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辉: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保驾护航是中国保险业的历史责任
意见领袖 | 燕梳新学堂
引 言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与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贯穿亚欧非大陆,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然而,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这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描绘互联互通与共同繁荣愿景的同时,也是一条充满不确定性与复杂风险的征途。在此背景下,保险业的融入已不再是简单传统意义上事后补偿的风险管理者,而应该转型升级为“战略护航者”与“系统稳定器”,这是中国保险业的历史责任,如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01
现实需求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主要风险图谱
要理解保险在这当中为何重要及如何发挥作用,首先需认清“一带一路”项目所面临的独特风险矩阵,这远非传统商业活动可比。
政治与主权风险。这是最突出、最难以把控的风险。沿线国家政治体制、法律环境、社会治理水平差异巨大,项目可能面临政权更迭、政策变动、战争内乱、国有化征收、外汇管制等严峻挑战。这些风险一旦发生,出海企业将遭受严重损失。
经济与金融风险。包括汇率大幅波动、通货膨胀失控、所在国经济衰退、市场需求骤变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周期长、资金沉淀大,对金融环境的稳定性要求极高。
法律与合规风险。各国在法律体系、行业标准、劳工政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千差万别。企业若对当地法律不熟悉,极易陷入合规困境,引发高额罚金或项目停滞。 自然与工程风险。“一带一路”项目多涉及铁路、公路、港口、电站等大型基建,常需穿越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面临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其工程技术难度和施工风险也非同寻常。其它,还有企业运行中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带来的营业中断、利润损失风险;各类责任风险;相关人员的意外风险,绑架风险等。这幅复杂的风险图谱,单靠出海企业自身力量难以完全应对,迫切需要保险业以符合国际惯例和中国企业特点的市场化、法制化、专业化的机制和体系来提供保障。
02
深度融合
保险如何系统性带入“一带一路”建设
保险的融入并非简单的产品销售,而应该是一个综合前端咨询、中端管理后端保障服务,从微观项目到宏观战略的全方位、多层次系统集成。
1. 在项目立项与可行性研究阶段,保险机构可以凭借其全球数据库和风险评估专业能力,扮演“风险顾问”的角色。比如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特定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法律风险深度评估报告,为投资决策提供关键依据。协助设计项目融资结构、合同条款中的风险分担机制,从源头上优化风险安排。并通过提供出口信用保险、投资保险等,有效提升项目公司的信用等级,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放贷信心,解决融资难题,从而“催化”项目落地。
2. 在项目执行与运营阶段,保险通过针对相关风险的一揽子产品组合,为项目的平稳推进和运行构建坚实的“稳定器”。
在应对政治风险方面。政策性保险(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海外投资保险)是核心工具,承保上述的战争、征收、汇兑限制等风险,为企业兜底,是“走出去”企业的“定心丸”。
在应对传统风险方面。保障工程建设期间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的建安工一切险和责任险;保障设备、物资在跨境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的货运险;保障项目投产后因意外事故导致停工带来的利润损失险。同时,针对特定需求,发展如网络安全险、产品质量责任险、环境责任险等,提供更精细化的保障。
3. 另一方面,保险的金融属性在“一带一路”中同样至关重要。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追求稳定收益的特点,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高度匹配。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方式,保险资金可以直接为重大项目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成为“耐心资本”。
最后,一旦发生承保损失,保险的及时赔付能迅速为企业注入现金流,帮助其恢复生产、修复损毁,避免因单一风险事件导致整个项目甚至企业陷入困境,保障合作的可持续性。
03
核心意义
超越风险保障的战略价值
保险行业要深刻认识到,保险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早已超越了个别企业的风险转移。要找准定位,进一步融入好、服务好、助力好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好“护航者”与“稳定器”的作用。
从国家层面看,保险,特别是政策性保险,是国家实施走出去宏观风险管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它通过市场化手段,有效分摊和化解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中的系统性风险,降低了国家整体对外投资的风险敞口,确保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整体稳健性和可持续性,助力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目标。
从企业层面看,对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保险都将极大地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更专注于核心业务与市场开拓。同时,完备的保险安排也是国际通行的商业惯例,是企业专业性与履约能力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提升其在东道国的信誉和谈判地位。
从保险业自身看,通过服务“一带一路”,探索形成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保险特色的风险管控模式、产品服务体系和国际合作经验,这也是中国保险业自身国际化的具体需求。通过与国际同业、多边机构的合作共保,中国保险业也在参与和引领新型国际风险治理规则的构建,这是中国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提升的体现。
04
挑战与展望
迈向更高水平的融合
当然,保险业在服务“一带一路”中也将面临不同挑战,如对沿线国家风险数据积累不足、精算与定价能力有待提升、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短缺、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深度不够等。展望未来,保险业需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实现与“一带一路”更高层次的融合:
1. 通过深化创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风险识别、定价与管控能力,开发更精准、灵活的保险产品。
2. 通过加强合作,构建“共保体”、“国际再保”模式,分散巨灾风险;加强与国内有机构的国际知名公司,以及东道国当地保险机构的合作,实现本土化深耕。
3. 通过人才培养,加快培养既懂保险金融,又熟悉国际法律、工程技术和地缘政治的复合型人才。
4.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更积极地参与国际保险规则与标准的制定,提升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影响力。
总之,保险业融入、服务和助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保险业发展的新机遇。在这当中,充分发挥好保险业的保驾护航作用,这是中国保险业的历史责任。
(本文作者介绍:保险资深专家)
网址:施辉: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保驾护航是中国保险业的历史责任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54829
相关内容
【国樽律所】国樽律师担任周星驰私人律师,为其保驾护航畅通航运链,为福建石化产业“保驾护航”
专访福布斯中国保险精英三连冠徐卫东:保险传奇的转型之路与未来蓝图
从青涩到精英,顺为家族以行动编撰保险业“成长教科书”
16位全国明星交警聚首蓉城承诺为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哪吒2》遭遇盗摄后,损失谁来买单?保险业为我国影视产业保驾护航,但专业保险发展仍显不足
以“责任”为笔 以“服务”为墨 ——中国太保年度品牌影响力的背后
【国樽律所】北京国樽律师:文娱演艺案件的金牌代理,为明星保驾护航的法界先锋
陈艺辉:平安保险行业的璀璨明星,三好五星团队的引航者
质疑中国武警频繁为“明星大腕”护驾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