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题为何设定为“明星的演唱会与院士的报告”?近来,社交网络上热议院士们频繁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使用相同PPT做报告的现象。由此,网友们分成了两派,态度截然不同。
一派认为,院士四处演讲一样的PPT,显得像是在捞金走穴,科技创新毫无进展,多年来仍然在重复老内容,甚至现场讲PPT时,观众只需轻松一搜,就能找到当天报告的全部内容。
而另一派则认为,院士的报告本质上与明星的演唱会无异。毕竟,院士或许一生都只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研究,因此他们的演讲内容自然大同小异。同样,明星火的歌曲也就是那么几首,当他们在全国巡演时,不同城市的演出也是几乎唱那几首歌曲。从这个角度看,院士使用相同PPT在各地演讲也没有什么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网友们的看法:
网友甲指出,明星和院士的定位截然不同。明星靠表演赚钱,而院士则是社会的标杆,他们的行为应当为社会、同行和后辈的进步助一臂之力,因为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与收益并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网友乙评论,明星的出场费动辄几百万、几千万,没人对此挑战;而院士即使涉及一些“捞金”,至少他们的出场对社会也有一定的贡献。为什么对知识分子总是要求那么苛刻呢?
网友丙也表示,明星全国巡演唱的不过是一首歌,而院士全国报告不也是同一份PPT吗?
网友丁则认为,每位所谓的明星每次唱的还是那几首歌,都是同一个人,所以科学上难免缺少突飞猛进的创新,院士也都是人,科技创新需要遵循客观规律。
还有网友A分享道,歌手的歌曲唱了几十年,门票高达千元,依然有观众追逐到场。一搜网络,全有记录。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院士作为我国科技进步的最前沿力量,理应将重心放在科研之上,而不应把报告变成获取利益的工具。院士与明星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为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后者则仅属于娱乐。二者实质上区别显著。
当然,院士也有权进行报告,与大家分享科研成果,进行讨论,这可能会激发新的灵感。只是报告的数量上需要有所控制而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