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演员为什么会让观众“看腻”?

发布时间:2025-10-14 17:40

潮新闻客户端 特约评论员 金宇

最近的社交媒体上一直有个受到热议的话题:当下的影视热门题材,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总是那几张“熟脸”,从雷佳音到张译,从于和伟到沈腾,从秦昊到张颂文,无非是排列组合的不同。有不少网友都在吐槽,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人,看都“看腻”了。以雷佳音为例,近几年,因其作品太多,部分网友表示对他视觉疲劳,劝他“歇一歇”。

不知道,这些中年男演员听到这样的评价,心中会作何感想?恐怕,他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委屈”。

一来,他们的业务水平无疑早已受到行业内外的肯定,曾经出演的代表作品艺术质量都很过硬。也就是说,他们能够频频出现在大小银幕,是靠自己的实力争取来的。

二来,在银幕外的日常生活中,他们的性格和作风都很低调、谦虚,除了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外,很少有各种与戏无关的新闻。也就是说,这群中年男演员不仅有“艺”,口碑也还过得去,起码表面上如此。

既然如此,怎么他们还会失去观众缘?其实,问题可能不在这些演员本身,而在他们出演的角色上。仔细回想一下,这些中年戏骨近年来呈现出来的形象确实存在同质化、雷同化的倾向。比如,想到雷佳音,就是“窝囊”;想到沈腾,就是“搞笑”;想到张译,就是“正义”……

不管影视的内容、题材、风格怎么变,只要他们一出场,观众好像就能很轻松地猜到他们的角色会怎样行动,会说怎样的台词。久而久之,这种“重复感”不光让观众感到厌倦,也阻碍了这些演员自身的进步,让他们停留在了“舒适圈”里。

以此来批评中年戏骨们,或许也并不公平。因为雷佳音、张译们的演技再好,也要根据剧本的走向、导演的要求来塑造角色,即使他们希望摆脱刻板印象,也不可能随心所欲。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明白了,让观众“看腻”的可能不是演员本人,而是他们出演的影视剧。表面上看,这些中年戏骨每一年的演出机会并不少,但本质上,这些作品的主题和表达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通俗地说,桌子上的菜一旦少了,就会显得菜品单一。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为了追求流量和热度,不得不聚焦于同一个话题,撞车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结果,留给演员的发挥空间,自然也就有限了。

当然,我们还应该再追问一句:就算是同样出演“窝囊”或“正义”的角色,为什么非得要雷佳音或张译不可呢?或许换一张新鲜的面孔,就能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呢?可问题在于,在他们身后,谁又能来接班?

当下的影视行业中并不缺少青春靓丽、形象帅气的年轻人,但真要让他们担纲主演,诠释性格复杂、经历曲折的人物,恐怕还是缺少一定的说服力。如果放眼整个演艺界,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光是演员,如今辗转在各个城市,受到消费者热捧的演唱会,也多是由老牌歌手挑大梁。

年轻人缺的可能不是才华,不是实力,而是得到充分锻炼的机会——和曾经的老牌歌手相比,他们的演艺事业大都被局限、束缚在了被社交媒体规训的“热点话题”和“饭圈文化”里,难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青黄不接”现象的背后,还是一个文艺创作被套路化、人物形象被固化的行业闭环。任何一个行业要持续繁荣发展,都离不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环境。归根结底,还是要做大蛋糕,增加内容品类和人才供给。只有这样,观众才不会“看腻”任何演员。

(来源:潮新闻)

网址:中年男演员为什么会让观众“看腻”?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25183

相关内容

为什么男明星演技会有油腻感?每个观众都有责任?内幕曝光
那个单眼皮男演员,凭什么让观众...@天才威胁迫的动态
演员形象“固定化”,观众会看腻吗?
为什么观众不再“催”演员转型了?
迪丽热巴怎么还饰演九尾狐?你没演腻,观众都看腻了!
演员主演新剧开播,细腻演技获观众认可
为什么中国电影观众选片更看重演员而不是导演?
从杨烁到黄晓明:为什么有些男明星那么油腻?
郑凯等结婚让观众更有好感的演员 有人摆脱油腻有人深情专一
短剧演员集体跳槽了,观众看什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