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人生,无非是要开心,要活着
“我问有趣的人,寻好玩的答案”。
这里是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带来的聊天文化栏目《我问》。
每期邀请一位林少喜欢、欣赏的好友、智者品茶聊天,在闲谈中交流彼此的人生难题,在思维和灵魂的碰撞中,探寻彼此的生命故事,用生命影响生命。
第27期嘉宾是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CEO秦朝。
他说:“创业给我最大的力量就在于心力。让我们有机会用十年的时间,体验到许多人几十年里才能体会到的人生起伏、酸甜苦辣,在一遍遍摔打里,你的心力变得更皮实。”
这大约是林少最松弛的一场采访。
本期“我问”,林少对话十年好友、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CEO秦朝。
两位同频创业者,踩着创新创业时代的鼓点出发,在行业沉浮中跌撞并行十年。此刻围炉对谈,一盏茶,几番剖白,频频举杯。
他们讲起十年前的创新创业浪潮,站在风口,做什么成什么。感觉自己是李白,是被时代选中的宠儿。
讲起创业十年的感受,最终的财富不是报表上的利润,而是经历的一切——
与那些痛苦、焦虑斗争,然后和解,最后俯视它。
“创业给我最大的力量就在于心力。让我们有机会用十年的时间,体验到许多人几十年里才能体会到的人生起伏、酸甜苦辣,在一遍遍摔打里,你的心力变得更皮实。”秦朝说。
如今坐在这里,他们聊起创业,更像聊一场修行。秦朝感受到了日常生活的秩序和温度,去固定的餐馆和理发店。
楼下咖啡店的店员因为他的频繁到访,记得他日常的口味和座位。
他感觉自己在扎实真切地生活,在认真吃好每一口饭,过好每一个当下。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广告)
当行业仍有人高喊“颠覆”,他们把公司活成了“深夜食堂”:不赌生死,不求爆红,只求稳定输出热腾腾的日常。
本期对谈,两位十年创业者聊了聊创业十年的感受、被浪潮锤炼的心力、低谷期的心法、穿越历史周期的法则。
让文字回归文字,语言回归语言,许多大道理都回归到最朴素的字句,说来说去,无非是要开心,要活着。
愿每位在时代浪潮中沉浮的赶路人,都能驯服焦虑,与生活温柔和解。
林少:这本书上了多久了?
秦朝:真正上是11月1号,两个多月时间,卖了两万本。
林少:在我们这行,两万本已经算是畅销书,何况是小众垂直行业的专业书籍。出书是什么感觉?
秦朝:虽然之前也出过几本书,但这次是出自己的书,感觉还是不一样。很巧的是,这本书正好在创业十年的节点出版,对自己来说也是礼物。
林少:我看到书里写,“我愿意定义我的这本小书,只不过是身处行业的一本认知书,一本常识录,不一定是对的,但至少是思考过的……我为完整记录这个参与新时代的自豪”。看到这我还挺感动。
秦朝:这都是我的心里话。就在你刚刚读的时候,我还浑身起了鸡皮疙瘩。我还做了个纪录片,也让我感觉很充实。感觉自己在创业十年的时候,重新找回了让自己满意的状态。
林少:我们都创业十多年了,我和你有类似感受,尤其去年会觉得,到了个新的节点。
秦朝:这个节点对你来说,是自然而然到来的,还是你有意做纪念?比如创业进入十年,或者人生进入四十岁。
林少:都有。
秦朝:你会怀念过去吗?
林少:会。
秦朝:哪个时期?
林少:一个是大学时期,高中前我很多事情都不懂,家庭的压力、求学的压力……大学四年是我最放飞,最自由的日子。
另外就是刚创业的时候,体验到了意气风发,什么都不怕,做什么成什么,感觉自己就是时代的宠儿。所以我挺怀念十年前那个创业的黄金时代。
但现在回过头去看,过去十年有点魔幻,有段时间会感受到虚假繁荣。
秦朝:我们都被时代宠过,都是那个特殊时代的幸运儿。我觉得我们到今天仍然被宠,我们没有下牌桌,还在这里喝茶。
所以我会觉得,我们依然是时代的宠儿。十年前,我们在创新创业的黄金年代拿到投资,开始创业,就像个成人礼。
如果不是因为创业,我们的心态或许不会发生彻底变化,不会拥有这种闯入时代的感觉。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创业走到今天,无论结果什么样,最大的财富不是报表上的利润,而是你经历的所有事。
那些难题、痛苦、焦虑,你跟它斗争,又跟它和解,最后感觉自己上升了个维度,能去拿捏它。
林少:我特别认同,大的维度来说,人生就是一场游戏。我初中三年特别沉迷游戏,不是在大街上打拳皇、三国志,就是在新华书店看金庸。
创业十年,就像是进入了另外一场游戏。这个游戏就大了,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资金,那么多人参与……
前两个月我有个同学过世,我陪了他一个多小时。我在想,当你走的那一刻,你能带走什么呢?都带不走,能带走的只是体验。
秦朝:我没有玩过游戏,但我认同一切都是经历,都是体验。
我有个很大的感受是,如果我没有经历创业的洗礼,面对很多问题可能会应对不来。创业给我最大的力量就在于心力,让我们有机会用十年的时间,体验到也许许多人几十年里才能体会到的人生起伏、酸甜苦辣,在一遍遍摔打里,你的心力变得更皮实。
创业真的是要去考虑死亡这件事的,创业会不会失败,公司会不会死。还会让我们思考健康、情绪、关系这些比较重大的课题。
所以我的心法就两点,一是贪图享乐,因为没人会带给你快乐,也没人关心你快不快乐,所以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二是贪生怕死,先别说做得多好,有多少增长,公司不要死就行。赌性不能太大,把自己赌到生死边缘,这种处境不健康。
林少:去年一年对我和公司都很艰难。公司在做取舍,坚持了六年的书店关了,很痛苦。
但在这种低谷,反而会感受到生命的智慧,我每天提醒自己六个字:爱自己,好状态。其实和你说的是一样的意思。
秦朝:我现在会重新审视很多常见词汇。很多大道理其实非常正确,但人们不愿意相信。
比如“要对自己好一点”,或者说“悲观的人往往正确,乐观的人往往成功”,这种话被传了很多遍,但多少人能真正做到?
林少:很多人懂得道理,但是过不好这一生。
秦朝:你有没有在困惑的时候去翻一翻吴晓波老师?有时候我觉得吴老师比我们还困惑,但他总能总结出心法。
比如去年两句话,一句是“努力到无能为力”,一句是“下定决心过好每一天”。这可能会成为我未来十年想拥有的状态。
下个月有难题,我这个月就不开心了吗?难道要为了之后的困难,耗费自己的心力去等待那一天吗?还是要收拾好心情,也许到了那天,事情就起了变化。
林少:我觉得人生上半场在走上坡路,不断做加法。到了一定阶段就要做减法,因为我们的身体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秦朝:我倒没有太多焦虑。我觉得身体是客观的,生命状态是主观的。即便我们现在四十多岁,但肯定比过去四十多岁的人生命状态更好。很多港台明星五六十岁还又唱又跳呢。
我发现大家到了四十岁,都挺喜欢总结的,可能对很多人来说这确实是个节点。
林少:你会怎么划分你的生命节点?
秦朝:我复盘了下我之前的经历,好像都以十年为单位。
头十年我算是小镇做题家,不算优秀,但有点幸运,考上县城重点中学,在县城里读完初高中。上大学,开启我十年的进城生活。再之后就是创业十年,来到北京。
林少:你会怀念过去吗?
秦朝:可能过去对我来说确实没有太多美好。我从小就不喜欢家乡所在的小镇,甚至一度怀疑大家说的八九十年代是否是个黄金年代。
我对那个年代无感,只记得那时生活环境很恶劣,很多小偷,两个镇之间会打群架,约到河滩上,打得头破血流。看起来就像黑帮电影。
不过那时候文艺很繁荣,能听到很多港台歌曲。这大概是我脑海里不多的闪光的地方,除此之外大部分是灰暗。也许我那时太小了吧。
对我来说,打开眼界的唯一途径是看电视。看的广告够多,对我现在写文案、写策划有一定启蒙。
后来我考到县城中学,周末不回家,去逛街。也不买东西,就一家店一家店地进去,把自己扔进生活的气息里。这种气息,对过往的我来说,太匮乏了。
那时对理想生活的想象是,生活在一个店铺林立、烟火升腾的小县城。我最好能住二楼,在楼上看着人来人往。
后来创业,我也没想过要去北京。有一次我跟我爸说,可能有一天我会把公司开到北京。我们都笑了,都觉得这个想法不切实际。
但那个创新创业的年代会给你很多勇气,只有北京有与你的状态相匹配,这点促使我义无反顾去往。
一旦我做了这个决定,踏上去往北京的路,我就告诉自己,绝对不走回头路,绝对不会回省城。
所以让我回忆过去,我也不是很愿意,越回顾反而越排斥。
曾经有个初中同学长篇大论地给我发QQ,谴责我不认原来的同学。
我收到时很震惊,但很快恢复平静。我认真地,一字一句看完,不知该从哪个点去切入解释,也找不到解释的动力。
后来读的书里说,个人的成长往往是伴随对旧有社交关系的告别。
我还发现一个事实,即使是很好的朋友,互动也会越来越少。我现在对时间的不可再生性有了更多认识,会拒绝很多社交,把时间花在自己认为值得和喜欢的事情上。
相信很多人有类似感受,但不愿说出来。既然我们今天是裸心疗法,那么还是要复盘下,一年到头这颗心有没有被照顾到,有没有被伤害到。还是要对自己好一点。
很多事情我们左右不了,比如时代的变化、周期的轮替。我们尊重所有人,同时也要尊重自己,对自己说一声,辛苦了,不容易。
林少:你刚刚说的这个特别好。我们很容易对自己刻薄、苛责自己。这个过程里你伤害自己,反而状态不好。
秦朝:我们餐饮行业是最不缺少饭局的一个行业。但这些年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超过五个人的饭局能推就推。
我自己组织的饭局也尽量不要超过五个人,两个人最好,三个人也可以。要聊就好好聊,要吃就好好吃。以这样单纯方式去重新去构建社交网络的时候,大家都会很舒服。
林少:你觉得过去十年,最难的是什么时候?
秦朝:我一直觉得,都还好。
做餐饮十年,我经历了中国新餐饮的起点,经历大众连锁品牌餐饮以及物联网信息化平台赋能的时期。我有幸跟着行业,没错过任何一个热点。
整个行业的变化我都历历在目,还作为旁观媒体对行业产生了影响。昨天我刷到一个短视频,有个平台高管演讲时引用了我的话,很有满足感。
我有过流量焦虑,但我的赛道太垂直了,焦虑也没用。我试着去拥抱热点,但感觉很别扭,做不好,后来回归长视频、纪录片,没想到做自己想做的事,流量反而上来了。
我想到外婆家的创始人吴国平提到的“节奏感”,我很认同,创业时容易丧失自己的节奏,陷入别人的节奏。我观察那些优秀的创业者,他们做出来的事都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
这也是我书里的一个观点,创业就像参加武林大会,有各种大小门派,但只有掌门人能参与。你必须创造一个门派,才有资格入场。
林少:你觉得你像金庸小说里的哪个人物?
秦朝:我不太看武侠小说,如果说《射雕英雄传》里的人物,我更像郭靖。倒不是希望自己八面玲珑,而是觉得郭靖身上有很强的稳定感,稳定输出的感觉。
就像我研究的餐饮连锁一样,最重要的是稳定。不管是几十家店,还是五百、一千家店,都要稳定输出,这是成为规模的基础。
做创业最排斥的就是戏剧性。很多创业公司前期充满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创意,但后期就是得去掉个人化、戏剧化的东西。只有标准化的产品才是稳定持久的,才能穿越周期。
林少:你为什么要给自己起秦朝这个名字?
秦朝:说到我的名字,对我人生影响挺大的。秦朝是我很喜欢的时代,虽然短暂,在制定了很多标准,统一了文字、度量、甚至道路的标准。这些在我看来,比繁华热闹更有意义。
“朝”还有朝气蓬勃的意思,我希望自己更向上一点,这个名字也给了我这种暗示的力量。
林少:这样说起来名字对一个人真的有暗示。2024年你最大的收获是啥?
秦朝:我最大的突破,一个是通过做节目找到了创业的新方向,也更加做自己了。
其实过去的两三年,我一直比较焦虑,内容创业的载体和环境在不断变化,我在努力跟上这种变化,寻找合适的节奏,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还适合作视频内容。
后来我回归内心,问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愿意在镜头前展现什么样的内容。
焦虑其实源于过度思考,只要明确自己该做什么,就放手去做。
还有个收获是,对温暖场景的感知提升了。创业让我面对孤独,于是更加珍惜来自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温暖。
比如在星巴克,我提前下单然后去买三明治,回来时服务员已经把咖啡放在了我常坐的位置。这种被了解和记住的感觉让我非常温暖。
我还发现自己在追求生活中的确定性,生活方式越来越固化,经常在同一地点做同一件事。
虽然我是搞餐饮的,但常去的馆子就那几家,老板都成了我的朋友,他们提供的美食体验让我感到非常舒服,有一种托付感。
这种托付感和被了解的感觉是我2024年最大的变化之一。我越来越享受生活,也越来越享受做真实的自己。
感谢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人,让我们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没有做得一败涂地。我们真的很幸运,也很幸福。
举报/反馈
网址:秦朝:人生,无非是要开心,要活着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19053
相关内容
张朝阳的心理课:每个人离抑郁只有一步,人活着就要折腾贾宝玉要午睡,秦可卿为何非要将他带到自己的房间?
服部半藏是中国人祖先是秦朝的
魏大勋秦岚恋情被公开,43岁秦岚不愿生孩子,魏爸:将来要生2个
日本是徐福带过去的秦朝人吗
从秦简中知道的“秘密”:秦朝在雇佣劳动者关系上的开创与发展
公孙衍和苏秦是什么关系 公孙衍为什么要离开秦国
宁静:人活着就是要有点儿心跳的感觉丨人物
南京秦淮区“非遗·无界”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开幕
永远不要提前焦虑 生活无非就是 见招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