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临与王文娟:创业历程中的苦涩,她助其体面离世

发布时间:2025-11-14 19:20

孙道临和王文娟这对老couple,放在娱乐圈里算得上低调的样板,一个是在电影银幕上塑造的刚毅知识分子,一个是在越剧舞台上的温婉林妹妹,两人携手演艺生涯,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都扛了过去。孙道临1921年出生在北京,家里是读书人家庭,原本在燕京大学学哲学,到了1940年代因为话剧社的关系转行演戏,先是在剧团跑龙套,后来进入上海电影界,一炮成名。1949年电影《乌鸦与麻雀》里,他扮演的是个市井小卒,机灵中带点无奈,一看就记住了。接着主演《渡江侦察记》的侦察兵、《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李侠,那低沉有力的嗓音,配音时他特别讲究台词的节奏感。1963年的《早春二月》里演肖涧秋的角色,更是帮他赢得了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表现出知识分子复杂的心理和坚持,专业圈的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王文娟,出生于1926年的浙江绍兴,那会儿家境挺拮据,13岁就辍学加入了戏班,拜了竺素娥为师傅,刚开始练的都是小生,后来转向花旦。到了1940年代,她在上海郊外的小剧团里担纲主演,凭借着那股子拼劲硬是闯出了一片天地。1952年,她参加全国戏曲会演,拿到了二等奖,接着在1954年的《春香传》里拿到了华东一等奖,稳稳的。1958年主演电影《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那微弱的眉眼和骨子里的一股子骄傲气,成为经典中的经典。1960年,她在《追鱼》里饰演鲤鱼精,唱腔一转一变,活灵活现的表演让不少戏迷一直念念不忘。她是王派越剧的代表人物,嗓子细腻入微,身段讲究极了,教学生时总强调基本功要打扎实。

1958年,孙道临37岁,王文娟32岁,两人曾在上海作家协会招待所通过黄宗江搭线相亲。那阵儿,孙道临正处于审查期间,王文娟也忙着排戏。初次见面时,聊天挺投缘的,孙喜欢听她唱段子,她也挺欣赏他那股书生气质。审查一拖就是四年,中间他们靠书信保持联系。王文娟的母亲是孙道临的电影迷,孙的母亲又偏爱看越剧,双方家长都在催促着这门亲事。

1962年7月2日,孙道临和王文娟终于领了证成婚,然后一起去庐山度蜜月。孙还特意买了个小板凳,让王文娟在火车过道里坐着,他站着一边护着。到了1964年,女儿孙庆原出生,取名是为了纪念原子弹爆炸成功,一家三口挤在上海的一间小屋里。虽然生活挺紧巴巴的,但彼此相互扶持着。孙道临拍戏时,王文娟帮忙读剧本提提意见,她排戏的时候,他也去给打打气,艺术上相得益彰,日子中俩人都挺细心体贴。孙道临节俭,王文娟勤快,女儿小时候,孙总是回来带糖果,王文娟还教她唱越剧的小段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影视行业迎来改革,工厂里不给全额资助,导演就得自己找赞助。孙道临那会儿56岁,转行做导演几年,手里还拿着《三国梦》的剧本,那是编剧叶楠关门三个月写出来的,他自己可舍不得黄。到了1989年,他在上海徐家汇开了华夏影业公司,当上了艺术总监,四处奔走筹钱。自行车一直是他的标配,那辆旧的加重型,链条嘎吱作响,不管风吹雨打,总骑着。拜访纺织厂、电器厂、银行,递剧本还会讲关羽走麦城的故事,厂长们都喊他孙老师,还夸电影挺经典的,可一说到投资资金就摇头,说资金紧张。谈了五家,结果全都没底款,孙道临只得自嘲成了高级乞丐。

王文娟一动身,退休后就想着把越剧《孟丽君》拍成电视剧。1993年,她在浦东的旧厂房注册了九九文艺浦东公司,办公室挺简陋,两张木桌和两把椅子。她穿着布衫,坐公交车,爬楼梯找文化公司,讲着桥段签着意向书,但对方总是毁约,合同签了又打电话变卦。一家上海公司答应投资,不过要求每集植入广告,她觉得这损害艺术,觉得不好,于是婉言谢绝。经过三年奔波,身形明显消瘦了十斤,孙道临还帮着跑腿,可最后也没成。两人目标都单纯,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想实现艺术梦想,但现实太骨感,拉资金就像乞讨一样,孙道临在饭局上喝白酒,喝得吐得扶墙,回家后抹脸叹气。王文娟沮丧地回到家,孙道临劝她抵押旧房贷点钱,她摇摇头,怕赔光亏掉家。

孙道临的《三国梦》暂停了,90年代初,他读肖复兴的散文《母亲》,被感动得落泪,并约好要改写剧本《继母》。肖复兴来上海三次,两人围着桌子讨论,确定稿子后互相握手言别。文艺片制作用成本不高,资金筹集也挺顺利,1993年拍完以后,长春举办订货会推销,广东地区订了十个拷贝,总数达到了六十个左右。院线安排在凌晨场放映,但两天后就退出了,很多电影院都没有放映,票房也不理想,孙道临拿着销售单子长叹不已。王文娟的《孟丽君》更是折腾人,找胡小孩帮忙改剧本,孙道临则负责加上片头和片尾的词。两位爱戏的朋友凑了点钱,孙道临用自己省吃俭用攒的钱补贴,一次性支付了款项,王文娟捏了支票松了口气。

1996年3月,横店开机,毛戈平给70岁的王文娟化妆成少女,孙道临当导演。夜里拍戏的时候,她跪着唱歌,萤火虫到处乱飞,还用喷杀虫水拍了13条,王膝盖肿得站不起来,场务只好把她背回去。盒饭卖3块一份,硬米清汤,一吃就觉得恶心。四川那边的场务因为囊肿住院,孙道临开车送他去医院,签单付钱,还用卖心爱的相机来补贴资金,那相机陪了他整整30年。场务养病期间进公司看仓库,领着月薪。两个人总共拍了两个半月就杀青,两人都瘦了十几斤,公司也关了,不再折腾这些事儿。融资这回事儿,搞谁都心里难受,孙道临虽然名气大、声望高,却还骑着破旧的自行车,王文娟签合同的时候被甩了,两人都咬牙坚持,艺术的心没变。

2000年后,孙道临开始养生,早起练太极,王文娟则练嗓哼曲。2005年孙道临84岁时,突然发作三叉神经痛,卧床不起,记忆变差,上影的同事来看他,竟不认得人,可对王文娟以前的事情却记得清楚。女儿孙庆原住在德国,王文娟79岁时独自在医院守着,叮嘱保姆煲汤,端过去喂。孙道临很爱干净,她三天洗一次头,用温水揉泡沫,拧干;每天用热水泡脚,还会捏捏小腿;每隔一天刮胡子,轻轻用剃刀刮。2006年12月19日,王文娟80岁生日那天,女儿一家从德国飞回来,孙道临在商场里挑钻戒,手都在发抖,把戒指套在她手指上,宾客们都在鼓掌。寿辰过后,疼痛又复发,王文娟推轮椅陪着查,服药的副作用让心跳乱了节奏。

2007年12月28日,孙道临在家突然发作心脏病,王文娟当时在外地做慈善,赶紧打电话叫救护车送医院。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还是没能挽回生命,86岁就走了。王文娟坐在飞机上回想这一辈子,等到落地看到遗体,忍不住流泪。孙道临最后的日子里,王文娟照料得无微不至,确保他能体面离开。2008年1月3日,在龙华殡仪馆举行追悼会,王文娟身穿蓝色绸褂,孙道临不喜欢她穿黑色,她站在遗像前鞠躬,女儿在旁边搀扶着。王文娟伤心难过但又坚强,女儿2009年全家搬回上海,经常陪伴她。家里挂着孙道临的照片,书架上的书和碟片都没动过,清明和忌日,她拄着拐杖去墓地烧纸祭拜。2019年4月,她获得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10月又荣获中国文联戏剧家终身奖,林黛玉、鲤鱼精、孟丽君的经典形象一直被人们传颂。2021年8月6日,王文娟在上海去世,享年95岁。

举报/反馈

网址:孙道临与王文娟:创业历程中的苦涩,她助其体面离世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59365

相关内容

孙道临与王文娟的爱情故事,他离世时,妻子为何缺席
孙道临与王文娟:记忆消逝中的永恒爱情
孙道临与王文娟,光影与戏梦交织的爱与撼
一世情:越剧皇后王文娟与电影才子孙道临
演员孙道临:与王文娟幸福一辈子,妻子去世后,他难以走出悲伤
孙道临:41岁娶王文娟为妻,独生女儿见证了他们的坎坷与恩爱
孙道临王文娟风雨同舟40余载
孙道临与王文娟:本是才貌双全的佳偶,却因政治问题差点分道扬镳
孙道临王文娟:艺术人生里的相濡以沫情
孙道临与王文娟:跨越艺术领域的灵魂之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