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战“双胞胎”兄弟:从“菜鸟”到尖兵的“蜕变”

发布时间:2025-11-09 00:20

借着手电筒的微光,特战队员下士吴小宝在吴大宝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前行,每走一步大腿伤口都传来钻心的痛。

“坚持住,营地就快到了。”说这话时,吴大宝心里并没有底。可他还是要说,因为他太了解弟弟的个性,争强好胜却容易放弃。此时,他们已经带伤奔袭了3个小时,像落单的“大雁”,被其他队员远远甩在身后。

忽然,吴小宝停下脚步,瘫坐在被雨水打湿的草地上。“哥,这波夜间荒野求生我认栽,一出门就挂了彩。你不能被我拖累,咱俩至少得有一个人冲击‘极限勇士勋章’吧。”他挣脱开哥哥搀着的手,倔强地说。

“不就是受点小伤嘛?!”吴大宝不容弟弟分辩,调整了下扛在背上两个人的装具,一把薅起他就往前走。冲过终点,他们不由得攥紧拳头,齐声向评判员报告,“第三组吴大宝、吴小宝完成任务!”在“魔鬼周”极限训练中,这对安徽淮南入伍的“95后”双胞胎兄弟,经受身体和意识双重考验,不服输、不认输、不放弃,始终向着胜利和荣誉发起冲锋!

立志从军报国的“热血男儿”

2014年9月,刚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双胞胎兄弟吴大宝和吴小宝一起报名参军,并通过了体检、政治考核,如愿以偿穿上了绿军装,走进了梦寐以求的警营。

兄弟俩从小就特崇拜军人。因为这个当兵梦,他们俩10岁那年还专门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里学了三年武术。平日里,哥俩几乎把央视军事频道“挂了锁”。《冲出亚马逊》《士兵突击》和《亮剑》等一大批军事题材影片,是他们最喜欢看的。影视中的特种兵王辉、“兵王”许三多更是成为了他们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由于“双胞胎”的特殊身份,加上有一些武术功底。新训刚开始不久,兄弟俩沾沾自喜,不吃苦、怕受累,训练成绩不求上进。“有一点特长,不是个人炫耀的资本,只有当个好兵,才会让大家看得起!”新训班长苦口婆心的话,刺痛了他们“浮躁”心。兄弟俩暗自下决心要向新训干部骨干“看齐”。训练场上,班长“督促练”现象少了,自己“主动练”多了。不管是队列训练、战术动作、长短跑体能训练,总会看到兄弟俩你追我赶的场面。新训结束后,兄弟俩被新训团评为“爱警精武好战士”,并凭借良好军政素质分配到了机动中队。

中队训练尖子众多、高手如云。一班班长陈俊盟攀登18米高楼动作敏捷,身轻如猿;士官赵深广健步如飞,全装5公里越野只需18分40秒;下士扈晓光百步穿杨,5发弹射击次次均在46环以上。在中队组织的几次比武训练中,兄弟俩跟老兵士官一比,心里自愧不如。

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训练场上,同年兵俯卧撑做50个的,兄弟俩硬逼着自己坚持达到80个、100个;5000米长跑训练中,老兵士官徒手跑,他们双腿绑着沙袋跑。托举轮胎意志训练中,他们咬牙坚持到队员里最后一个放下。

他们不仅跟战友比,甚至俩兄弟较劲碰硬。“出生的时候我比哥哥慢一点,但不能处处都落在他后面。”他们站军姿都能比上3个小时。就这样,他们比着比着就成了一对“小老虎”。五公里武装越野、400米障碍、射击等训练成绩均名列前茅。去年年终军事考核中,吴小宝成绩排名第一,吴大宝排名第二。

虽说平时训练中有较劲的地方,但是在执行重大任务时,兄弟俩绝对是天生“拍档”。2016年7月上旬,武汉遭受特大暴雨袭击,三镇各个城区告急。那晚暴雨如注,汉南东荆河出现溃堤险情。吴大宝、吴小宝随第二批增援部队到达现场。

“报告队长,这个地方肯定有问题。”已是凌晨4点,奋战一夜的大宝最先发现了脚下有异响。“不会是管涌吧?”小宝警惕地起身喊道。缓过神来的官兵,迅速搬运沙包进行封堵,半小时后,险情被成功处置。

后来,兄弟俩还随部队赶赴江夏汤逊湖、黄陂童家湖、蔡甸洪北大堤等抗洪抢险一线,以及武昌白沙洲等出现严重内涝的社区街道,转移受困群众,抢运重要物资器材,加固险段堤坝。因表现突出,双双被支队表彰为“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入伍五年来,兄弟俩先后参加过武汉马拉松安保执勤、监利“6.01”沉船救援,武汉“98+”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成了中队执勤处突和抢险救援的尖兵。

“这对“明星”双胞胎兄弟,不仅训练上较真碰硬,学习上你追我赶,工作上争先恐后,不仅提高个人自身能力素质,而且对激励官兵立足岗位精武强能、更加彰显新时期军人历史使命担当,起到了‘酵母’作用!”大队干部赞叹道。

“魔鬼周”极限训练中的“拼命三郎”

“打仗亲兄弟,上阵龙虎兵。”3月底,某鄂中山区“魔鬼周”极限训练“如火如荼”。凌晨4时许,一声急促的哨音,划破了宁静的夜空。“今天训练科目是35公里武装奔袭!”随着评判员一声令下。数名特战队员身着30公斤单兵背囊“如鱼贯出”。“小宝,撸起袖子加油向前冲!”哥哥吴大宝一边向前跑,一边朝弟弟挥手加油。不管是武装奔袭,还是按图行进,吴大宝总是冲在最前面。

在坡度40度,距离200米的坡地推车中,七名特战队员使出了浑身力气。有的脖子青脉暴起,有的脸憋得通红,还有的牙关紧咬。个个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发。最快的小组用了两分三十五秒就将两吨重的“勇士”车推到了终点。然而,经过3次推车训练后,吴小宝所在的第三小组成绩还是没有明显提高。站在一旁的带队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你们组的成绩为什么上不去?是因为大家的力没用到一起去。”趁着训练休息间隙,带队干部临时给大家开启了“小灶”。

“还有5米就到了!”评判员提示到。吴小宝左手攥紧车门把手,右手死死顶住车窗边缘,“啊!啊!……”队员们震山吼的喊叫声响彻整个山谷,车轮一点一点向前移动。

体能训练和意志训练是每名特战队员的“必修课”和“家常便饭”。为了调动队员参训积极性,随队干部骨干想方设法鼓励大家。“你们是什么?”班长大声叫道。“菜鸟!”参训特战队员齐声应道。“你们来这里干什么?”“被虐!”、“勇士必胜!勇士必胜!”。轮番的托举子弹箱、五人俯卧撑、平板支撑以及托举圆木等科目训练下来,吴大宝和吴小宝早已汗流浃背,精疲力尽。

孝感淮河大堤里的油菜花一片挨着一片,连绵数公里。河堤上,村庄附近的老人三三两两悠闲散着步。参加河道救护伤员的特战小组,一组接着一组快速通过因爆催弹燃烧时散发出的烟雾区。“下面的科目是,泥潭摔擒!”评判员宣布训练科目后。吴小宝和队员们一起冲向没过膝盖的水塘。随着“碰、碰”两声巨响,爆催弹发出的浓烟在微风下,飘散了大半个水塘。队员们捂住口鼻,屏住呼吸,迅速将头扎进水里。水中憋气、泥潭摔擒,火热的训练早已让满身泥泞的特战队员忘记了冰冷刺骨的河水。

七天的“魔鬼周”极限训练里,兄弟俩完成了射击、体能、擒敌、战术、野外生存、攀登等6个科目,40个内容训练,徒步行军200余公里。兄弟俩在实战环境里摔打磨练,在艰苦条件中挑战极限,在伤痛疲惫下超越自我,真正磨练意志、练强本领。2017年,兄弟俩还双双荣获武警部队“极限训练勇士徽章”。

官兵身边敬佩的“知心兄弟”

别看两个人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性格却大大不同。哥哥吴大宝性格活泼好动,弟弟则内敛任性。为此,不管是每逢重大任务,还是节日晚会等活动,中队都把他们安排在一起,希望能相互弥补。

“外出训练带够衣服,不要嫌麻烦。”不管是日常工作生活中,还是外出训练执勤,哥哥吴大宝心里总是惦记着弟弟。天冷时交代多添件衣服,行军出发前帮着整理背囊,训练途中不忘加油鼓劲。一言一行透露着兄长的关爱。

爱说爱笑的吴大宝是战友身边的“热心肠”。学习上,不管是老兵、新兵,虚心求教,不摆士官资格;训练中,帮助素质差的战友,从不忽悠含糊;劳动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站排头当表率。“大宝,明天见!”在洗漱镜面前涂涂抹抹的同班同年兵李四,总爱故意当着吴大宝面调皮道。大家相视一笑,俨然一对“亲兄弟”

弟弟吴小宝虽不善言笑,但为战友表演起武术来却是“有板有眼”。他将自己入伍前学到的武术与部队擒敌技术动作、街舞串烧表演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加上哥哥吴大宝响亮的嗓门。不管部队拉练到哪里,不管舞台设在哪里,不管台下有多少“粉丝”,吴小宝和哥哥都会尽情的为大家表演,为大家歌唱。台上,哥俩默契的配合,精彩的表演,让大家捧腹大笑、拍手叫好。

参军入伍五年来,在部队锤炼和磨砺下,兄弟俩从入伍前的“菜鸟”正逐步向一名全能的特战勇士,一名优秀士官“蜕变”。稚嫩的脸庞变得刚毅,年少的心不再轻狂,完成任务更有责任和担当。

作者/张志伟 邓丙金

举报/反馈

网址:特战“双胞胎”兄弟:从“菜鸟”到尖兵的“蜕变”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43130

相关内容

宁波这对双胞胎太牛了!当兵两个多月 上了3次央视
双胞胎弟弟替兄赴考20年,兄成状元弟为影
5对照镜子双胞胎明星,最后一对至今没人知道他们是兄弟
这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所在不同的部队…
武艺和武星不是双胞胎,却有着深厚的兄弟情!
12对双胞胎明星对比,刘全和楚童兄弟分不清,孙涵孙雨真的认不出
佟大为偶遇双胞胎兄弟?晒出和兄弟的合照后,逗笑粉丝
明星的兄弟姐妹大盘点:张韶涵和妹妹真像孪生的双胞胎。
惊呆了!9岁双胞胎兄弟迷上量子力学
双胞胎兄弟马嘉祺与马嘉诚:心...@汽车人阿虫哥的动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