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职业演员与大明星同台竞技:谁更胜一筹?
作者:Richard Brody
译者:易二三
校对:Issac
来源:The New Yorker
(2021年3月5日)
在电影选角领域,非职业演员与专业演员的碰撞始终充满戏剧张力。这种张力不仅体现在表演方式的差异上,更折射出电影艺术对真实性与戏剧性的永恒追求。从罗伯特·布列松作品中如白纸般的演员,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中本色出演的普通人,非职业演员的表演往往能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质感。
《流放者》剧照
颠覆性的存在:当素人遇上明星
当非职业演员与电影明星同台竞技时,这种张力会达到顶点。赵婷执导的《无依之地》中,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与真实游牧民的互动,创造了令人信服的共情空间。这种组合并非首次成功——罗伯托·罗西里尼1950年的《火山边缘之恋》早已树立典范:英格丽·褒曼与斯特隆波岛居民的银幕关系,成为推动剧情的核心动力。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更开创了先河。罗西里尼邀请新星安娜·马尼亚尼与喜剧演员阿尔多·法布里齐,搭配大量非专业演员,在战争废墟中拍摄。拍摄的紧迫性与戏剧的即时性,将全体演员推向强烈的戏剧焦点,这种真实感至今仍震撼人心。
《火山边缘之恋》中的褒曼与当地渔民
罗西里尼的实验:真实与戏剧的融合
罗西里尼在后续作品《战火》(1946)和《德意志零年》(1948)中延续这种手法。二战题材与非专业演员的选择形成完美共振:当素人演员演绎战争创伤时,他们的表演本身就成为历史见证。这种选角策略不仅服务故事,更成为叙事本身的一部分。
1950年的《火山边缘之恋》将这种实验推向极致。褒曼饰演的立陶宛难民卡琳,与真实渔夫马里奥·维塔莱饰演的安东尼奥展开跨文化爱情。斯特隆波岛的破败景象与居民的质朴表演,形成强烈对比:
岛民们笨拙而紧张的肢体语言摄影机介入造成的表演断裂感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的冲突这些元素共同构建出独特的戏剧张力。当卡琳试图逃离这个"文化牢笼"时,她的挣扎与岛民的坚守形成镜像,暴露出外来者视角的局限性。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拍摄现场
表演的倒转:谁在观察谁?
影片高潮的火山爆发场景,成为角色关系的转折点。当灾难阴影笼罩岛屿时,卡琳的"外来者"身份愈发凸显:
渔民们默默划船的劳动场景艰苦劳作中迸发的劳动号子
火山爆发前的死亡预兆
这些纪实性镜头让岛民重新掌控叙事主权。与《无依之地》中弗恩迅速融入游牧群体不同,卡琳始终未能真正理解斯特隆波岛的精神内核。罗西里尼通过这种表演倒转,揭示了文化碰撞中的认知鸿沟。
火山爆发前的紧张氛围
电影语言的革新:制作方法的显影
罗西里尼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从不掩饰电影的制作痕迹。当卡琳在岛上显得格格不入时,这种"不自然"恰恰成为影片的叙事策略。通过将拍摄方法置于前景,导演构建出宏大的社会图景:
纪实观察与舞台叙事的融合生活质感与戏剧冲突的嫁接明星光环与素人真实的碰撞这种手法在《战火》的"那不勒斯士兵"章节中已见端倪:当非职业演员演绎自己的战争经历时,表演与现实的界限彻底模糊。罗西里尼用镜头证明,最动人的戏剧往往诞生于真实生活的裂缝之中。
《火山边缘之恋》经典镜头
从布列松的"空白画布"理论到罗西里尼的新现实主义实践,非职业演员始终在挑战传统表演范式。他们或许缺乏专业技巧,却能以质朴的真实性颠覆电影叙事。当明星与素人在银幕上相遇时,这种碰撞不仅创造艺术火花,更揭示出电影作为"造梦机器"的复杂本质——在那里,真实与虚构永远在相互较量,又彼此成就。
网址:非职业演员与大明星同台竞技:谁更胜一筹?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43137
相关内容
吴亚挑战钓王邓刚,钓鱼大网红与钓鱼宗师同台竞技,谁更胜一筹?当女明星与央视女主持同框,谁更胜一筹
明星泳装大比拼,谁更胜一筹?
客车明星代言VS非明星代言 谁更胜一筹
谁说非科班没有好演员,这5位演员个个演技在线,甚至更胜一筹
沃尔和欧文的全明星之旅,谁更胜一筹?
演一部剧,火一部剧的影响力女明星,你们认为谁的演技更胜一筹呢
中韩“四大影帝”对比,演技、形象、影响力谁更胜一筹?
CF全明星正赛 民间选手与职业选手同台竞技
火力全开站在舞台上,与 黎明 同台,究竟谁的唱功更胜一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