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灯号 | 那一泓清澈见底的岁月
都说,人是万物之灵,无所不能。
但其实人也有很多无奈,最无奈的就是岁月的流失。
岁月是无形的,看不见、抓不住,留不得,纵有千万根绳索也拴不住它。
岁月又是无处不在的,你可以在它的世界里旅行,却无法永远停留在它的世界里。

不过,当兵之后我发现,每一个战士都有一个容器,这容器虽不是时间的沙漏,但却可以将岁月容纳进去,并且在你度过了许多年之后,仍能从这容器里,找寻到那曾经的过往,追忆那逝水流年。
这个容器非常普通,普通到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用到它。那就是洗脸用的盆子。
就是这么个简单平常的物件儿,或许很多人用完了就丢弃到一边,但对军人来说,总是把它放在心灵最神圣的一角。
因为那盆子不管战士用了几年,他的青春年华,他的汗水和泪水,苦恼和欢笑,就一直在里面保存着,任岁月如风卷云影一去无踪,任时光像滚滚江河一泻千里,当你回首寻觅时,都能在那一泓清澈的水中,看得见、想得到、捞得住。

入伍四十多年了,我仍时常回望当战士时的经历,捧起那一盆清澈的岁月,看见里面历历浮现出的,不但有朝阳,也有月光,有朝晖晨曦,也有云霞暮光;靠得近了,我甚至能从中听到战友们的笑声,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像澎湃的流水,像激情的波浪。
盛满岁月深情的,一般是入伍后发的第一个脸盆。
这个脸盆会像刚步入军营的新兵一样,对它的主人充满了好奇,对主人使用它的方式也充满了好奇。
到部队后的第一盆水,都不是自己打的。我们的背包刚一放下,那些欢迎我们的老兵们,就先给每个新战友打好了一盆洗脸水,让我们洗去一路风尘,同时也洗去初入军营的陌生和不适应。
我至今还清晰记得,那个为我端来一盆清水的老兵模样。他将盛满水的脸盆,热情地放在我面前的地上,在他还没来得及抬头的那一瞬间,我从这一盆清澈的水中,看到了他那花一般开满水盆的笑脸。那是兄弟般真诚友善的笑,那是战友间温暖贴心的笑,那笑里有爱,那爱是博大无私的。

那时我们全班有九个人,每人分发一个脸盆。每天早晨起床之后,大家都去出操了,只留下一个小值日,在屋里打扫卫生,他会把每个人的牙膏,挤在牙刷上,把每个脸盆里,都接满洗脸水。
这样,等战友们收操回班后,就可以直接洗漱,能节约不少训练的时间。
大家使用的脸盆,是统一配发的搪瓷面盆,大小一样,颜色一样,放在一起没有任何区别。
但每个人都能在脸盆架上,准确无误地认出来哪个是自己的脸盆,因为脸盆和洗脸毛巾一样,都是按着全班床铺的顺序排列的。战士的基本素质,是要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里,迅速认清找准自己的位置,因此,即便各自的脸盆长得一模一样,大家却从来没有弄乱过。
脸盆是用来洗脸洁面的,早晨起床洗脸,午休起床也用它洗脸,但到了晚上,它的地位直接从天上降到了地下,从洗脸盆变成了洗脚盆。
当兵的洗脸并不认真,因为早晨时间紧张,要追求速度,到了晚上洗脚时,时间就相对宽松了许多,再加上班长说的,洗脚以泡为主,泡好了可以解除一天行军的疲劳,可以促进晚上睡眠质量,可以做一个思乡的好梦。所以,大家都会把双脚放在热水盆里,尽情地享受这一美妙的时刻。
洗脸盆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洗脸的,但把洗脸盆变成洗脚盆,这一功能的转化,谁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我们也没有因为它转换了功能就称其为洗脚盆,仍称它为洗脸盆。比如说“把洗脸盆拿来倒上洗脚水”,不管是说起来、听起来、还是做起来,都是那么自然。这样看来,洗脚的用途是附带的,它的主要功能仍是洗脸,毕竟脸永远比脚受重视。于是到了第二天早晨,再用洗过脚的脸盆洗脸,早把洗脚的事情给忘到了爪洼国。

不过,这不是当兵的不讲卫生,不知道洗脚和洗脸的盆子要分开使用,而是在军营中,早已习惯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何况军营里的兵,冲锋陷阵时不但可以以一当十,就连军营里的脸盆,使用起来,也是以一当十的功用。
过年过节是军营里最热闹的时候,这热闹从两个环节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第一个环节是文艺演出,各班都会准备演出节目,排什么节目的都有,大家踊跃参加,一派青春躁动的景象;第二个环节就是包饺子,连队一百多号人,靠炊事班的几个兵来包饺子让大家吃,那肯定是供不应求。于是连长就想了个招儿,把面粉和饺子馅儿都分到各班去,大家一齐动手包饺子,包完之后各班拿到炊事班,放在大锅里煮。各班吃各班的。
炊事班通知各班领面粉和饺子馅儿,但却不提供盆子盛装,因为炊事班也没有那么多盆子,盆子的问题只好自己解决。
这时候,班长自然就想到了洗脸盆,就让副班长带上几名战士,一人拿一个洗脸盆去炊事班。
不一会儿,有人端面,有人端饺子馅儿,每个盆子里都装得满满的,端进了班里。

这时候大家的心思都在包饺子上,因为集体劳动,个人也好,班里也好,都有集体荣誉感,不但要包得快,还要包得好看,以显示自己的手巧能干。面都是在洗脸盆里和的,直到包完之后、煮熟之后、吃到肚子里之后,竟没有人去想过,用来和面和盛饺子馅儿的洗脸盆,在使用之前清洗过没有,那可是洗脸又洗脚的盆子啊。
有一次正包饺子呢,我故意装作突然想起来什么重要的事情似的,大声地说:“哎呀,我端馅儿之前忘了一件事儿。”
老兵赶紧问道:“忘了什么事儿?”
“忘了把洗脸盆用水清洗一下了。”
班长不屑地说:“我以为忘了什么大事呢,这算哪门子事?洗脸盆天天是用水洗的,又不脏,有啥可大惊小怪的!”
“可我们昨天晚上还在脸盆里洗过脚呢。”
“不妨事。想当年红军长征时,吃草根树皮,连肚子都填不饱,不要说在洗脚盆里和面包饺子,要是能在水泥地上和面包饺子吃,也不至于饿死那么多战士。”班长张口就来的忆苦思甜教育,顿时让我幸福地无言以对。
全班战友在一起包饺子,分工明确,干劲十足,边评论每人包的饺子,边说着自己家乡吃饺子的风俗和包饺子的方式。不知不觉间,就把兄弟情、战友爱、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生活习惯,都随着饺子馅包进了饺子里。
全班人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的在家包过饺子,有的从来没有包过饺子,包过饺子的现场施教,没包过的就当面拜师,大家说着笑着,其乐融融。
不一会的工夫,由开始的盆包围着馅变成了馅儿对盆的反包围,馅和面在班里实现了星火燎原。这时候再没有人去想那装面装馅的洗脸盆,到底是洗过你的脸还是洗过他的脚了。
盆子本是个容器,可容液体,也可容固体。当初你把它作为脸盆使用,那它就是洗脸盆,如果一开始把它作为装垃圾的盆子来使用,它就是垃圾盆。幸运的盆子今天发到了战士的手里,一下子就赋予了它多种用途,且每一种用途都与建军强军联系在一起,都与提高战斗力联系在一起,这就使一个普通的盆子身价陡增,似乎不但有了思想,还有了些许浪漫的情调。
每当到了周末,洗脸盆的作用就又被大大提升,因为训练了一个星期,军装早就被汗水浸湿过多少遍,大家都会把脏了的军装和内衣换下来洗一洗。
在哪洗?当然也是在脸盆里洗。

早上起床就把盆子里接上水,把该洗的军装都泡进去。吃完饭看班长没有安排其它活动,就见缝插针洗衣服,先是打上肥皂,揉搓一遍,再放在盆子内等上半个小时,让肥皂充分溶解了军装上的污渍,然后再反复揉搓几遍,接上清水漂洗。一件衣服过三四遍洗水,便干净如新,洗衣服的任务也就大功告成。
当兵的洗衣服各有各的习惯,有的人是抓着打好肥皂的衣服用两手搓,有的是在盆子里反复的揉,第一种洗法是对盆子有爱,宁可自己费力也不愿脸盆受伤;第二种洗法好像是对盆子有恨,把自己对洗衣服的忿懑全发泄到盆子上。谁采取什么方式洗的衣服,不用到现场去观摩,只看看他的洗脸盆就知道了。同样发的盆子,有的过早地将盆底的搪瓷层给磨掉了,有的始终保护得完好如新。
在连队那些年,不管洗什么,每天都要多次用脸盆接水,弯腰端盆子的时候,自己的青春容颜和英俊身影,就清清楚楚地映在这一泓清水里。
那容颜和身影,以蓝天为背景,以军营为衬托,以军装为主色调,在我眼里,显得格外诱人。有时候,我对着那一泓清水,像对着一面镜子,照见我的军容、我的初心、我的未来和我的梦。
如今,透过这一泓清水,我看到的是清澈的青葱岁月,如诗如画、如幻如梦,都付与了我挚爱着的军队和祖国。那一泓清水,日日洗涤着我的双手和面容,也洗涤着我的精神和心灵,我时时牢记着,自己永远是一名人民的子弟兵,把守卫和平的责任扛在肩上,背负起祖国的重托,生命和钢枪为伴,理想与使命相融,我的岁月就像一首豪情满怀的长歌,每天唱响它,伴我健步走向无限美好的明天……
可能还喜欢
1、熄灯号丨很多风景,因为两个人,所以才更美!
2、熄灯号丨《天龙八部》的“小明星”化身军营“功夫小子”
3、熄灯号丨如果我去了,请不要哭
4、熄灯号 | 军营里那一抹青春的色彩
5、熄灯号 | 天涯咫尺 遥念君安
本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杨敏、张金岭、孙延东
主编:王文、魏国荣
编辑:冰晶、经纬、化炜、方方、云鹏
觉得不错,请点赞↓↓↓
举报/反馈
网址:熄灯号 | 那一泓清澈见底的岁月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39476
相关内容
熄灯号 | 致那些年同甘共苦的我们熄灯号 | 我与兵哥哥的恋爱旅程
熄灯=入睡?!
熄灯号丨《天龙八部》的“小明星”化身军营“功夫小子”
帕克一丝不挂见女友 伊娃:熄灯后他是我的老师
如果你也曾见证过22岁的姬发那双清澈的眼眸…
父亲,您是我们生命航程中永不熄灭的一盏灯
张柏芝二十年奋斗如向阳花,新程再启眼含清澈
心底的深爱:岁月长河中的璀璨星辰
古希腊中管理熄灯的神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