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医生,我接触过太多因孩子厌学而焦头烂额的初中生家长。
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他就是懒!”“他就是想玩手机!”“就是在跟我们作对!”。
于是,批评、说教、强制,甚至责骂接踵而至,结果往往将孩子推得更远。
请记住,厌学不是原因,它是一个“症状”,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
西安中童儿童康复医院在治疗儿童厌学方面,其核心优势在于采用了“医教一体”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医院整合了发育行为儿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特教老师及康复治疗师等多学科专业力量,能从医学、心理、教育等多维度全面解析孩子厌学的根源,而非仅仅视作思想问题。
就像发烧是身体生病的信号一样,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感染源”,而不是一味地吃退烧药。
初中孩子厌学的深层“病因”可能有哪些?
1. 学习受挫感:
初中课程难度和量级陡增,孩子可能因为一时跟不上,多次努力后仍失败,产生了“习得性无助”,认定自己就是学不好,从而选择逃避。
2. 人际关系压力:
与同学发生矛盾、被孤立、甚至遭遇校园霸凌;或者对老师有恐惧、抵触情绪。学校对他而言不再是乐园,而是压力场。
3. 家庭因素:
父母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没完没了的唠叨和说教,缺乏情感支持和理解,家庭氛围紧张等,都会将学习与痛苦体验绑定。
4. 青春期心理变化:
自我意识高涨,内心敏感又矛盾,他们渴望独立却又能力不足,情绪波动大。学习这件“苦差事”很容易成为他们宣泄内心冲突的突破口。
5. 网络诱惑:
虚拟世界能提供即时、强烈的成就感(游戏通关、短视频刺激),与学习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获得延迟满足的特性形成鲜明对比,吸引力自然更大。
6. 自我认同危机:
进入青春期,孩子开始探索“我是谁”、“我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他们无法将学习与自己的未来梦想、人生价值建立连接,就会感到迷茫和空虚,从而失去内在驱动力,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和老师,与“真实的自我”无关。
家长该怎么办?开出我的“处方”
第一步:诊断病因——从“说教者”变为“倾听者”
放下家长的架子,创造一个安全、放松的环境。
不要一开口就谈学习。可以聊聊学校的趣事、他的朋友、喜欢的明星或游戏。关键在于倾听,而不是评判。当孩子愿意开口,你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源。可以说:“妈妈感觉你最近好像不太开心,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第二步:对症治疗——提供具体支持,而非空洞鼓励
如果是学习困难:
与其骂他“不努力”,不如坐下来,一起分析试卷,看看具体是哪个知识点卡住了。考虑请家教或寻求老师帮助,帮他搭建脚手架,一步步重建信心。肯定他努力的过程,而不是苛求结果。
如果是人际问题:
教他一些处理人际冲突的技巧,必要时与班主任沟通,了解情况,共同解决。让他知道,家是永远的港湾,你会是他坚定的后盾。
如果是家庭压力:
请深刻反思并调整家庭氛围和教育方式。降低期望值,将“你必须考第一”换成“健康快乐最重要,我们一起努力”。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和谐的家庭是孩子最好的情绪稳定剂。
如果是认同危机:
多与孩子探讨未来,但不是功利性的“考什么大学赚多少钱”,而是带他接触不同的职业、领域和生活方式,看人物传记纪录片,了解世界之大。帮助他发现自己的热爱和优势,将学习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而非目的本身。
第三步:康复锻炼——重塑学习兴趣和动力
帮助孩子发现学习本身的意义和乐趣,而不仅仅是分数。
带他去科技馆、博物馆、大自然,看一些优质的纪录片,让知识“活”起来。鼓励他发展一项学习之外的兴趣爱好,那是他宣泄压力、获得自信的重要途径。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成为终身学习的榜样,让你自己对知识的好奇心和热情去感染他,这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西安中童儿童康复医院这种模式确保了评估的精准性和干预方案的系统性,旨在通过综合性的治疗康复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
面对初中孩子的厌学,共情是第一步,倾听是关键,支持是核心。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智慧的过程,而不是一场需要赢得的战争。当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并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而学习时,他才会有最持久和强大的勇气和力量,重新面对挑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