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永乐未央》研讨会在京举行 专家建言让壁画“活”起来
近日,舞剧《永乐未央》在京举行专家研讨会。文化、舞蹈、戏剧等领域的相关专家,与合作单位代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负责人及主创团队齐聚一堂,对剧目的主题意义、美学风格、舞台设计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专家一致认为,应深挖永乐宫壁画这一核心资源,让其真正在舞台上“活”起来。
舞剧《永乐未央》以上世纪50年代永乐宫迁建工程为主线,围绕“古建、壁画、琉璃、传承”四重美学维度展开叙事。研讨会上,总编导谢元臻、谢长慧介绍了创作历程,表示团队力图以全新视角解读永乐宫题材,并期待汲取专家智慧以精进打磨。作曲吕亮与灯光设计任冬生则分享了创作中的突破与创新,强调通过简约而动态的舞台语言,融合多元艺术元素,旨在贯通古今文化脉络。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表示,中国东方近年来的多部作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不断地推陈出新,《永乐未央》叙事结构进行了变化与突破,着重展示了“古建、壁画、琉璃与搬迁”四个部分,建议可以将壁画篇章作为重点深挖,展现“满壁风动”的审美意境与中国绘画的线条极致,希望能够以《永乐未央》这部剧独属的舞蹈语汇、音乐语汇、视觉语汇着重演绎中国的审美和中国的艺术观。
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王一川充分肯定了剧目在中国文化遗产跨媒介改编上的价值,他表示,舞剧《永乐未央》的出现对于古典绘画杰作的当代魅力,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拉动文化旅游热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王一川充分肯定了剧目的创新与亮点,希望在舞剧立意表达上进一步明晰展现《朝元图》这部中国壁画杰作的传世魅力这个核心点,并且着力表现中国式神仙形象体系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神话体系不同的独特美学维度。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邓佑玲也认为,剧目编排加入了很多当地的民俗元素,令人耳目一新。未来希望剧目在叙事的层次,古今两条线并行的讲述方面继续打磨,同时希望可以创造属于这部剧的独特舞蹈语汇、舞蹈段落,进一步挖掘永乐宫壁画中以“线”和“系列人物”为形式载体所表现的中华文化、哲学思想、美学内涵,创造《永乐未央》舞台美学新范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刘忠禹
网址:舞剧《永乐未央》研讨会在京举行 专家建言让壁画“活”起来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25189
相关内容
《飞天》研讨会在京举办,专家盛赞:对文化传承的诗意表述尤为感人《敦煌壁画艺术赏析》图书分享会在京举行
短剧让非遗活起来,在《舞动敦煌》中古今对话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电视剧《我叫张思德》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真人真事!话剧《生命密码》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话剧《鳄鱼》首轮演出收官,专题研讨会在京举办
故园——方向明绘画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明星版《雷雨》研讨会举行 专家细致评新版
敦煌舞“走出”千年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