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为观众带来春天,致敬70岁以上相声演员(二十七)

发布时间:2025-09-25 19:14

要说张永熙,大家都知道他是个传奇人物。原名张宝康,艺名“小张麻子”,他的名字几乎与相声巨匠侯宝林并驾齐驱。两位被戏称为“北侯南张”,也曾与刘宝瑞等一同被尊称为“刘关张”。他的影响力不仅在北方,在南方也同样声名显赫,尤其是在人们口中,他被誉为相声界的“江南旗”。

然而,张永熙的一生,注定与苦难结下了不解之缘。说起来,真是感慨万千,命运的波折让人叹息。

### 一、艰难的童年与早期学艺经历

1923年,张永熙出生在北京留学路板章胡同的一个贫民窟,童年可谓极其凄惨。刚出生不久,母亲便离世,而连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他也始终不曾知晓。父亲再婚后,更是将他抛弃,那个年幼的他只能和祖母一起生活,孤苦伶仃。

张永熙自己也曾提到过:“奶奶用酸豆汁儿和窝窝头把我喂大”,话语简单,却充满了无尽的辛酸与苦楚。9岁那年(虚岁),他开始踏入相声的世界。通过朋友介绍,他拜相声前辈赵少舫(又名赵寿舫,卢德俊的徒弟)为师,开始学习相声。由于张永熙小时候得过天花,脸上留下了斑点,师父为他取了个艺名“小张麻子”,以此与另一位相声名家张德泉有所区分。

张永熙在师父的带领下,走遍了北京、大同、绥远等地,开始了他的流浪卖艺生涯。可以说,正是在这段岁月里,他练就了十八般武艺——贯口、柳活、京胡、三弦,甚至连“白沙撒字”这类街头表演技艺都游刃有余,样样精通。侯宝林曾提到,相声的基本功包括定场诗、开门柳、白沙撒字、太平歌词、逗哏、捧哏、单口相声、群口相声、杵门子、双簧、口技、数来宝等,张永熙几乎所有的技巧都能手到擒来,堪称全能艺人。

他年轻时曾在张家口电台每日演播相声,节目内容丰富多样,不论是子母哏、贯口、腿子活儿,还是数来宝、太平歌词,他都能自如应对,表现得游刃有余。除了能唱各种戏曲外,他还能够演奏京胡、四胡、三弦等乐器,堪称才艺多面手。业内人士公认,张永熙与侯宝林相比,各有千秋,谁也不敢轻视对方。

### 二、从“刘关张”到“南张北侯”

张永熙的艺术生涯经历了几次关键的转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次发生在1950年。那一年,张永熙南下南京,迎来了自己艺术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他与关立明(陶湘九的弟子)搭档,在南京红楼书场的首次演出便一举成名。两人迅速成为南京曲艺圈的明星,与刘宝瑞、高元钧等人并肩作战,共同组成了当时曲艺团体的核心。那段时间,南京的秦淮河畔因为“刘关张”而热闹非凡,相声的声浪此起彼伏。

1952年,南京市曲艺团解散,张永熙和关立明的演艺事业暂时受到了影响。为了寻找新的机会,他们决定前往上海闯荡。此时,上海文化局大力支持他们,并协助成立了“上海市北方曲艺团”。刘宝瑞担任团长,张永熙担任副团长。

没想到,这个团一演出,竟引起了轰动!各大茶楼、饭店纷纷邀请他们演出,报纸上频频登出他们的演出消息,观众反响热烈,门票甚至一票难求。甚至出现了黄牛党炒票的现象,价格一度翻了十倍。

在北京的侯宝林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给张永熙写了封信,调侃道:“你们火了不管同行了?我们也要去你们那儿掺和掺和。”说曹操曹操到,侯宝林带着郭启儒等人从北京赶赴上海,整个上海滩顿时掀起了一股相声风暴。各大报纸开始大肆报道“南京的张永熙,北京的侯宝林,通力合作”的新闻,随之而来的“南张北侯”的说法也迅速传播开来,成为相声圈内的经典之语。

“南张北侯”这个名字从此成为业内的标配,大家都知道张永熙与侯宝林的这段合作关系,至此可谓“情深意长”。

——未完待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他们曾为观众带来春天,致敬70岁以上相声演员(二十七)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19000

相关内容

他们曾给观众带来春天,致敬70岁以上相声演员,传承经典艺术魅力
相声演员杨少华去世,曾登上春晚
《我就是演员》用专业和敬业带来好演员的“春天”
七岁成名, 众多大咖曾为他作配, 多次上春晚, 今长残做幕后无人识
2024年央视春晚第二次联排:众明星齐聚一堂,为观众带来精彩表演
内地七十年代十大电影演员 70年代内地影坛十大明星 大陆70年代十大著名影星
内地七十年代十大电影女演员 大陆影坛70年代十大女星 盘点内地70年代著名电影女演员→买购网
内地七十年代十大电影演员 70年代内地影坛十大明星 大陆70年代十大著名影星→买购网
《请你来听我的演唱会》用歌声致敬祖国 打造新时代音综风向标
盘点七、八十年代的相声演员,就知道相声为什么落寞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