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全明星赛变味儿:收视率创新低,何时回归激情?
全明星赛,这个曾经让篮球迷们翘首以盼的年度大戏,如今却有点变味儿了。以前是什么样?顶尖球员云集一堂,东西部巅峰对决,那叫一个热血沸腾。而现在呢?比赛更像是给观众准备的一场娱乐表演秀,不少人看完直摇头,说一句这也太水了吧。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咱们先捋一捋历史。从前,全明星赛可是相当讲究传统的。2017年之前,大家都是按东西部分区来选阵容:球迷投票决定首发名单,教练挑替补,两队分开火拼。这套模式简单粗暴,但效率满分。然而,自从2018年起,联盟开始搞创新直接取消东、西部分区,让得票最高的两位队长自己组队,还弄成直播选人。听起来够新鲜吧,可惜这种改动并没带来预期中的好效果。

再往后,为了增加公平性,又把纯靠球迷投票调整成粉丝+媒体+球员三方权重评分制。这么折腾下来,好像规则越来越复杂,却没人觉得比以前更好看。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收视率数据说明了一切。从2021年开始,全明星赛的收视就一路下滑,到2023年只剩460万人在看,这可是创下历史最低纪录啊!别管比赛形式怎么调换,无论恢复经典对抗还是继续搞什么花式玩法,都留不住观众。这事儿是不是挺扎心?

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大家突然不爱篮球了?当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比赛本身出了毛病防守松懈、竞争性消失,看着不像较量,更像几个老朋友聚一起打野球。不信你看看这些画面,要么三步上篮轻松得手,要么扣篮表演轮番上阵,比街头公园都随意。连不少资深球迷都忍不住吐槽:还不如去YouTube搜点业余高手的视频。想象一下,当原本该激烈碰撞的NBA全明星沦为假装玩玩,这搁谁能高兴起来?
再来说说态度问题。有些参赛选手压根没拿这个赛事当回事,就当放假休息顺便刷个存在感。一些主力干脆找借口缺席,把机会让给替补;而那些来了的人,也多半想着省力气避免受伤,一整场跑跑跳跳走过场。如果连参与者都这么敷衍,你指望观众还能抱什么期待?

名宿们早就坐不住了,比如贾巴尔,他话里话外就是嫌弃,真正吸引人的应该是那种高水平街头篮球,而不是无聊到家的一堆空中接力。科比生前也提过类似观点,说如果缺乏竞争精神,全明星迟早丧失魅力。所以说,人家的眼光真毒辣,一针见血地指出核心症结。
至于现役球员嘛,他们内部意见可谓南辕北辙。有些人支持改革,比如亚历山大,他觉得与其死守传统,不如大胆尝试点新玩法。但另一派代表杜兰特则完全不同意,坚持认为只有回归经典模式才能拯救全明星。非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新东西干啥?他的潜台词大概就是这样。

面对各种争议和批评,联盟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最近又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四支球队锦标赛制、新增胜利目标分数、缩短时长之类,还想通过奖金刺激积极性。不过据传奖励金额比不上季中锦标赛,所以实际效果恐怕有限。另外还有改进环节,比如邀请TNT主持团队协助设计阵容,而不是单纯依赖粉丝投票。但即便如此,新制度依然饱受质疑,有些老将甚至公开表示反感。他们认定,这种做法不仅麻烦还很鸡肋,与其瞎折腾倒不如返璞归真。
但仔细想想,即使形式上千变万化,本质矛盾始终没有解决那就是运动精神上的匮乏。如果参赛者只是把它当作一次例行任务,再多噱头包装也是徒劳无功呀!

其实吧,全明星的问题远远超越规则层面,它更关乎一种态度、一份责任感。当年的乔丹、科比为什么能成为传奇,因为他们每次踏入那个舞台,从不会掉以轻心,总想着如何证明自己。而如今很多年轻后辈,却渐渐忘记了承载荣耀的重要意义,只顾着混日子拍拍视频发社交平台。这难道不可悲吗?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联盟确实一直努力挽回颓势,每项改革背后都有苦心孤诣。然而,如果核心困境无法突破,那么任何形式上的改变最终都会流于表面化。当年的全明星是多少孩子梦想的天堂,现在却逐渐被商业化侵蚀殆尽。未来是否还能看到那个充满激情与辉煌色彩的大秀呢?答案或许只能留待时间揭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今天我们继续忽略这个危机,那么明天或许就真的永远告别过去那段黄金岁月了。
举报/反馈
网址:NBA全明星赛变味儿:收视率创新低,何时回归激情?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33596
相关内容
NBA全明星收视率创新低 仍是本赛季收视率最高比赛收视率创历史新低,NBA全明星没人看了
NBA全明星赛改革 “哑火”,收视率低迷,未来在何处徘徊
NBA全明星收视创新低,因为星味暗淡、对抗不足?
NBA全明星收视创新低,因为星味暗淡、对抗不足? — 新京报
全明星收视率创20年新低 詹姆斯退赛球迷换台 NBA影响力大幅衰退
470万!NBA全明星赛收视率表现不佳!创历史第2低!
惨!本届NBA全明星收视率创历史新低
近20年新低!全明星收视率公布!NBA必须做出改变
NBA全明星赛收视率创新低 观看人数同比下降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