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与豫剧之三:梅兰芳与马金凤—顶端新闻

发布时间:2025-11-08 18:44

#创作挑战赛二期#

梅兰芳虽然是京剧大师,但是非常关心豫剧,也关心豫剧人才的成长。他和“豫剧五大名旦”陈素真、阎立品、常香玉、马金凤、崔兰田有着极深的交往,有的还是师徒关系。
马金凤(1922.11—2022.5.29),原名崔金妮,山东省曹县人,5岁随父亲学艺,7岁登台配戏。因生活所迫,曾被父亲三次卖给戏班子,后经母亲赎身,随义父姓,取名马金凤。马金凤14岁开始担当剧目主演,从旧社会一直唱到新中国。她如金凤出笼,带着新组建的中原豫剧团四处演出,越唱越红火。特别是她的《穆桂英挂帅》在各地巡演,深受观众欢迎。
1954年2月,马金凤在上海的最后几场演出时,京剧大师梅兰芳来到了剧场。马金凤又高兴,又紧张。梅先生派人给捎话儿:“叫金凤同志不要怕,我们都是演穆桂英的嘛!我也是来学习的。”演出后,梅先生来到舞台。马金凤对梅先生说:“您老来看戏,把我吓坏了,戏没演好。”梅先生风趣地说:“你的演出给我开了眼界!我演了一辈子小穆桂英,没有演过老穆桂英。这个戏只有你们豫剧里才有。我与穆桂英做了40年的朋友,还不知道她晚年有重新挂帅的故事呢!”
第二天,梅兰芳把马金凤请到了自己家里作客。梅兰芳看了《挂帅》这出戏,兴奋得一夜没睡好觉。他评价马金凤嗓子很好,但水袖功夫不够。当时的豫剧在服装、化妆、表演等方面显得比较粗糙,因此,梅兰芳在这些方面给马金凤提了许多建议。他说:“穆桂英是辞职还乡的,不是被革职,所以在服饰上不能按一般青衣处理。她当时已年过半百,要穿团花紫红色的‘对帔’,加‘潮水’,才能说明人物的性格,‘头面’要戴蓝‘点翠头面’。”
马金凤当即在上海就按梅先生的建议订做了新的服装。另外,在台步方面,梅兰芳指出马金凤的台步有点乱,不够规矩。穆桂英虽然年近花甲,但一辈子戎马生涯,因此台步要把老元帅的武将气质表现出来。
为进一步丰富马金凤的表演功力,梅兰芳还给马金凤买了程砚秋、盖叫天和周信芳等京剧大师的戏票,让她去感受和借鉴其中的表演和唱法。梅兰芳又特意捎信给马金凤,请她在上海的演出结束之后,到南京去看他的戏,并提前到后台看他化妆。
梅兰芳的言传身教,使马金凤的表演才艺更上一层楼。1956年,马金凤的《穆桂英挂帅》晋京汇报演出,红遍京城。
1957年秋,梅兰芳到洛阳演出,与马金凤再次见面。梅兰芳把他常用的凤冠赠给她,作为师徒关系的见证,马金凤的名字正式列入《梅兰芳弟子录》中。
1959年3月,梅兰芳将豫剧《穆桂英挂帅》改编成京剧,作为他对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剧目,这是梅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排演的唯一一出新戏。

网址:梅兰芳与豫剧之三:梅兰芳与马金凤—顶端新闻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41733

相关内容

趣闻逸事:梅兰芳与“豫剧五大名旦”的交往
世间再无挂帅人,豫剧大师马金凤回忆初见京剧大师梅兰芳
梅兰芳主动授艺,“梨园穆桂英”九十载唱“响”马派豫剧
梅兰芳花旦图片
要用“梅兰芳精神”学习梅兰芳的艺术
话剧《梅兰芳》直面“梅孟恋” “端妃”坦言爱得不易
梅兰芳与梅艳芳是什么关系?
《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梅葆玖:梅兰芳,之后
芮恩施与梅兰芳1930年的访美之旅
梅兰芳家族与京剧名角之间的深厚渊源与姻亲关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