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暴雨刚过,明星捐款名单就挂上热搜。
嘴上喊感动,心里犯嘀咕:明星捐的应急包到底能不能顶用?
薇娅夫妇送的挖掘机是真救人还是摆人设?
说白了,公众对明星公益的信任危机从来就没消停过。
救灾不是拼捐款金额的排行榜,要看实效。
应急物资清单里出现折叠床、发电机不奇怪,但连挖掘机都捐就有点意思。
灾区现场反馈,部分明星团队把物资直接送到红十字会就完事了,实际分发现场还是老问题:感冒药送不进重灾区,婴儿奶粉堵在路上。
薇娅团队去年捐的2000万物资到甘肃地震区时,当地早过了黄金救援期,这事在公益圈里传得挺开。
明星做公益翻车史都能写本书了。
去年某顶流给山区捐的羽绒服被扒出吊牌价虚高三倍,某女星成立的助学基金被查出六成资金用于团队差旅费。
这回黄晓明联合捐赠的4000个应急包,光急救药品就占了总成本40%,但灾民最缺的其实是净水设备和消杀用品,这类信息不对等的问题总在重复发生。
极端天气越来越疯,明星救灾也得跟着升级。
对比鸿星尔克当年5000万物资引爆全网"野性消费",现在更需要韩红基金会那种带着工程师团队进灾区修桥的硬核操作。不是说非得扛沙包才叫真帮忙,但至少得摸准救灾节奏。河北某救援队队长私下吐槽,明星捐的发电机型号和灾区电路压根不匹配,最后全成了村委会的摆设。
公益透明化不能再打马虎眼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公众对明星公益项目的信任度跌破47%,比三年前掉了二十个百分点。现在连粉丝都在催自家偶像晒物资签收单,光拍个装车照片早糊弄不过去了。薇娅团队这次学聪明了,每批物资都带着GPS定位,这点进步值得记一笔。
说到底,救灾不是明星的专属舞台。普通人三十五十的捐款可能比明星百万更有温度,社区志愿者连夜转运物资的镜头比捐款热搜更戳心窝。明星公益要想真立得住,得把应急包里塞满专业方案,而不是光往里砸钱买热搜位。下次灾难来临时,希望热搜榜上能多点"救命铲车已到位",少些"XXX捐款排行第一"的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