,在武侠小说创作时加入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于梁羽生、古龙小说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射雕英雄传》里,在七天之内,牛家村几乎聚集了这部书里出现的所有重量级人物,这正是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
当然,由于夏梦和金庸都已结婚,有着各自的家庭,这段暗恋发乎情,止乎礼,注定将无疾而终。只是通过金庸老朋友倪匡、罗孚等人之口,隐隐约约地找到这段暗恋的蛛丝马迹。
有意思的是,当金庸追求夏梦时,朱玫是知道内情的。朱玫毫不在意,淡然而自信地说:“他在做梦”。
只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朱玫没有输给电影明星夏梦,却输给了咖啡店里的年轻侍女林乐怡。这不得不令人感叹:年轻就是本钱,青春才是资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