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豫剧发展之初探

发布时间:2025-09-25 09:20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杂志导读 > 2014年 > 06 > 信息摘要

清末民初豫剧发展之初探

【出 处】: 清末民初 豫剧 班社教育 演出场所

【作 者】: 师东坡

【摘 要】豫剧又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在20世纪初,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不登大雅之堂的地方小戏,但到20世纪30年代之后,却迅速地广泛流播,风靡全国大部分地区。这与清末民初豫剧的班社组织形式、风土人情、豫剧的大量教育机构、诸多豫剧演出场所等因素密不可分。解放后,豫剧在包括台湾和西藏在内的二十多个省区都有专业演出团体,直到现在,豫剧仍然是全国剧团最多,流传地区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地方剧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与新加坡戏剧交流的一朵奇葩——话剧《漂移》合作路径探析
下一篇:“全球本±化”——台湾戏剧的传播形态研究

网址:清末民初豫剧发展之初探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17341

相关内容

清末民初豫剧发展之初探
明末清初时期的“中俄关系”史(一)
豫剧起源的故事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豫剧源于哪里
《民初奇人传》影视剧原声
浅谈豫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河南豫剧的弘扬和发展
河南豫剧的发展与传承
大塚秀高:《中国古典小说史——汉初到清末“小说”概念的变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