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十四回的简析和解读

发布时间:2025-11-08 13:36

​​​​​​《红楼梦》第14回脂批之赏析解读

​​《红楼梦》第十四回的简析和解读

​       01 简析

​       《红楼梦》第十四回的回目是: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       按照顺序,我们先来说说“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这一部分。

​       这里的“捐馆”是对死的一种委婉说法,“捐”指放弃,“馆”指官邸,字面上来说,就是放弃了自己的官邸,一般是指官员的去世。后遂以“捐馆”或“捐馆舍”作死亡的婉辞。亦省作“捐舍 ”。

​       说到这里,我们就顺便归纳一下古人对“死”这一说法的其他别称。 

​       1、皇帝之死 

​       专称为驾崩、崩殂、大行等,古代,驾的用法可借指或尊称皇帝,而崩是指皇帝死如山倒塌般,故“驾崩”是古人用来专指皇帝死亡的一种尊称。

​       在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称“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薨”。

​        2、大夫之死 

​       大夫死一般叫卒。后来随着时代发展,这种情况也逐渐有所变化,其限制也不再那么严格。

​       唐代时,二品以上官员死称薨,五品以上称卒。 

​       3、平民百姓之死 

​       平民百姓才会直言不讳的通称为“死”。六品以下的官员也叫死。一般平民百姓也有称殁、殂、故、终等等。

​       总结一下,关于"死"的别称,大众化的中性别称主要有:亡、殁、没、丧、终、故、逝、殒、不起、绝命、弃手足、弃堂帐、捐馆、捐馆舍、物故、溘逝、弃养、亡躯、作古、谢世、弃世等。

​       而纵观整部《红楼梦》,里边关于“死”的称谓大致有以下几个: 

​       捐馆

​       就是本回写林黛玉的父亲去世,回目用的“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这个词最早见于《战国策•赵策》:“今奉阳(指战国时赵国大臣李兑,封奉阳君),捐馆舍”。

​       与“捐馆”相类似用法的词是“不禄”。 

​       薨 

​       第58回“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第95回有“稍刻,小太监传谕出来说:‘贾娘娘薨逝’”,这回的回目就是“因讹成实元妃薨逝”;因为他们都是皇妃的身份,所以用“薨”。 

​       宾天 

​       第63回写贾敬去世,众人正顽笑不绝,忽见东府中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说:“老爷宾天了。” 

​      宾天,最初专指帝王之死。文秉《先拨志拾》卷上载:“李可灼敢以无方无制之药,驾言金丹,夕进御而朝宾天。”“宾天”即为天帝之宾的意思。后来这个词也用来泛指尊者之死,如这里指贾敬之死就是如此。

​       溘逝 

​        第106回写贾府遭抄家后皇恩又到,北静王府的总管来告知贾政时说道:“主上甚是悯恤,并念及贵妃溘逝未久,不忍加罪,着加恩仍在工部员外上行走。” 

​       圆寂 

​       第17回林之孝家的介绍妙玉时说:“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圆寂”是梵文“涅槃”的意译,愿意是佛教所说的烦恼寂灭、功德圆满的最高境界。

​       返真元 

​       第109回回目是“还孽债迎女返真元”,写迎春在孙家一年就被折磨而死。“返真元”语出《庄子•大宗师》:“嗟来桑户乎!尔(你)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倚。” 

​       老了

​       《红楼梦》第15回说铁槛寺是贾府“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的”。“老了”是口头语中对“死”的通俗称呼,如同“走了”一样。 

​       本回前半部分虽然写的是“林如海捐馆扬州城”,但只是借着昭儿的口告诉大家一些信息:“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衣服带几件去。”王熙凤嘱咐了昭儿一些话,并准备了贾琏要的东西,这里我们就不多提了。

​       本回的回目虽然写的是“林如海捐馆扬州城”,但前半部分还是主要写王熙凤是如何管理宁国府的,下面我们就具体讲讲她的管理技巧。

​       一、撕掉老黄历,不按资历,一视同仁。

​       文中写道:那宁国府中婆娘媳妇闻得到齐,只见凤姐正与来升媳妇分派,众人不敢擅入,只在窗外听觑。只听凤姐与来升媳妇道:“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说着,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的唤进来看视。 

​       用大白话来解释,那就是:凤姐推翻了秦可卿在世时所定的老规矩,自己新建立了一套管理方法,并要求大家都得按她的那套规矩来办事儿,她也不分地位和职位的高低,谁不好好办事儿,一律按规矩惩罚。

​       二、分工明确,各尽其责。

​       凤姐利用花名册,给所有人员都分配好了各自的工作,让宁国府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人处理: 

​       "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里头单管人客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他们管。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别的事也不与他们相干。这四个人单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便叫他四个描赔。这四个人单管酒饭器皿,少一件,也是他四个描配。......如今都有定规,以后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说话,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        从上面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凤姐的分工十分精细化,一碗一碟都有专人负责,丢失和损坏都由该人负责。

​       不光如此,凤姐的时间观念还很强。如文中所述:“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我们知道凤姐安排的每项工作都有具体的时间限制,在规定时间内不到指定地点或者完不成工作都要受到处罚,这样人们也就没办法偷懒了,效率也就提高了。

​       凤姐不仅要管宁荣两府内部的事儿,还要负责外面的赶情送礼之事儿,比如书中写到:“西安郡王妃华诞,送寿礼;镇国公诰命生了长男,预备贺礼;又有胞兄王仁连家眷回南,一面写家信禀叩父母并备带往之物;又有迎春染病,每日请医服药,看医生启帖、症源、药案等事,亦难尽述。”这些事情凤姐都要亲自过问,凤姐因此忙的茶饭也没工夫吃得,坐卧不能清净。 

​       凤姐的这套管理模式和现在的企业管理模式很相似了,并且和如今的CEO一样劳心劳力。 

​       三、杀伐决断,杀鸡儆猴,树立威信。

​       当凤姐发现有下人迟到的时候,她并没有因为有人求情而轻易放过迟到的人。或许不少人会觉得凤姐是铁石心肠,饶恕别人一次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凤姐的思虑还是较为全面的,她是这样回复别人的求情的:“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 

​       仔细理解凤姐的这句话我们发现她说的也不无道理。倘若凤姐这一次没有惩罚因为睡迷了迟到的人,那么下一次别人迟到了凤姐又该如何处置呢?若是处置下一个人,那么必定会引起他人的不满,要是不处置,这种风气也会蔓延。唯有不开这个先例,才能够断绝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

​       凤姐惩罚了第一个迟到的人,其他人见到惩罚如此严重,在今后也会小心做事,不会怀抱着侥幸的心理。凤姐这样做,也有着杀鸡儆猴的作用。 

​       就这样,惩罚了迟到的人,让凤姐在宁国府的下人们心目中也有了一定的威慑力,那些下人们也不敢轻视凤姐。 

​       四、  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办事效率高。

​       “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 

​       凤姐每天都会按时点卯,吃饭、回事儿、巡查、交钥匙都有相对固定的时间,重要的事情她都亲自把持。 

​       王熙凤正忙着给下人登记、发放月牌,贾宝玉来了,口中还埋怨着自己的书房迟迟收拾不出来,让王熙凤帮忙催一催。若是一般人,自己正在忙着呢,却被打扰,即便脸上和悦,心中也是有怨气的,可是凤姐是怎样回答贾宝玉的呢? 

​       凤姐和宝玉之间总是很亲密,这次也没忘了调侃宝玉,她笑着说:“你请我一请,保管就快了!”,其后贾宝玉抱着王熙凤再三叫“好姐姐”央求着,凤姐耐心地告诉宝玉,自己早已给他安排好了,绝对不会误了他读书的事儿。

​       从这件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凤姐的办事能力之强和效率之高。 

​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秦可卿送丧队伍之豪华和庞大。 

​       我们知道自古婚丧嫁娶都是展示大家族实力的机会,贾府又怎肯错过这个机会?假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此时的贾府正处在鼎盛时期,仰仗者和有目者不免借机巴结或是拉拢。 

​       前来送殡的人可以说是络绎不绝,不仅有与宁荣二府齐名的“六公”,还有不少王孙公子,可谓是“浩浩荡荡,一带摆三四里远”。 

​       除了送葬的,走不多时,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这是一种旧俗,指出殡时,亲友在灵柩或丧车经过的路旁设供品祭奠、祭拜)。来路祭的有东平王府、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各家均有专用的祭棚。 

​       贾家利用秦可卿的葬礼不仅充分展示了贾府的强大实力,也收受了不菲的份子钱,更重要的是还借机给贾蓉升了官级、宝玉也是在这里结识了北静王,还得到了他的赏识,可谓一举多得。

​      不过正如俗话所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很多隐患也是在这场丧礼中埋下的。后面我们有机会再说。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02 解读

​       书接上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秉承了《红楼梦》一惯作风,宁国府搭台,荣国府唱戏,秦可卿与公公贾珍苟且,事情败露,秦可卿忧郁而死(此处采用病死说),贾珍十分哀恸,再加上良心有愧,于是在办丧事上极尽奢华务求风光好看,而尤氏因洞悉了其中隐秘,佯装胃病发作而非暴力不合作。经宝玉推荐,贾珍请出荣国府琏二奶奶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在协理期间,王熙凤像世界级指挥家,不仅将宁国府治丧工作领导得井井有条,而且把荣国府的工作也有条不紊地推进,固有工作轻车熟路,新任务随机应变地展开,在十三回中,秦可卿去世,王熙凤成最大赢家。

​       第十四回第一节,题目为“林如海捐馆扬州城”,实写林黛玉,与第二节“贾宝玉路谒北静王”前后呼应,也就是说,整个第十四回写的是黛玉和宝玉。

​       一、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       在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期间,兢兢业业、不辞劳苦,贾宝玉见缝插针,带着秦钟去找凤姐笑闹,正在这时,贾琏的小厮昭儿回来了,向凤姐汇报: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凤姐向宝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宝玉道:“了不得,想来这几日他不知哭的怎样呢。”说着,蹙眉长叹。

​       四写:这段话表面写贾琏,实写林如海,终极目的写林黛玉:长住贾府,无父母兄弟姐妹,唯外祖母是依,唯宝玉是知己。捎带写宝玉对黛玉体贴入微,虽然林妹妹长住贾府可喜,但是因父去世她得多伤心多难过啊。

​       三不写:

​       1、贾琏和林黛玉在路上的情况不写,因为他们虽然同行,但不是一路人、彼此不来电。同理,在《林黛玉别父进京都》一节中,林黛玉和贾雨村一路同行,作者对此也是不着一字。

​       2、到家之后的情况不写,办理后事的情况不写,因为林黛玉的眼泪是专属于贾宝玉的,为别人流的眼泪不算数。 

​       3、继承遗产不写,人与物的关系是,人爱物、物爱人,人不爱物、物便不爱人,孟子曰:万钟于我何加焉!黛玉也是如此,她多愁善感伤春悲秋,她的悲喜只和宝玉有关,和诗和季节的风景有关,丰厚的遗产对她并无用处,如同金银珠宝华冠丽服对她并无用处一样,既然如此,写它做甚? 

​       二、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       至天明,吉时已到,一班六十四名青衣请灵,前面铭旌上大书:“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诰封一等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享强寿贾门秦氏恭人之灵柩”。一应执事陈设,皆系现赶着新做出来的,一色光艳夺目。宝珠自行未嫁女之礼外,摔丧驾灵,十分哀苦。

​       执事之排场豪华正如冷子兴所言,贾府荣华富贵将近百年,已日渐式微,但架子未甚倒,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       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这六家与宁荣二家,当日所称“八公”的便是。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余者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堂客算来亦有十来顶大轿,三四十小轿,连家下大小轿车辆,不下百余十乘。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摆耍,浩浩荡荡,一带摆三四里远。

​       公、候、有身份的王孙公子一应到场。

​       走不多时,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的。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现今北静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谦和。近闻宁国公冢孙妇告殂,因想当日彼此祖父相与之情,同难同荣,未以异姓相视,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丧上祭,如今又设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自己五更入朝,公事一毕,便换了素服,坐大轿鸣锣张伞而来,至棚前落轿。手下各官两旁拥侍,军民人众不得往还。

​       四王都来路祭,是秦可卿丧礼中的喜马拉雅,北静王路祭是其中的珠穆朗玛峰,因为在四王中北静王地位最高,而他又和贾府是世交,关系最为密切。

​       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早有宁府开路传事人看见,连忙回去报与贾珍。贾珍急命前面驻扎,同贾赦贾政三人连忙迎来,以国礼相见。水溶在轿内欠身含笑答礼,仍以世交称呼接待,并不妄自尊大。贾珍道:“犬妇之丧,累蒙郡驾下临,荫生辈何以克当。”水溶笑道:“世交之谊,何出此言。”遂回头命长府官主祭代奠。贾赦等一旁还礼毕,复身又来谢恩。

​       水溶十分谦逊,因问贾政道:“那一位是衔宝而诞者?几次要见一见,都为杂冗所阻,想今日是来的,何不请来一会。”贾政听说,忙回去,急命宝玉脱去孝服,领他前来。那宝玉素日就曾听得父兄亲友人等说闲话时,赞水溶是个贤王,且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严密,无由得会,今见反来叫他,自是欢喜。一面走,一面早瞥见那水人坐在轿内,好个一表人才。 

​       水溶问贾政的是:哪一位是衔宝而诞者,而不是哪位是令郎宝玉,这个问话很妙,表明他对衔宝而诞很感兴趣很好奇,进而想借今天这个机会见见衔宝而诞的人。

​       才貌双全、风流潇洒的水溶其实和世人一般无二,都是看重衔宝而诞然后爱屋及乌。试想,当他们发现这个衔宝而诞的孩子空生一副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时,宝玉的周遭将是些怎样的嘴脸和目光?世间知宝玉、识宝玉者唯林黛玉一人,在她眼里,宝玉是个很美好的人,和那块玉没啥关系。人海茫茫,知我识我者谁?此事思来真令人拍案叹息。

​       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宝玉忙抢上来参见,水溶连忙从轿内伸出手来挽住。见宝玉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如点漆。水溶笑道:“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因问:“衔的那宝贝在那里?”宝玉见问,连忙从衣内取了递与过去。水溶细细的看了,又念了那上头的字,因问:“果灵验否?”贾政忙道:“虽如此说,只是未曾试过。”水溶一面极口称奇道异,一面理好彩绦,亲自与宝玉带上,又携手问宝玉几岁,读何书。宝玉一一的答应。

​       当珍、赦、政以国礼见水溶时,水溶在轿内欠身含笑答理,便已是亲近、随和的表示;当宝玉来行礼时,水溶连忙从轿内伸出手来挽住,喜欢、亲近之情漫溢从轿子中漫溢出来。夸说宝玉果然如宝似玉,“果然”一词很妙,表明水溶在见到宝玉之前,因为好奇而有所猜想:一个衔宝而诞的孩子一定有别于凡胎俗物,今一见宝玉面若春花,目如点漆,不由得脱口而出,果然如宝似玉,这个评价固然有宝玉仪表堂堂的因素,也有衔宝而诞的光环效应。

​       水溶见他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贾政忙陪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蕃郡余祯,果如是言,亦荫生辈之幸矣。”水溶又道:“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资质,想老太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但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昔小王曾蹈此辙,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贾政忙躬身答应。 

​      水溶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来,递与宝玉道:“今日初会,仓促竟无敬贺之物,此是前日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宝玉连忙接了,回身奉与贾政。贾政与宝玉一齐谢过。于是贾赦,贾珍等一齐上来请回舆,水溶道:“逝者已登仙界,非碌碌你我尘寰中之人也。小王虽上叨天恩,虚邀郡袭,岂可越仙輀而进也?”贾赦等见执意不从,只得告辞谢恩回来,命手下掩乐停音,滔滔然将殡过完,方让水溶回舆去了。不在话下。

​       在四王中地位最高、目前正炙手可热的北静王对宝玉做了三件事:

​       1、充当星探和预言家:说宝玉是龙驹凤雏,人中之龙凤,出类拔萃,超乎寻常,前途不可限量,犹如现在的星探说某某人有巨星天赋,浑身上下的艺术细胞,将来大红大紫自不待言。

​       2、发出交往的邀请,表达提携之意:不妨常到寒第,……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

​       3、赠送礼物:今日初会,仓促竟无敬贺之物,此是前日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前日”,不是一个月前,一年前,说明水溶经常面圣,圣上经常赐他礼物,礼物不一定价值连城,但是恩宠是无价之宝,而且,圣上的亲赐的东西他敢大庭广众之下送人,可见北静王当时是宠极人臣的。 

​       总结1:位极人臣宠极人臣的北静王何宝玉非常亲近,把皇帝亲赐的东西转赠给宝玉,看好他的未来,向他发出邀请,表达提携之意,而且是在高官显贵聚集的送葬现场,这无意于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权威人士发布的内部信息,朝廷内外乃至整个官场顷刻人尽皆知。 

​       总结2:若说贾元春封妃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那么北静王初会贾宝玉就是使贾家烈火熊熊鲜花满地的大事件。 贾家因一人冉冉上升,林家因林如海的去世而只剩一个孤女,前者是宝玉,后者是黛玉,在冰冷而无比现实的世界,宝黛爱情将面临怎样的危机和干扰? 

​​​​

网址:《红楼梦》第十四回的简析和解读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40524

相关内容

读《红楼梦》,《红楼梦》另读/紫竹滴水
红楼梦的“谜底”——红楼梦系列读书会第一期
白先勇: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仍是曹雪芹,并非是流传中续写的高鹗
第七单元《红楼梦》贾宝玉人际网络之解析 教学设计 2023
《红楼梦》后四十回,为什么读起来不舒服?是作者没有写完整吗?
红楼梦的多重意蕴与佛道教关系探析
红楼梦四大家族之间是关系,红楼梦四大家族详细关系表
红楼梦人物谱
戏侃红楼第一集:四王八公和四大家族的故事
《红楼梦》四大家族人物关系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