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戏剧节基因自带文旅色彩

大凉山戏剧节第一发起人濮存昕
近日,第七届大凉山戏剧节在四川西昌启幕。作为大凉山戏剧节第一发起人,濮存昕眼中的大凉山戏剧节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专业戏剧节,“这里和山水连在一起,自由自在的阳光味道是一种生活方式。”
近百部入选剧目参与
今年的大凉山戏剧节,10天的时间依然有将近百部入选剧目参与。濮存昕说:“因为经费原因,我们很难请到昂贵的剧团来演出,所以剧目规模是中小型,靠真诚和周到来打动剧团。这次来的几个国外剧团的规模都不小,什么理由让人家冲着这点经费过来呢,其实就是这里的山水、这里的阳光。”
作为发起人团队亮相开幕式最齐整的一届,濮存昕说,任何一个发起人在这里都没有酬劳,皆因热情而来。“说实话,没想到能够办到第七届,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畅想第十届的事了。很多年轻的、特别是国外留学回来的朋友,都加入到戏剧节的队伍中,大凉山戏剧节永远年轻。”
“艺术像水一样,世界是相通的,即使是被陆地隔开的地方,可能也有地下水。”濮存昕这样形容戏剧节之于当今世界的意义,“无论世界发生什么,文化艺术的平等、友善一定是吸引所有人愿意来参与的原因。在这里,无论来自亚洲还是欧洲,大家都是为戏剧而来,眼睛里全是友善向好的态度。同时,大凉山在看世界,世界也在看大凉山,我们睁眼看世界,永远应保持一种平视的态度。”
戏剧节也是文旅项目
盘点七届戏剧节最可圈可点的一件事,濮存昕说,“那就是我们从2019年到现在从没有停过,每年立冬之日,全世界各个戏剧节都结束了,大凉山戏剧节开始了……这边有温暖的阳光,宜人的气候,更地处中国西部地区,促成了有利的文化生态。”濮存昕眼中的大凉山戏剧节其实是一个文旅项目,“在哪里都可以办专业的戏剧节,但这里却是和山水连在一起的,这种自由自在的阳光味道是一种生活方式。”
虽然在濮存昕眼中,大凉山戏剧节的基因中带着文旅的色彩,但他同时也承认,如果靠卖票来完成戏剧节的整体资金运作,目前还是不可能的。“某种程度上说,戏剧节也是一个文化公益项目,是无用之学,是审美层面的人的精神需要。我们很关注本地售票率是多少,但始终没达到理想。不过大凉山有文旅优势,所以戏剧节有实力也有自信。来戏剧节的观众一定要把文化和旅游结合在一起,一定要好好吃饭,一定要晚上坐在水边喝上一杯,芦苇栈道是我还想再走两遍的地方,享受突然间世界就只有你一个人的感觉,这也是大凉山戏剧节除了演出之外最惬意的地方。”
“自然戏剧”是一种尝试
山里村落采风的“自然戏剧”是大凉山戏剧节在地研学的一个尝试,濮存昕说,“有没有表演或者舞台经验不重要,因为好奇,想挑战自我、在某些方面开发自我,他们就来了。我参加过几次这样的采风成果汇报,夜里11点,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大家在一起喝着啤酒,吃着烤土豆,聊着对于这个世界的新发现。他们的发现可能不在专业戏剧体系中,但是他们这些带着色彩的碎片非常新鲜。首次以这种方式接触戏剧,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将来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一些人开始买票看戏,濮存昕认为,这正是戏剧应该有的自然生长的状态,“草籽不是有意去点的,而是撒的,未来会像蒲公英一样,不知道吹到哪里去。大凉山就是这样一个原来不可知,但第一次尝试接触后就有兴趣继续探索的地方。”
文/本报记者 郭佳
摄影/王晓溪
网址:大凉山戏剧节基因自带文旅色彩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50720
相关内容
大凉山戏剧节第七届大凉山戏剧节立冬盛大启幕,濮存昕等发起人集体登台
大凉山戏剧节六年仍在养成阶段 濮存昕:让山民都来买票看戏,还没到这一步
山东策划特色文旅活动带动产业发展,加快文旅市场复苏
平凉戏曲博物馆非遗展演串联文旅新场景
第二届大凉山西昌民族电影周启幕 推出影视旅游地图
当AI叩响编剧之门,新消费唤醒文旅基因:澳涞山庄见证变革时刻 — 新京报
第二届大凉山西昌民族电影周启幕 推出影视旅游地图 四川新闻频道
“京彩夏日”来袭!五大板块万余场文旅活动诚邀游客畅游北京
吉克隽逸推荐:大凉山深度旅游线路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