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毒色变”的今天,可以说是人人都知道毒品的危害是我们个人、家庭无法承受之重。然而,每年却会有数以十万、百万计的人掉入毒坑,染上毒瘾。这到底是为什么?
是遭人陷害?还是被迫染毒?其实是无知。恰恰是因为很多人对毒品无知,看不清楚沾染毒品后的代价,才会被毒品诱惑。
重庆同济戒毒专家接触过数以万计的吸毒人员,对此他做了一个分类统计,得出瘾君子们沾染毒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死要面子型
聚会上,出于面子,对于朋友递过来的毒品,不好意思拒绝。这类人,他们知道毒品是有害的吗?知道,但危害在哪,他们说不出。明知递过来的是毒品,但往往因为面子问题选择不拒绝,不吸融不入这个圈子,那么踏出这一步就理所当然。常见小有成就的人士之间的社交。
2.无知炫耀型
看到别人说很潮,不吸就OUT。这类表现在青少年。这些正在塑造价值观的青少年,缺乏对毒品的正确认识,加上迷恋的明星以及一些所谓的艺术时尚人士的吸毒,给他们感觉这是一种潮流,不跟随就OUT。这也是大众对明星吸毒非常痛恨的一个原因,因为他们给青少年树立一个“坏榜样”,要知道偶像的力量远远大于正面的教育。
3.主动参与型
为了事业更好地发展,为了所谓的灵感,为了缓解所谓的压力大,他们主动找到可以帮助他们事业发展的圈子,为融入圈子,他们盲目听从前辈们宣称的灵感来源,解决所谓的事业压力,主动参与吸毒,这常见于明星、名人、公众人士。
4.交友不慎型
被诱骗吸食,无法自拔。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此类属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明明知道在某些场所不可能交到什么好人,却天真的认为这些人很有范,交个朋友不错,却不知道这是走向地狱的第一步。常见过初入社会,或是刚走出象牙塔的人。
5.家庭环境型
在家得到不到任何关爱,尊严、地位和呵护,为求解脱,走向吸食毒品之路。这类吸毒人员大多成长于单亲家庭中,父母的分离造成自卑自闭的心理,或者是父母只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满足,少有亲情。这些人在成长中缺少关爱,对亲情极度的渴望。而失望过后就会极端逆叛,“理所当然”地给亲人以报复。
6.情绪失控型
有一些人特别是积累了大量财富、知识上的人群,在解决了生存和安全的需求后,陷入了一种寂寞空虚准状态,而毒品就成了他们寄托。还有一些人在失业、离婚、失恋、工作压力下,造成情绪失控,整日焦虑不安,为了消除烦恼与焦虑,为了寻求解脱或逃避而选择了毒品。
7.愚蠢无畏型
这类人对自己的意志力极度自信,想证明给别人看,毒品一定能戒掉。“毒品有什么难戒的,都是你们这些人吹的,我证明给你看。”看似“勇敢”,实则“愚蠢”!他们最终因为自己的无知付出惨重的代价。通常这些人常见于吸毒者的亲人和朋友,他们认为吸毒人员不能戒掉毒品,就是因为不自制,没有意志力,希望通过自己吸毒然后戒毒以身示范。
8.追寻性刺激型
毒品与性,很多时候纠缠不清。有些毒品有提高性能力之效,当然付出的代价是极度消耗身体机能。但是这种对性有强烈需求的人,明知道这是饮鸩止渴,却依然踏出这一步,最终走向毁灭。
当然,除以上几种源自于吸毒者自身的心理原因外,毒品多样并极具迷惑性的形态“奶茶”、“跳跳糖”……毒贩、不良居心的人宣称“吸毒能治病、减肥”、“这不是毒品,是助兴剂”……也是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学习过毒品知识,是很难分辨出真假的。
但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我们都应该对毒品敬而远之,勇于说“不”,不尝试毒品,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要听信朋友怂恿与劝诱。远离毒品,健康生活。
☆如果您觉得文章对您有用,请把它分享给您的亲朋好友,让我们一起远离毒害,健康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