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民間與未來——莫言和勒·克萊齊奧同台談“故事”
人民網北京10月9日電(吳曉琴) “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因為講故事我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我獲獎后發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堅信真理和正義是存在的。今后的歲月裡,我將繼續講我的故事。”莫言說。
莫言。人民網 吳曉琴 攝
10月9日上午,2018、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前一天,諾貝爾文學獎作家高峰對談在北京舉行。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和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從歷史、民間與未來的多重角度,就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故事”和對新世紀未來文學的展望進行主題對談。
諾貝爾文學獎作家高峰對談現場。人民網 吳曉琴 攝
兩位諾貝爾獎作家同台談“故事”
故事源自民間,故事也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証。對每個人特別是作家來說,童年往往是故事的起點。
莫言的故事曾經從《透明的紅蘿卜》裡的黑孩講起,從《四十一炮》裡的“炮孩子”講起,從少年時聽村裡老人講的“聊齋”故事講起,最終構建起屬於莫言也屬於世界的宏大而瑰麗多彩的高密東北鄉文學王國。循著《變革》中科特迪瓦的男孩讓·馬羅、《流浪的星星》中尼斯的猶太女孩艾斯苔爾,以及在記憶中探尋非洲土地的《非洲人》,我們抵達的是勒·克萊齊奧的文學世界,抵達他對“主流文明之外的人類和為文明隱匿的人性”的探索。
勒·克萊齊奧(左)。人民網 吳曉琴 攝
在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理由中,勒·克萊齊奧的作品被形容為“新的旅程、詩意的冒險和感官的狂喜”,而莫言則被描述為“一個詩人”,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人們膽大妄為、孤立無助、荒誕不經的世界”。他們的寫作都源自民間,以“故事”記錄著歷史,書寫著關於人性和人的世界的寓言。勒·克萊齊奧始終游走於不同的文化之間,非洲曾啟發了他的創作,和印第安人一起生活改變了他對世界的看法﹔莫言則在文學的“高密東北鄉”安置著他“飛躍於人類存在狀態之上”的想象。人所不能抵達的未來和遠方,都是作家筆下的“故事”馳騁的疆場。
於莫言而言,從第一次發表作品,至今已接近四十個年頭﹔而勒·克萊齊奧自1963年出版第一部小說《訴訟筆錄》,至今已近六十年。他們筆耕不輟地向世人講述著他們的故事,始終懷著對人類文明的關切和隱憂。如果說諾貝爾獎只是一個榮譽或標簽,只是一個令兩位世界級作家同台對話的契機,那麼“故事”則隱含著他們作為文學家和小說家的精神內核。在全球化飛速發展和信息爆炸的今天,人們是否還需要說書人口耳相傳講述的故事呢?無論答案是怎麼樣的,文學永遠不會謝幕,“故事”也將繼續承載人類對未來的想象和希冀。
演藝明星現場誦讀莫言作品
作為中國首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莫言的影響力早已越出了文學之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莫言的作品在世界上的傳播愈加廣泛,迄今他的多數重要作品已被翻譯成五十多種外國語言﹔同時,中外許多大學相繼授予莫言榮譽博士學位,德國巴伐利亞藝術科學院授予他“通訊院士”稱號,英國牛津大學攝政公園學院授予他“榮譽院士”稱號。
《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生死疲勞》《檀香刑》《手》《我們的荊軻》等作品片段,經由諸位明星的誦讀,讓人們愈發領略到莫言文學語言的鮮活魅力。李敬澤等作家、評論家對莫言近四十年的文學創作以及莫言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提升所起的突出作用,給予高度贊譽。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在發言中,特別談到莫言作品對青少年的價值,他認為:“鮮明的人道主義,頑強的英雄主義和苦難的理想主義,是莫言作品傳遞給我們的情懷,也是青少年應該從中汲取的精神養料。”
演員祖峰現場誦讀莫言作品《生死疲勞》。人民網 吳曉琴 攝
《莫言作品典藏大系》發布
《莫言作品典藏大系》用全彩插頁的形式,首次收入了180余幅獨家高清圖片,包括莫言從童年至今的珍貴的生活照片,在國內外發表重要演講、領受重要獎項與榮譽的珍貴照片,以及部分作品的珍貴手跡。
“童年時第一張照片”、“軍旅時期”的紀錄、“1987年,與母親一起為電影《紅高粱》劇組做飯”等莫言生活的珍貴掠影,其作品改編為影視、話劇的一些劇照等等均收錄其中。莫言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等獎項的証書和獎杯,也沒有遺漏。這些首次成規模呈現的圖片資料,是一位中國作家從高密東北鄉走向諾貝爾文學獎殿堂、走向全世界的珍貴紀錄。
洋洋洒洒二十六卷著作,除了收錄莫言已經公開發表過《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勞》《蛙》等全部長篇小說,《白狗秋千架》《與大師約會》《透明的紅蘿卜》《白棉花》《師傅越來越幽默》《藏寶圖》等一百余部中短篇小說,以及包括話劇劇作《霸王別姬》《我們的荊軻》在內的八部劇作,這套“典藏大系”尤為引人矚目的是全新編輯、收錄了莫言截至2019年的散文、隨筆、演講作品300余篇,分為散文集三卷(《會唱歌的牆》《虛偽的教育》《感謝那條秋田狗》),和演講集三卷(《講故事的人》《我們都是被偷換的孩子》《貧富與欲望》)﹔可以說這是莫言散文、隨筆與演講文字首度最全面的大集結。
莫言的散文和演講作品,不僅呈現了莫言作為“講故事的人”而榮膺諾貝爾文學獎的創作心得和文學歷程,更是讓我們看到莫言超越小說家、文學家之上,站在亞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高度,對於全球化時代人類命運和文化前景的憂慮和沉思。
(責編:吳曉琴、丁濤)
网址:歷史、民間與未來——莫言和勒·克萊齊奧同台談“故事”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17578
相关内容
歷數影史冬奧會題材片 大多真人真事創新藝人經紀公司:歷史,領域,電視,音樂,體育,榮譽,
奧巴馬執政八年得與失
娛樂圈明星經歷起伏與堅強蛻變
終究是她們撐起了今年的奧斯卡
史上最強合影!十大巨星齊聚 只給這人皇當陪襯
好萊塢明星來華搶票房 不只是吃烤鴨爬長城秀中文
光明 : 歷史.地理 :歷史 :傳記 :美商天龍圖書網
克萊:新賽季目標入選全明星 做好工作合同自然會來
離巨星二十尺(Twenty Feet From Stardom):和唱女聲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