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演戏和投资,本质上不冲突,但也应该先主后次
李亚鹏因为欠债上了热搜。看惯了明星片酬动辄上亿的吃瓜群众,不免对李亚鹏无力偿还“区区4000万”格外震惊。作为局外人,我们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但这一新闻背后,其实折射了影视圈广泛存在的“演而优则投”与“投而优则伤”两个话题。明星入局投资圈,是偶然还是必然?其背后的缘由值得深思。
一地鸡毛,哪些明星跌入“投资天坑”?
演而优则商,是明星不断拓展事业版图的优选项。一边是收割粉丝经济流量和巨额商业价值,另一边是投资创业,演戏和赚钱两不耽误。更有甚至,高片酬攒够第一桶金,便全职“下海”经商。但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在波诡云谲的资本市场,明星投资失败案例,竟也层出不穷。
曾经的“内地第一小生”李亚鹏,已经10多年没有正经演过戏了,常常凭借精彩情史和经商轶事见诸媒体。最近,#李亚鹏被控欠债案判赔4000万##李亚鹏回应欠债被判赔4000万##李亚鹏方回应网传录音争议#登上热搜。录音里褪去明星光环的哭诉:“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了,需要怎样我都可以,需要我跪下,需要我趴下,我都可以。”激起千层浪,原来明星投资失败也泯然众人矣。
事实上,投资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很多明星都曾因投资失败而一地鸡毛。大众较为熟悉的,李成儒开酒楼失败投资580万最后血本无归;聂远开家乡菜馆倒闭亏损四五十万元;刘德华经营电影公司赔了数千万;钟镇涛炒房地产欠下2.5亿港元债务;孙楠投资2亿元巨资开餐厅倒闭遭多名债主上门追债;韩寒投资失败屡屡被割韭菜;张卫健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明星投资失败堪称“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的比惨大会,披星戴月花式尬戏捞金所得全都付诸东流。
不过,明星投资翻车之后,却比普通人拥有更多的退路和更好的选择,最快“回血”的捷径莫过于重回影视圈——复出拍戏。很多人调侃,李亚鹏欠下4000万出来拍部戏不就能解决吗?还真不是,已经退圈多年的他,上一部能有名有姓的作品是2011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影版。在长江后浪推前浪更新换代的影视圈。李亚鹏演戏对于年轻受众不再有商业影响力和号召力。而他曾在2016年参加过生存纪录综艺《我们的法则》,毫无综艺感可言,上综艺也无望了。
但能人辈出的影视圈,也不乏投资失败之后再复出影视圈,成就一段佳话的样板。比如,刘涛。2008年,刘涛与王珂结婚同时退圈。后来王珂破产,刘涛复出拍戏养家。2013年《贤妻》开播,刘涛发长文博得“贤妻”美名,又凭《花儿与少年》加强“贤妻”人设。此后事业一路开挂,《琅琊榜》《欢乐颂》《芈月传》从投资困境中走出了一条逆袭之路。
事业迎来第二春之后,刘涛再次闯荡投资圈,投资版图涉及互联网+健康医疗、文化娱乐行业、体育行业……但最终还是跌进了“乐视天坑”,刘涛是乐视持股最多的明星合伙人,她在乐视影业出资1000万,在乐视体育出资5000万,6000万投资打了水漂儿。值得一提的是,乐视体育和乐视影视退市所牵扯到的明星投资人达数十位,张艺谋、郭敬明、孙红雷、黄晓明、李小璐、孙俪、邓超、秦岚、陈赫、霍思燕等。
一本万利,哪些明星勇闯“金砖市场”?
纵观影视圈,无论是赵薇、黄晓明、任泉、陈坤、周迅这样的中流砥柱,还是鹿晗、张艺兴、吴亦凡这样的后起之秀,他们都将目光锁定在投资创业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成长为明星创业投资中的佼佼者。
明星们最乐于布局的投资赛道,首先是老本行——影视传媒公司。当下,绝大多是成熟的明星都成立了工作室,牢牢把握自己的话语权。一些明星工作室不光打理自身业务,更签约艺人、成为老板,例如,唐嫣影视文化工作室、赵丽颖影视文化工作室、黄晓明工作室……
还有不少明星夫妻合体“开店”,一起淘金,感情事业全方位捆绑。佟大为与关悦所创立的佟悦名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汪峰创立的蓝山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章子怡是股东之一;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徐峥创立,公司主要经营徐峥与陶虹的艺人经纪,以及基于徐峥与陶虹开发的电影项目……其实,明星夫妻店的模式在圈内十分常见,很多CP都是合开工作室或共用经纪人,不仅节约成本开支,还斩获双重关注,产生了1+1>2的动能。
除了专注于影视行业,不少明星投资人也玩转“跨界”,从早期的餐饮业、房地产业到现在的互联网、风头、基金……触角伸到了各行各业。明星餐饮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最近沙溢新开火锅店,此前陈赫、黄晓明、关晓彤、孙艺洲、郑凯、包贝尔、吴昕、杜海涛、沈梦辰等也开了火锅店、面馆、餐厅、茶饮店、烘培店等。任达华是公认的“楼王”,拥有近20年房地产投资经验,房地产遍布世界各地,被称作明星购房置业风向标。此外,成龙、赵薇、那英、赵薇、王菲、孙俪、李湘、范冰冰……都是房产投资达人。
这些年,跨界进入创投领域,成为了影视圈新风尚。前有李冰冰、黄晓明、任泉创办“Star VC”涉足互联网创投圈,投资了秒拍、韩都衣秀、人人快递、明星衣橱等互联网创业公司;后有VC机构清流资本联合鹿晗、新希望集团成立清晗基金。还有杨颖的创投基金AB Capital、主持人张泉灵的紫牛基金、胡海泉的海泉基金……不管是明星主动而为,还是资本助推使然,明星入局创投市场,其背后强大的粉丝影响力和号召力不容小觑。
要说国内“演而优则商”最具代表性的明星,当属任泉。回望他的角色,已然成“时代记忆”,更让人称赞的,是他的霸道总裁身份。任泉早已拥有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名下控股企业高达40余家,他在30余家企业任职,身价不可估量。此外,黄磊、何炅这对老友也以投资人、创业者身份在影视传媒、餐饮娱乐等共同布局商业版图。国民女神高圆圆投资、开店、做品牌一个不落下,净赚利润可观。对于明星来说,通过创业、投资等商业操盘手,他们能拥有比艺人更长久的职业生涯。
明星投资人进阶史:把握时机亦步亦趋
若复盘明星投资人的进阶史,不难发现:明星投资初始阶段,主要是通过演戏等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投资方向也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比如前面提到的房地产、餐饮行业。而明星投资的升级阶段,是投资影视圈,作为影视人的他们本身就自带优势,之前也有不少明星担纲出品人、导演,比如林心如、赵薇。可以说,绝大部分成熟的影视人都已从中分得一杯羹。
明星投资的繁荣阶段,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流量时代的到来,高片酬也增强了明星投资人的底气。这一时期明星与公司实现了深度绑定,成为了利益共同体,通过资本运作,比如影视公司收购明星所持有的股票,助推明星身价大增,明星资本化现象也愈演愈烈。
而在这背后,明星与公司签订的“对赌协议”早已成为约定的秘密。陈凯歌、冯小刚、张国立、郭敬明、杨颖、杨幂、吴奇隆、刘诗诗等曾积极试水。对于明星而言,“对赌协议”能让他们迅速获取大量资本,“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对于公司来说,不仅能获得更为丰厚的收益,更能垄断稀缺资源,哄抬市场。看似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实则产生了更多泡沫,收视率造假、内容注水、烂片层出不穷……最后都让观众买了单。
于是,赚得盆满钵满明星们开始将投资拓展到各行各业,或是利用明星光环进行背书,或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一起抱团取暖,合资圈钱。不过,即便明星们能为所投资的产业带来短暂的眼球经济和粉丝购买力,却难以一劳永逸。尤其是当明星出现负面丑闻后,他们投资的公司也会受损。比如吴秀波、范冰冰、陈羽凡、翟天临……都曾因为各自的丑闻,影响到了关联的投资公司。
说到底,明星投资行为也是个人行为,但他们作为公众人物,绝大多数投资投都是粉丝传播效应,除了像任泉成功转行的商业大佬,明星们很难成为真正专业的投资人,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要面临残酷的商业竞争和巨大的失败风险。另一方面,明星投资失利对普通投资者也起到了警醒作用。不能盲目迷信、或是跟风明星投资,要量力而行,科学投资。最后要说的是,演戏和投资,本质上不冲突,但也应该先主后次,做好本职工作,再开疆拓土。
举报/反馈
网址:明星演戏和投资,本质上不冲突,但也应该先主后次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16949
相关内容
主题投资的五个阶段 先说关于主题投资的三个误解误解一:主题投资就是传销骗局主题投资是一个筹码传递的游戏,但它并不是骗局。主题投资是产业趋势的...张翰投资翻车真心慌,明星出资责任不能逃,投资路上该咋走?
巴以冲突、国家间冲突背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戏台》成功了,但也不应过度批判资本!
创投警示录:罗永浩大战投资人,事件始末、冲突根源、经验教训
投资火箭研发、多家参投公司上市 明星投资人任泉也“翻车”了
《中餐厅6》黄晓明再次和大厨产生“剧本冲突”
演员与综艺“冲突”,谁也救不了谁!
欧弟和罗志祥的冲突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演戏太辛苦,不如做投资——科技圈里的明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