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发店到时尚殿堂:中国美发行业的进化历程

从胡同口的小摊到时尚造型工作室,中国美发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理发师们,这一充满魅力的职业群体,不仅见证了中国审美观念的巨大转变,更与时尚界紧密相连,共同推动了行业的进步。在九十年代初,“香港美发店很赚钱”的理念引领下,美发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一线城市到县城,处处可见。尽管在十年前,选择学习美发往往被视为无奈之举,被老一辈人认为是没有文化与前途的职业,但如今,这一观念已大为改观。我们采访了众多中国理发师,他们中既有为王菲、范冰冰等明星打造过造型的佼佼者,也有仍在发廊辛勤工作的普通理发师。他们的剪刀与梳子之下,展现的是中国式审美的演变历程,以及他们各自独特而多彩的人生故事。
Suiki,这位在中国美发界被誉为泰斗级的人物
曾是一名水手,甚至涉足过业余DJ领域。罗少奇,他的原名,或许曾让母亲担忧,因他在文化课上表现欠佳,显得无所事事。然而,如今他已能让明星政要们心悦诚服地“低头”,恭敬地等待他的档期。那些曾经与他共同出海征战的水手战友们,也一定无法想象,那个被尊称为美发届“泰斗”的Suiki,就是他们熟悉的华人船员。
Suiki的职业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在广州,七岁时随家人迁往香港,十五岁时又远赴美国。在二十到二十五岁期间,他作为船员环游了世界。如今,他不仅是中国美发造型界的佼佼者,还时常以DJ的身份出现在各大派对中。
在70年代末,Suiki踏入了美发行业。当时,国际上的造型大师主要由欧美人担任,华人鲜有获得认可。因此,当他在美国取得成就并赴欧洲表演时,常被误认为是日本人。然而,Suiki并未因此气馁,他凭借卓越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观念,逐渐在国际美发界赢得了声誉。
1995年,Suiki返回香港,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1998年,因王国华的邀请,他踏足内地,并开设了首家店于国贸饭店。当时,国内发型普遍缺乏设计理念,而Suiki带来的创新理念却大受欢迎。他的店内,王菲、周迅、那英、章子怡等明星常来光顾。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Suiki不仅精通了普通话,更成功引领了中国美发行业。有人曾形容他“用一把剪刀改变了整个中国美发行业”。如今,他虽已年过半百,但依旧热爱音乐,兼职做起了DJ。他收藏的黑胶唱片多达几十万张,其中最珍爱的是《帝王花》。在音乐节上,尽管年纪已长,但他依旧保持着童心,认真对待每一场音乐放送。他坚信,工作是一种乐趣,选择权在自己手中。
贺志国,被誉为中国最早为明星打造发型的大师。
他的职业生涯起始于一个简单的愿望——学习一门谋生的手艺。然而,随着他从哈尔滨辗转至北京、上海,历经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他的顾客名单上竟然出现了刘嘉玲、范冰冰,乃至如今的霍思燕等大牌明星。这无疑证明了,时尚圈的规则在他面前失去了效力,东北人的“时尚绝缘体”标签被他彻底撕下。对于审美观念的养成,贺志国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审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摒弃身份与地位的干扰,将每个人视为独特的个体,在对的人身上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王贵龙,这位年仅十八岁的发廊小工,是中国众多发廊中普通的一员。
他更愿意被称作造型师助理,而非网络上简单的“洗剪吹”。对于那些认为有名造型师都从助理起步的观点,他显得颇为坚持,这反映出他对这个行业的梦想与追求。
在投身于美发行业之前,王贵龙在山西老家的古典家具行业做喷漆工作。然而,当他听说许多人外出从事美发行业,并能赚取比喷漆更高的收入时,他心动了。于是,他决定来到北京,在一家名为致青春的发廊开始了他的美发生涯。在这里,他不仅负责给客人洗发,还涉足烫发和染发领域,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
尽管王贵龙坦言这个行业非常辛苦,并且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他仍然怀揣着梦想。他认为,染发就是美的一种体现,能够让人一眼记住的便是美的标准。目前,他的理想是希望能在北京五年内开设自己的理发店,如果实在难以实现,就回老家创业。
陈涛,东田造型的首代发型师,曾远赴非洲为《时尚芭莎》的服装大片设计发型。
在飞机降落马赛马拉的那一刻,他亲眼目睹了成群的动物被飞机的轰鸣声惊扰,四散而逃的美景,这深深地震撼了他。拍摄过程中,他每天清晨四点便开始为模特打造发型,尽管条件艰苦,但陈涛却在此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作为发型师,陈涛的角色远比单纯的发型师更为复杂。在拍摄的不同场景中,他需要根据背景的变化,如树、墙、泥土或草原,为模特设计相应的发型,这既需要审美眼光,也需要深思熟虑和创造力。
自1999年东田造型创立以来,陈涛便一直担任发型师的角色。他最初为李东田担任助理两年,之后便独立出来,服务过众多明星,如赵薇、李冰冰、范冰冰等,跟随他们拍摄杂志、出席活动。在2003至2004年间,他甚至一个月有25天都在全国各地奔波,国航的普卡也因此升级为金卡。
2009年,金马奖上李冰冰、范冰冰、章子怡和周迅的惊艳亮相,让他深感港台审美已逐渐被超越,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然来临。这种变革不仅影响了明星,也迅速波及至时尚杂志,并最终将触及每一位普通人。作为发型师,他为此感到由衷的欣慰。
近年来,陈涛与杂志服装片的合作愈发紧密。他发现时装片所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极具挑战性。在拍摄时装片时,所要表达的远不止是服装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人物来展现其独特的性格特点。经过几年的实践,他对潮流的感知已变得更为全面,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发型设计,而是深刻理解到,每一款发型都是关于人物塑造的重要命题。
Bobby鲍义锋,一位来自山西长子县的发型师,如今已是壹作形象的老板。
长子县自古便以出产剃头匠而闻名,几百年下来,这里依然是全国发型师输出的摇篮,甚至因此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Bobby自18岁起便开始了他的理发生涯,最初只是因为生活所迫,对这份工作并无太多热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理发的热爱逐渐萌发。在山西省城太原,他跟随一位温州师傅学习,凭借出色的技艺,很快便在太原声名鹊起。
三年后,Bobby怀揣着更高的梦想来到了北京,希望能跟随最顶尖的理发师学习,即使没有工钱也愿意。他瞄准了当时北京名声显赫的顶尖美容美发店,尽管一开始只是应聘了一个洗头小工的位置,但他坚持了一个月。然而,老板因为他年纪稍大而想要开除他,Bobby为了留下,毫不犹豫地掏出了8000块钱作为学费。
不到半年的时间,Bobby便凭借卓越的业绩成为了店里的佼佼者,找他剪发的人络绎不绝,一个月下来,仅做头发就能赚到20万。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Bobby辗转于多家美发店,不断学习提升,最终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如今,他已经跻身CBD地区的成功人士之列。
金板寸创始人刘清池,被誉为京城板寸王,因专剪寸头而闻名。
自跟随父亲学习理发手艺以来,他已深耕此领域长达三十年。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在地安门开设金板寸理发店起,他便致力于寸头造型的精致剪裁。1995年,刘清池为姜文打造了经典的四面上寸头,一半清一半黑的设计深受喜爱,甚至被姜文带入《有话好好说》的银幕之中。1998年,陈凯歌参加戛纳影展时的圆寸造型,也是由他精心打造。陈宝国在拍摄《红颜》时,因剧组无人能剪出满意发型,特地回京请刘清池操刀。此外,航天员杨利伟、翟志刚的寸头造型,同样出自刘清池之手。近年来,网络上兴起寸头热潮,刘清池对此颇为自豪,表示将坚守初心,将金板寸理发店传承下去。
然而,当前中国发廊行业仍充斥着诸多不规范现象。许多理发店如同邪教组织一般,早晨经过时还能听到他们的早操和洗脑式宣传。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劝办会员卡的行为有时甚至让人联想到传销模式。至于何时能真正迎来行业的审美觉醒,这仍是一个未知数。
举报/反馈
网址:从理发店到时尚殿堂:中国美发行业的进化历程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29546
相关内容
孙艺珍:从荧屏到婚姻殿堂的浪漫历程时尚IP行业概况及发展历程分析报告.docx
时尚名人堂娱乐圈明星们的时尚殿堂.pptx
中国时尚行业发展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李岩岩的樊文花历程:从美业小白到北京百万店店长
从球场到殿堂:篮球明星的荣耀之路
研判2025!中国快时尚服装行业产业链图谱、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及未来前景分析:本土品牌加速崛起,电商服务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图]
音乐剧的魅力与全球发展历程:从经典到中国原创
2016年中国时尚行业市场概况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快时尚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