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自曝取款被银行盘问报警,质疑相关规定侵犯隐私,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5-11-06 02:26

据大河报报道,11月5日,周筱赟律师发文讲述自己在中国建设银行山东东营支行取款被银行盘问并报警。

周筱赟律师表示,他当时在东营出差,正好赶上朋友婚礼,于是想去银行取点现金随礼(低于50000元),但柜员连续询问“取现是什么用途”“上个月某某某的人给你转了若干元,这笔钱是什么”。由于周筱赟没有“积极配合”,柜员随后表示:已经打电话给反诈中心和派出所,但是电话没人接,现在只能让反诈中心出警来向你核实。

对此,周筱赟律师认为:银行严重侵犯隐私权,违反了现代文明社会最基本的法制精神。银行先默认每个储户都是犯罪嫌疑人,然后要求每个储户自证清白。其实,根据刑法的基本法理,即使犯罪嫌疑人都没有自证清白的义务,而是公诉机关举证证明其犯罪。

针对此事,中国建设银行东营东城支行工作人员回应称,东营市反诈中心规定取现1万元以上都需说明取款用途以及资金来源,这边核实比较严格,主要是为了防范用户资金被诈骗。

据北青深一度此前报道,事实上,相关规定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依据2022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发布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个人存取现金超过5万元(或外币等值1万美元)时,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中国工商银行某一级支行负责人表示,在当下包括《反洗钱法》《反电信诈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内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下,难免对客户办理取款、转账等金融业务造成一定麻烦,甚至导致“误伤”,但此举也是出于保护客户资金的安全。

在相关规定下,“我取我自己的钱,怎么有这么多事?”成为了很多储户发出的疑问。

中国工商银行北方某大型城市的一名支行行长张攀表示,由于配合反诈、反洗钱的相关措施,客户在取款和转账时可能会遇到限制,这确实造成了不少客户的不理解甚至投诉。这也让银行业的相关基层从业人员面临投诉和应诉的压力。

“现在愈演愈烈的情况是,有时候即便是五万元以下的转账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张攀说,这就给银行的工作带来了更多困难。

张攀在内的专业人士也表示,虽然这一模式的误伤确实在所难免,但另一方面,系统也确实在不断升级,并成功帮助完成了许多反金融犯罪事务。据央广网报道,2024年上半年,银联商务自行识别、阻断涉赌涉诈资金近4000万元,配合有权机关冻结涉赌涉诈资金超千万元。

对此,不少网友分享了“取钱困难”的经历。有网友吐槽“我的钱不是我的钱”。有网友指出,为了反诈,取款盘问也是银行柜台的必要程序,但不能没完没了,更不能耽误客户正常的资金需要。也有网友表示,此举是银行为了防范用户资金被诈骗,应对予以理解。

观网小伙伴,对此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上海市

网址:律师自曝取款被银行盘问报警,质疑相关规定侵犯隐私,你怎么看?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31472

相关内容

明星隐私权被侵犯?法律这样规定
有学生涉嫌侵犯明星隐私?佛山两名家长报警求助!
一位律师说我加了明星QQ,侵犯了明星的隐私权,然后他说他已经报警了
法律公关处置自媒体侵扰新手段:号主首次因曝光他人隐私被拘
《明星隐私被曝光:是侵犯隐私权还是正当报道?》
加明星QQ算侵犯明星隐私权吗
问今天有个律师说我加了明星QQ,侵犯了明星的隐私
普法宣传丨泄露周海媚病历者被行拘!侵犯患者隐私有什么后果?
明星的隐私也是隐私,警惕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不知从何处联系到了明星的邻居,就让邻居以找明星玩为由想问这种行为是不是已经算侵犯他人隐私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