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莎的粉丝现在肯定很不爽!
最近,大家刷到一则广告,发现莎莎的搭档居然不是她的挚友,而是一个平时八竿子打不着的新人明星。
我刷到那个视频时,第一反应就是“嗯,这谁?”弹幕里一堆问号,才后知后觉,哦,原来是最近有点热度的小鲜肉。
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娱乐圈和体育圈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了。
有时真的搞不懂,为什么要把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人凑在一起拍广告。仔细想想,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前段时间,还有个明星跨界去给另一位明星站台,评论区也是炸开了锅。自家粉丝护主心切,路人觉得莫名其妙,更有人说这是“资本的嘴脸”。
现在看来,这种现象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只要能引起话题、能带来流量,管你专业不专业,先凑一块再说。
你说这位新人明星,能懂莎莎在赛场上的拼搏和坚持吗?他能理解那每一次发力背后付出的汗水和泪水吗?我觉得很难。
广告里两人互动,看起来倒是挺和谐的,但总觉得隔着一层东西,不够真实。莎莎那张脸,写满了故事,充满了力量,怎么就被安排和这么一个“弱不禁风”的形象放在一起呢?
这让我想起一些体育明星拍广告,要么硬凹造型,要么被不相关的艺人簇拥,显得格格不入。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在驱动?
难道体育明星的价值,就体现在能给流量明星带来多少曝光吗?
♀️ 现在的广告商似乎觉得,只要把名字拼在一起,就能制造话题,吸引眼球,至于内容和深度,那都是次要的。
我倒是觉得,这样下去,反而会稀释运动员本身的光芒。莎莎是许多人心中努力拼搏的榜样,她的故事本身就充满了感染力,为什么一定要找一个没有关联的流量明星来“稀释”这份光芒呢?
✨ 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广告都是这种“跨界混搭”的模式,好像不这样就显得不够新潮。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广告越来越多,但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却越来越少。
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明星们面无表情地念着广告词,或者进行一些尴尬的互动,然后就结束了。这种营销方式,真的能带来长期有效的品牌效应吗?我表示怀疑。
莎莎的粉丝,他们支持莎莎,是因为她的球技、精神和一路走来的不容易。他们看到的,是那个在赛场上拼搏的女孩,而不是她和其他明星在镜头前摆拍的样子。
你突然把一个他们并不熟悉,甚至可能不太有好感的明星塞到他们眼前,这是一种尊重吗?
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冒犯。
我不是说新人明星不好,也不是说娱乐圈和体育圈就不能有交集。
只是说,这种刻意的“捆绑”和“强行搭档”,有时真的让人觉得不舒服。尤其是当这个搭档在专业领域和运动员本身毫无关联的时候。
现在很多品牌的代言,越来越注重“人设”和“故事性”,但这种故事性,不应该是基于真实的情感和连接吗?
如果一切都是为了流量和话题而强行拼凑,那这种“故事”,还能有多大的说服力呢?
不如让莎莎一个人好好地去诠释她自己的价值,她本身就足够闪耀,不需要被别人来“抬”或者“带”。
我有时在想,是不是等到体育明星真的和普通人一样,只是一个“职业”的时候,这种“跨界”才会变得更加自然和顺畅?
但他们身上承载的民族荣誉感、拼搏精神,都是难以替代的。
把这些符号化的东西,随意和一些没有深度的流量明星捆绑,真的对吗?
这种操作,有没有考虑过运动员本人的感受?
他们辛辛苦苦训练、比赛、赢得的荣誉,难道就应该被这样消费吗?
他们可能也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圈子,为什么一定要被安排和不熟悉的人一起出现在镜头前?
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为了商业利益而进行的“工具化”利用,而不是一种真正的情感连接。
♂️ 我不是一个多么懂商业的人,但作为普通观众,我只觉得,solcheDingemachendieDingeunnötigkompliziert。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体育明星能够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品牌方也能够找到真正契合的代言人,而不是一味追求所谓的“热度”和“话题”。
现在这个广告出来了,你说孙颖莎的粉丝会怎么想?他们会觉得,自家偶像被“消费”了,还是被“升华”了?这个问题,可能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了。
当一个明星的价值,不再仅仅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而是通过和各种不相关的人事物进行“捆绑”来维持时,我们还能从中学到什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