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释疑:佛道两门争论的“方丈”一词,到底是谁抄谁的?

发布时间:2025-11-07 02:51

网友:佛教借鉴了很多道家、道教的内容、名词,方丈这个词,都是佛教从道家拿来的

道长:别瞎说,我们没说过,别什么屎盆子都往我们头上扣,总被人代表,也是醉了

一直以来,网上总是有些关于宗教之间的争论,仔细探究,发现并不都是宗教之间的摩擦,很多是一知半解的网友产生的口嗨纠纷。

方丈

“方丈”一词是对十方丛林最高领导者称谓,亦称“住持”。佛寺住持的居住处称为方丈,亦曰堂头、正堂,原指所见一仗见方的居所,后演化为除住持居住处外,还包括其附属设施如寝室、茶堂、衣钵寮等。

在道门则是指全真道观庙宇的当家人,是受过三坛大戒,接过“律师传法”,戒行精严,德高望重,受全体道众拥戴而选的道士。

出处:

《史记·封禅书》-西汉汉武帝时期,公元前90年

《史记·封禅书》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因方丈为仙山,为仙人所居,故演化得道之士所居丹室,亦称“方丈”。此种说法逻辑上是无问题的,但实际考证道门使用方丈称呼和这个关系不大。道教全真派引申了方丈这一词的内涵:“方方一丈之地内无杂念者乃高人之意”。也有说出自《山海经》的,这个就扯淡了,去把书翻烂也没有

《维摩诘经》-公元前400年,汉译公元3世纪

佛陀在世时毗舍离城附近的庵罗树园所讲,三国时期吴支谦译居住的屋子一丈见方,故名方丈,大约是11平方米左右。 代表:简朴、清静、无欲无求原文中并无方丈一词(翻译版本太多了,我所看译本中没有,可能有版本有),及描述维摩诘居士的居室,但方丈一词在佛门被用于主持名称确实和维摩诘居士病所遗址有关,见后《法苑珠林》

《头陀寺碑》-南北朝南宋大明五年即公元461年

《文选》中收有王简栖《头陀寺碑》已出现“方丈”一词。其文说:“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经像。”高诱注则说:“堵,长一丈,高一丈,面环一堵,为方丈。”“大明”为南朝刘宋孝武帝的年号,大明五年即公元461年。不过,这里所谓的“方丈”是否即是后世所指的含义,原文语焉不详,仅备一说。

《法苑珠林》-公元668年

卷二十九中记载:“中印度毗舍离城有维摩居士的禅室,王玄策尝以笏量之,其方广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道世《法苑珠林感通篇》载:“吠舍厘国宫城周五里,宫西北六里有寺塔,是维摩故宅基。尚多灵神,其舍垒砖。传云:积石即是说法现疾处也。”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公元691年

卷上《慧轮传》中记载:“印度那烂陀寺的僧房,宽皆方丈许。维摩禅室亦依此制,遂有方一丈之说”。

《传灯录》-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

禅门中规定:“长老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道高德超的维摩诘居士所居住的寝室,四方面各长一丈,即面积仅一平方丈,然而其限量无限。于是,禅宗寺院比附其说,用”方丈“二字称呼佛寺住持。在唐代以后的禅林,转而指住持之居室,或用以指住持本人。今引申为寺院住持,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释氏要览》-宋天禧公元1021年

卷上:“唐显庆年中,敕差卫尉寺承李义表前融州黄水令王玄策往西域充使。至毗耶黎城东北四里许,维摩居士宅示疾之室,遗址迭石为之,王玄策躬以手板纵横量之,得十笏,故号方丈。”

人心方寸,天心方丈-猜测为北宋时的饶洞天为始祖的天心派典籍出处

这句话没找到出处,有说是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送鸿举师游江南》诗,实际是《送鸿举师游江西》,诗里也没这句话,且这首诗是赞美佛门禅师的有人说这句话出自道家经典《庄子·天下篇》,其实不是,天下篇中没有这句话,也没有方丈一词。主要是这篇中有对“方”的论述,按照成玄英疏(注解):“方,道也”;《大戴礼记·本命》:“丈,长也”;后人解读方丈,为道长,即对有道长辈的尊称,很有附会之嫌。

《三乘集要》-清同治年间汉中留侯祠方丈任永真撰,初编写于西安八仙庵客堂,完稿于留侯祠,同治十一年刻印

《三乘集要》:“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师,演龙门之正法,撑苦海之慈航,常怀传贤之心,素无吝道之意,作全真之模范,律门之纲领,非有道之师,不可立也。”这个就不用来做论证了,清后期的著作,没有溯源意义

总结:

方丈一词虽然早就有,最早是指方丈仙山,后来也指得道之人的居所。

宗教中正式出现这个词汇最早应该是东晋时期的佛门,但并未指代住持。

但作为寺庙、道观等住持的特殊称呼则是唐代佛门禅宗开始首用,且并不是所有佛门宗派都使用这个称呼的,之所以广为人知并大行其道是因禅宗的广泛传播甚至曾几乎一统佛门宗教的实力影响。最常见的用法其实是大和尚。

道门最早使用“方丈”来称呼当家人是宋金时期全真教的建立之后,大概是在第三代开始,模仿禅宗使用“十方丛林”概念,进而开始使用“方丈”来称呼当家人的,也不是道门所用宗派都使用的称呼,近些年才被广泛使用。

佛门使用“方丈”的本意是指一丈见方的居室,大概是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意思,和方丈仙山没啥关系。道门使用“方丈”一词也不是因为方丈仙山,生发引申的内涵则是“方方一丈之地内无杂念者乃高人之意”。

评论:

宗教政治倾轧、本土荣誉、皇汉思想等等,都会使得原本意义明确的概念变得模糊甚至分歧,进一步混淆视听。我们可以有自我的喜好和选择,能坚持本土文化的优点也应能正视短处,修行角度也是要我们不虚妄。

其实国人一直有一个怪现象,批判着大寒冥国,却在行为上做大寒冥国的事,从这个情况看来,大寒冥国还真是我华夏子孙。

关于佛道之争,不论是佛是道,都有一些人会发表一些经不起推敲的言论,其中不乏各教中的大德之人,我们还是要辩证的看。

现代社会舆论环境也是比较包容的,古代这种辩论是要严肃的多,都需要为自己的公开发言负责,辩输了的名声扫地,如果在印度则是严重的没命,轻的割舌或者成为对方的门下、仆从、奴隶。

古代的辩经达人首推玄奘法师,西游记里悟空八戒沙僧的原型,其实都是在印度取经时辩论胜利后输了的成为他的门下及仆从。

今天写这篇文章的意义,主要是想要说,圈子里各寺庙、道观发表的乌烟瘴气的对立言论,当个笑谈就好了,别当真,我们自修自了的人在这激愤莫名,在言论背后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利益筛选的胜利。

更有意思的是,网络上站双方立场摇旗呐喊的人,绝大多数是对两教完全不懂或者一知半解的人以及一些善于拉踩的营销号;清醒地修行人则会比较中道,自取一瓢,见诸余者皆道好好好,也确实真好。

谁言道秃驴牛鼻穷酸为至交,虎溪三笑,称宗做祖,不改其道。

举报/反馈

网址:“方丈”释疑:佛道两门争论的“方丈”一词,到底是谁抄谁的?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33055

相关内容

惊天大瓜!童星顶流 释小龙 竟是争议方丈释永信的关门弟子!
释永信明星关系网被扒:当佛门方丈成为“社交达人”
丈门内乱?网红方丈携丈门主播集体关播!到底怎么了?
王冕和方丈闹乌龙,方丈开播解释,原来是王冕开玩笑!
释永信被查 《天龙八部》照进现实 方丈真面目曝光
释延觉晒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合影 确为方丈徒弟兼保镖
释道心,释永信,释小龙 这三个人是一辈的吗?释小龙和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是什么关系
女星排队送钱,方丈密室一对一开光,这生意佛祖同意吗
他是少林寺方丈,释小龙的师傅,会七十二绝技,如今成为富豪
少林方丈释永信落马?刘芳菲回应真实关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