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考编,真的公平么?

发布时间:2025-09-25 19:14

第302期

2022年7月16号,周六,国家话剧院发布2022年应届生招聘情况说明:

拟聘人员符合“非在职人员”条件,不存在因人设岗,没有“萝卜招聘”问题,不存在没有人参加面试问题。

这次声明算是对近几天的质疑做出的正式回应,但官方回应并没有平息争论,反而引起更广范围的讨论:

支持的人认为,官方都回应了,还想怎么样?回应正是对他们支持的加强。

而反对的人,则从官方发布中解读到了更多隐藏信息:为什么这么久回复?为什么选在周六?为什么设立线上/线下同时进行,不能一视同仁?有没有面试视频?标准是什么?自说自证,如何信服?

事件起源于此前国家话剧院公示了2022年拟聘人员名单,后来有人对此次招聘的流程,标准,以及公平性产生质疑,特别涉及被录取人员易烊千玺等公众人物。

其中争论最多的是“艺人特权”和“小镇做题家”。

所谓“艺人特权”大意指艺人在很多行业,因为自身的有利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经纪公司包装,名气,流量,粉丝,作品),而更容易获得比普通人更多的机会和利益。

所谓“小镇做题家”大意指身于农村或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高考进入一流高校,但缺乏一定视野和社会资源的贫寒学子。

一边是顶流明星,一边是寒贫学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两个不同阶层,不同世界的人,此次因为“考编”,而碰撞在一起。

考编一般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前者多指公务员,而后者多为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此次国家话剧院招聘考试则属于后者。

既然是招聘考试,就一定要有规则,此次国家话剧院招聘的考试规则是基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此规定指出:用人单位根据行业、专业及岗位特点,确定考试科目和方式,可以采取笔试、面试等多种方式进行。在此规定基础上,参考其他文艺院团招聘考试方式,确定了只面试,不笔试的方式。

考试规则制定有理有据,招聘过程公平,拟聘人员符合要求!这应该是公布中最主要的信息,但这件事好像比看上去复杂一点。

就此事而言,明星考编,真的公平么?

此次招聘并不是以面试为主,笔试为辅,而是不笔试。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实践经验多的更容易被录取,而理论知识多的,则可能被刷掉。

(国家话剧院2022年3月17日发布的招聘公示,显示有笔试环节)

试想,一个小镇做题家,因为没有实践机会而只能埋头做题,把课本知识背得滚瓜烂熟。

而一个有名气的艺人,则有更多上大舞台表演的机会。

两个人都自信满满地走进考场,结果一看,根本不笔试,只看实践经验。

这难道公平么?

小镇做题家们正是因为没有表演机会,才会埋头苦读,也正是因为很多在校生以学习为主,考试的时候才要有笔试和面试。

而笔试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笔试至少有两点好处:第一,把人情分,人气值的影响度降低到最小,甚至为零。相对于面试的主观,笔试更客观。第二,笔试能考察考生的理论素养,逻辑能力,文笔,和专业深入理解。

官方表示因为行业不同,话剧舞台是要考察声,台,形,表等表现力。这本没有错,并且这样的规定是建立在所有考生都有同样的实践机会。

但有的艺人,因为经纪公司也好,人缘也好,个人努力也好,天赋也好,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甚至有名师大导演亲自指导示范,有更多实践,进步,磨炼演技的场合。从这些因素来看,艺人本身也没有错,他们也应该有参加招聘的机会。

这个逻辑怪圈就像高考一样,每个人都有平等地参加高考的机会,但因为教育资源不等,教育指标分配不均,家庭经济,父母文化程度等原因导致最终的结果可能并不是公平的。也就是说,考试初衷,考试流程,考试人员,都是从公平的角度出发,但最终的结果,可能并不公平。

不完善的程序正义。

关于正义,美国政治学家,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有一种“不完善的程序正义”的解释。它的基本特征是:虽然程序之外存在衡量正义的客观标准,但是百分之百地满足这一标准的结果得以实现的程序却不存在,即“有标准,无程序(或程序并没有正确地,公平地执行)”。

除了高考,还有考研等考试,泄题,替考,改分,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甚至有特长生,自主招生,提前批等类型,在考试之外,又多出了很多条捷径。而艺考等很多以面试为主的考试,问题更多,请人情,走关系,看名气等,每一条规定都有合情合理甚至合法的原因,但和公平,已经相去甚远。有标准,但并没有一套保证公正结果的程序来对其进行监督,实施。

明星考编,真的有必要么?

像“小镇做题家”,因为缺少一定的视野和社会资源,而把考编当成人生中最为稀少,可能也是唯一的希望。而艺人,相对而言则有更多的机会。

当然考编的机会和权利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并不能剥夺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权利。

最近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胡锡进发文称:我善意地建议易烊千玺等人主动考虑放弃事业编制,也作为“编外”进入国家话剧院。

一则“编外人员”的事例很常见,也很普通。二则,对明星本人也会减少很多指责,维持或增加好感度。三则争论有可能就此停止。

但明星本人也是靠合法正当的途径被招聘,如果主动放弃,是不是就等于承认过程有瑕疵,心虚?

虽然不知道最终会如何收场,但明星考编,真的有必要么?

为什么要考编?稳定性?福利待遇?名声?有地位?寻求庇护?这些对于一位已经名声在望的明星来说,考编真的有那么重要么?现在不就已经是名利双收了么?何必还要跟“小镇做题家”们争名额?

或许无论考编与否,只要有职业道德,有专业能力,大家一样喜欢,而如果名不符实,金玉其外,甚至违法犯罪,也一定会被厌恶。

以个人意愿要求明星显然并不正确,但明星和素人本就是两种不同的赛道,让一辆超级跑车进入普通家用拖拉机的赛道中,肯定能赢,但真的有必要么?

谁错了?

有理有据的人不一定错,但一定有傲慢与偏见,而这种态度的来源正是“我没错”的自我评价。招聘考试肯定有自己的出发点和必要性,而尽最大可能择优录取也是正当目的,毕竟招聘不是教育,也不是公益。

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艺人,顶流明星也不例外。尊重他人的权利,也尊重每个人的个人选择。在这件事中,如果不是因为明星牵涉其中,可能影响并不大,之前也看过很多艺考生对考试的公平性提出质疑,但并不像现在这么广泛。

而且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失业率增加,不确定性增加,更多人选择考编,考公这种更加稳定的生活,所以很多人对考编这件事格外关注。而“明星考编”正和这样的情绪重合。明星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大家真正想表达的是社会的公平性,以及对现实生活问题的映射。

在电影《让子弹飞》中主角张麻子说过一句台词:“我来鹅城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后来这句话被多次引用,不管是12年前电影上映时,还是现在,还是古往今来,这三件事,都是重中之重。

而“小镇做题家”们,他们以埋头耕耘来抵抗人生的不平等,相信在现有规则下,这是一种无奈的痛苦。而像“明星考编”这样的天外飞仙,只是让被他们看作希望的路,又远了一点,模糊了一点。正如普通人如何比肩“超级英雄”?可能最后只剩下了沉默,再继续埋头苦读,期待下一次能幸运一点。

举报/反馈

网址:明星考编,真的公平么?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19003

相关内容

什么样的“威胁”,让明星集体开始考公考编?
关晓彤、张艺兴入编,明星考编是不是对普通人不公平?
明星考事业编,网友反应强烈,其实本质是公众对社会公平的渴望
一年后 那位考编的明星怎么样了?明星考编容易吗?
明星也考编?编制为什么这么“香”?
易烊千玺凭什么不能考编?又为什么要考编?
关晓彤考公上岸,鹿晗考编三战三败,明星为什么想进编制内?
明星考编也不容易?刘昊然公务员关晓彤考编制 是为保住娱乐圈饭碗
明星考编撕下的画皮
明星为什么想考编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