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钱德勒
刚刚听了一首歌,来自某档音乐综艺节目,是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翻唱的《卡路里》,原唱是偶像女团火箭少女。
怎么说呢,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震撼感,最初的版本是甜腻的跳跳糖,加之是喜剧片《西虹市首富》的插曲,给我的感觉是可以不动脑筋,一再单调重复的爽感。
但是,这个版本因为和声的加入,因为歌词的部分添加,它变了,唱出那种卑微中挣扎的生命状态。正如指挥金承志的解读,所谓“卡路里”,是每个人自带的“比喻”,都被卡在结构里,一里“路程”里。这么一想,再一听,很多难以言说的生命话题清晰可见。被卡住了,怎么办?“无论是从安静中来,还是从泥土里来,都是人,都没得选,都得燃烧。”
是这个道理,泼鸡汤就到此为止。继续说具体一点,如果是以合唱版的《卡路里》来看,火箭少女里最符合“泥土”气质的恐怕就是杨超越。
最近,在限定团毕业演出中,她凭借哭嚎自己“每天都好焦虑”登上热搜榜,她说自己“干啥啥不行,跟老板吵架第一名”带给很多网友莫名击中的心领神会和欢乐。跟老板吵架?未必人人敢。但是身处职场,压力之下怕是内心戏无数次预演的就是吵架,但看起来都是面目模糊,就像一团泥土。
杨超越之所以能够成为限定团里流量最高、话题最多的“团宠”,确实是一次天时地利人和的造化。论长相,她的确甜美,但是按照时尚杂志的标准,就不太高级了,依旧延续喜庆的传统标准;论才艺,声线一般,有过走调,跳舞天生缺乏协调细胞,实在跟不上,还被目睹过“划水”的尴尬。但是,为何她还能在这个圈子里“存活”,并且一直享受到明星的聚焦。原因在于她的分裂性,对于偶像标准、娱乐行业流水线而言,她真的是不合格的异数;但是,对于大众来说,她的不完美、缺憾却自带“护体光环”。杨超越不是她一个人的,她被选择成为无数个“杨超越”的平民英雄,如果她能坚持在女团在舞台甚至圈子里一天,对于那些无法站出来,接受聚焦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慰藉,哪怕是隔靴搔痒,远水难解近渴。
从这点来说,杨超越才是真正的偶像。除却绝大多数偶像,真正的偶像不是符合工业标准,也不是拼作品数量、数据,而是紧紧扣紧最多数人的心弦。那么,在我看来,年轻人视线内的偶像舞台,出现一个杨超越是不够的,异数容易被折损,更健康的生态恰恰是多一些杨超越。她们的存在和作用,就是不断冲刷刻板标准的偶像甄选机制,一旦出现裂痕,就意味着有一道光透过去,我们称之为“希望”。
做偶像如此,做普通人也是这样,梦想的意思不是完美,而是在缺憾里有反常的惊喜。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