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徐峥正在筹拍电影《我不是药神》,剧组预算仅为六百万,除去场地租赁、设备采购和后期制作等费用,剩下的可用资金几乎微不足道。在演员选择上,徐峥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不仅要自己当监制,还要同时担任男主角,但最令他头疼的是女主角刘思慧的选角问题。
刘思慧是一个单亲妈妈,她的孩子得了重病,为了筹集治疗费用,她不得不在夜店跳钢管舞。这个角色既需要出色的演技,也要求演员具备一定的体力与忍耐力,才能诠释出人物的艰难与坚韧。
徐峥首先联系了当红的杨幂。那时的杨幂正处于事业的巅峰,电视剧拍不完,广告代言一个接一个。徐峥通过人脉将剧本送到杨幂手中,并特别标注了其中一场钢管舞的戏份,期待她能够出演女主角。然而,杨幂翻了几页剧本后,便摇头拒绝了这个角色,理由很简单:“200万片酬,还得练钢管舞,没那闲工夫。”
碰壁后,徐峥再次联系了一位知名女歌手,这位歌手更为直接地表示,她只接票房保底十亿的大制作电影,觉得像这种“苦情戏”会掉身价,甚至直言:“你这角色既是穷病人又要跳钢管舞,观众谁会愿意看?”听到这话,徐峥无言以对,感到非常沮丧。
然而,时间紧迫,开机日期临近,一位朋友向徐峥推荐了谭卓。虽然谭卓平时并不算大红大紫,但她的演技却是业内公认的扎实。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徐峥找到了她。没想到,谭卓在看完剧本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为了确保她能胜任角色,徐峥特意提醒她:“这场钢管舞可得真练,不是摆摆样子就行。”谭卓坚定地回应:“不会就学,给我时间就好。”
从那时起,谭卓便开始了刻苦的钢管舞训练。作为一个三十多岁的演员,每天与钢管打交道,她的胳膊和大腿都被摔得青紫肿胀,衣服磨破了几次,依然咬牙坚持。有一次,剧组成员劝她使用替身,结果她毫不犹豫地说:“替身能替得了我的表情吗?”就这样,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训练,她终于将钢管舞跳得有模有样。
电影开拍时,夜店的钢管舞戏成了全剧的亮点。谭卓身着亮片短裙,在钢管上旋转,群演们在台下起哄吹口哨。然而,镜头一转,观众看到的是她在后台喂药给生病的女儿,泪水滴落在药瓶上。这一幕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工作人员也都忍不住偷偷抹泪,观众更是感同身受。
电影上映后,票房一路飙升,最终突破31亿,令所有曾经看不起这部电影的人都大吃一惊。谭卓饰演的单亲妈妈形象,成为了电影中最让人心酸的记忆点,许多影评人纷纷称赞她将底层人物的心酸与无奈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一次央视的采访中,主持人问徐峥当初为何选择谭卓来出演女主角。徐峥毫不掩饰地说道:“有些演员看重票房,有些演员看重角色,而谭卓是真心想把这个角色演活。”而那些当初拒绝出演的明星,看到电影获奖无数时,心中自然是后悔不已。
有一次,电影节的后台,曾拒绝出演的那位女歌手遇见了谭卓,半开玩笑地说:“早知道这部电影会火成这样,哪怕不拿片酬,我也演啊。”谭卓只是笑了笑,没接话。
这一事件迅速在圈内传开,成为了大家的谈资。电影的成功,除了扎实的剧本外,演员的努力付出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短短几分钟的钢管舞戏,谭卓几乎将自己训练成了一个半专业的钢管舞者。拍摄夜店戏时,她和群演一起蹲在路边吃盒饭,身上穿着50块钱的夜市裙子。虽然观众可能并不知道这些幕后故事,但正是这些真实的细节为电影增添了不少分量。
电影中还有一场大雨中的哭戏,谭卓在泥泞中跪了七八次,导演喊停后,她依然浑身发抖,眼中充满了情绪的波动。这一幕被纪录片拍摄下来,成为了表演课程中的经典案例。中戏的老师常常在课堂上拿这个例子说:“什么叫演员的信念感?看看谭卓怎么做的,就明白了。”
尽管电影大获成功,谭卓并没有借此机会炒作自己。她依旧接话剧,仍然演配角。当有记者问她是否后悔没有趁热打铁多接一些商业片时,谭卓淡然回应:“演员就像一个存钱罐,必须往里存真正的东西,不能只想着把它掏空。”这句话在业内广为流传,得到了许多老戏骨的认同和称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