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掌掴女孩还手不对,昆山龙哥遭反杀案无罪:是进步还是倒退?
看到热搜上的“高铁女孩遭掌掴被定性为互殴”,心头一紧。
这么多年过去了,某些地方非但没有进步,反而大大地倒退了。
毫无人情味的判定,好像是急着下班一样就匆匆下结论,完全不考虑事实以及社会大众的反应。
看来往后出门在外的普通人,尤其是途经C都铁路分局附近的人们,一定要记住面对陌生人的欺侮,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否则,你极有可能喜提长达数小时的看守所提审,没完没了的和解要求,200块钱罚款,以及最终让你灰心绝望的一纸判决。
考虑再三,我还是相信处理这起高铁冲突的警方,是颇费了一番心思和考量的。
为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他们要时刻把不和谐因素扼杀在摇篮里。
有人骂你?忍着!
动手打你了?扛着!
是这家人的小孩哭闹在先,是这家男主人骂人在先,又是这家的女主人动手扇了你一耳光在先,又怎么样?
忍一时风平浪静!
车厢里那么多乘客都没出声,就你小姑娘一个人金贵是吧?
三个熊孩子踹你座椅靠背怎么了?
它们还是孩子,你一个大人跟孩子计较什么?
列车上闹也就罢了,你还不嫌事大,把视频发到了网上,你是想让全国人民都跟着你有样学样是吧?
我告诉你,我们可丢不起这人,过来赶快画押,这事就这么了了算了。
你交纹银200,那人一家人还交了500呢,就这还不够你气消的?
什么?
不想画押?不想和解?
给我(打)。。。
关禁闭!
上软刀子!
放心,我们是文明执法,对于你这样油盐不进的落后分子,我们会派专家跟你好好劝说(洗脑)的。
给她讲七个小时的道理,一小姑娘还能硬到什么时候?
然后,昨天遭熊孩子家长耳光的女孩拒绝和解的热搜挂了一天,今天就已经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

相信大部分人在看到这个处理结果的时候,跟小编一样是疑惑又愤怒的。
设身处地想想,如果是自己长假旅游归来,乘坐高铁返程的途中,因为后座的熊孩子持续不断对椅背实施拳打脚踢,嘴里还不住地吵闹,有几个人能做到一直情绪平稳?
女孩一没有骂人二没有打人,仅仅提示小朋友不要闹了之后,就遭到孩子男家长的言语攻击,女孩回了几句嘴就遭到女家长结结实实一个耳光。
整个过程里,熊孩子家长一方既是事件导火索,又是进一步加剧矛盾激化的因素,于情于理都应该负全责;
而女孩的回应无论从回骂还是还手,都是出于她正当防卫的缘由。
从现场视频可以看到,女孩是孤身一人乘坐高铁,而施暴的一家却是浩浩荡荡的人马,有男有女有大有小。
所以网友对这个处理结果是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弱小就得挨打”?
有人可能会说,法不容情,当地警方照本宣科照章办事,这么判定责任没什么毛病。
但这恰恰说明其工作的不专业性。
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实施的,最高检联合公安部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办理轻伤害案件的指导意见》已经明确规定:
预知有人意图伤害自己,随身携带刀及其他防身武器的不影响正当防卫的认定。
根据这条解释,女孩在遭到对方掌掴之后采取的回击通通属于正当防卫,根本谈不上所谓的“互殴”!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要像丫鬟一样跪在地上垂头默默忍受才是“最佳受害者”的样子吗?
拜托,大清都亡了多少年了!
公正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除了要让坏人受到惩处,更是要让无辜的人免于受处罚!
“还手即互殴”的粗暴定性,显然不得民心!
遥想当年,“社会我龙哥”刘海龙还在昆山干着非法高利贷的行当,布满前胸后背的纹身是他在监狱里近10年光阴的证明。

2018年8月的一个夜晚,36岁的龙哥跟自己一帮跟班女友住进一家酒店。
与此同时,于海明刚从酒店下班。
当时他已年过40,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名普通中年男人。
谁也没想到,接下来几分钟,他的名字会永久载入中国司法改革的史册里。
于海明骑着自行车往家里赶,直到前方亮起红灯。
他停下车等红绿灯,忽然被后面一辆车撞上了自己的车子。
一辆原本应该行驶在机动车道上的宝马,因为要拐到非机动车道上而撞上了自行车。


车上很快下来一男一女,跟于海龙解释一番,又把他的自行车抬到了路边。
事情好像就这么过去了,直到宝马车里走出一个光头男。
这个人就是龙哥。
显然,他对这个处理结果很不满。
一辆破自行车居然挡了我宝马的道,就让这小子走了?
那我龙哥颜面何在?
他要给于海明一点颜色瞧瞧!
接下来,龙哥不管周围小弟的劝说,上前动手打人。

被撞了的于海明,还要白白挨打。
这事换成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可能就急了,但他没急。
因为他家里还有人要自己养,不能冲动。
谁知越是软弱对方越是起劲,龙哥一下接一下没完了。
直到第六下的时候,于海明再也忍不住了。
他试图还手,但很快被周围的小弟制服。
龙哥没想到兔子还会咬人,于是他返身回到车上,拿出一把90厘米的长刀。
刀子落在于海明脖子上的一刻,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就在他以为自己要完了的时候,咣当一声,刀子居然掉了。
终日沉迷声色犬马的龙哥没能握住刀,于海明什么也来不及想,上前就抓起了长刀,冲着周围的人挥舞起来。
那一刻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自己不能死。
最终,龙哥身中5刀,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于海明的后脖颈上也留下了一道伤疤。

对于这起案件,警方当时是这样判定的:
1.于海明捡到砍刀的时候,施害者龙哥已经没有继续加害的能力;
2.(当时新规还未出台)于海明的做法涉嫌防卫过当,但检方经过再次研究,最终认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3.检方给出的理由是:于海明当时认为龙哥跑离现场,有可能是回车上拿更危险的凶器,于是追了上去砍了对方,这是出于维护自身安全的正当防卫。

这起2018年的“昆山龙哥反杀案”,曾经轰动一时,直到今天还经常被人们提起,被看作是司法进步的典型范例。

但在5年后的今天,依然还会有遭掌掴还手被判定互殴这种判决发生。
不冤枉一个好人,但也绝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法律不应该是生硬地套壳子,而是应该考虑到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否则将难以服众。
因为这事关每个普通人的日常,更有可能造成不良的社会引导。
按照这个逻辑,往后公共交通上“不懂事”的熊孩子就可以成为挡箭牌,无论他们如何吵闹、踢打前面的座椅,其他乘客都得忍气吞声,因为一旦你发作,就极有可能被判定是“斗殴”,影响社会安定。
这正常吗?
网址:遭掌掴女孩还手不对,昆山龙哥遭反杀案无罪:是进步还是倒退?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36449
相关内容
昆山龙哥是什么梗 昆山宝马街头砍人被反杀案全程介绍还记得五年前的“昆山反杀案”吗?被反杀的龙哥是何人,有何背景
最高检评《第二十条》,其原型昆山龙哥反杀案与司法进步间的博弈
昆山反杀案后续:“龙哥”供职的典当铺被转租,反杀者生活平静
昆山龙哥被反杀事件来龙去脉 罗翔如何谈昆山反杀案的
昆山龙哥被反杀案分析司法独立于传媒审判(昆山龙哥被反杀案什么时候曝光的)
如何让昆山龙哥死的有价值?
于海明供杀刘海龙原因全文 昆山砍人案引争议昆山于海明个人资料照片是否正当防卫
“昆山反杀案”:龙哥用生命,趟平了正当防卫的司法实践之路
纪实:5年前反杀“昆山龙哥”的于海明,如今家庭重归幸福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