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在悼文里称路遥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他为何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5-09-25 05:44

文·段宏刚

贾平凹是路遥在文学圈里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两人出身背景相同,年龄相近不存在代沟,并且,两人在文学上都有不小的野心,这是他们的友情能够长久的重要原因。

两人共事时相互鼓励,暗暗较劲,经常在一起彻夜长谈,谈文学、谈理想、谈人生,都渴望在将来依靠文学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把自己的名字留在文学史上。

路遥在1988年创作完成100万字的长篇《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从此在全国文坛名声大噪,妇孺皆知。而此时的贾平凹,凭借1986年创作的长篇《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同样在文坛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正当两人携手在文坛再创新高,以飨读者之时,1992年初冬,43岁的路遥却因肝病去世,把寂寞留给了贾平凹。

对贾平凹来说,路遥不仅是挚友,更是一个老大哥,路遥身上坚韧不拔的品质,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口中的许多豪言壮语都深深触动了他。

之后,贾平凹在多篇文章里写到路遥,字里行间充满了惋惜和怀恋。

2007年,贾平凹发表《怀念路遥》一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文章末尾,贾平凹又写道:在陕西,有两个人会长久,那就是石鲁和路遥。

在这篇文章里,贾平凹对路遥的评价非常高,既肯定了路遥达到了优秀作家的高度,又承认了路遥具有“政治家”的才华,还给路遥盖棺定论,认为他跟石鲁一样会名留青史。

贾平凹不惜溢美之词,如此评价路遥当然有自己的理由,他跟路遥前前后后交往20多年,关系亲密得如同穿一条裤子,自然明白路遥是一个怎样的人。

路遥在短暂的43年里建立起来的所有辉煌,都是在经历了无数个苦难铸就起来的。

1949年冬天,路遥出生在陕西榆林清涧县石咀驿王家堡村,原名王卫国,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他是家里的长子。在他的记忆里,他小时候几乎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经常要忍受饥饿带来的折磨。

7岁那年,家里实在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只好忍痛把他过继给榆林延川县郭家沟村的伯父家。

伯父的家境比他们家强一点,勉强能让每个人有口饭吃,不至于挨饿。他们平时果腹的食物以高粱面为主,偶尔吃些玉米面,白花花的小麦面对他们来说是奢侈品。

路遥很好强,知道世界上像他这样的穷小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办法,就是发奋读书,然后进入编制,最终走出这个贫穷落后的山沟沟。

从小学开始,路遥学习就十分刻苦,各门成绩都在年级名列前茅。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延川中学。

在中学,路遥经常抱着高粱面馍,一个人待在角落慢慢啃食。而同学们大多吃的是小麦面馍或者玉米面馍,他们一边吃一边聚在一起谈天论地,跟路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学们看到他的窘样,不免嘲笑他,甚至还会走过去辱骂他、欺负他。

拿着小麦面馍和玉米面馍的同学,身上自带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似乎不屑跟路遥这样的人为伍。

黑乎乎的高粱面馍,在白花花的小麦面馍,以及黄灿灿的玉米面馍面前自惭形秽,就如同粗俗的丑小鸭面对优雅的白天鹅,高下立判。路遥因此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

这样的少年经历让路遥逐渐养成了自卑敏感,又好强果敢、隐忍谨慎的性格,以至于让他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发誓自己将来一定要在政治上出人头地。

在路遥看来,自己只有走上仕途,拥有了权势,才能跨越阶级,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最起码不会被人嘲讽和欺负。

争强好胜的路遥,在17岁时收获了初恋。对方名叫林虹,跟他同龄,是一名来自北京的知青女孩。后来,这段恋情以林虹回到北京当工人,两人的家庭背景不在一个层次而告终。

20岁时,家里给路遥介绍了一个邻村姑娘,两人见面后,双方都有好感。然而,当路遥得知对方是农村户口时,就坚决否决了这门亲事。

路遥早已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娶一个城市姑娘或者知青姑娘,不仅给自己看,也给那些曾经嘲笑自己的人看。更重要的是,对方的家庭背景可以给自己在仕途上助一臂之力。

1973年,24岁的路遥遇到了北京知青姑娘林达,两人都是文青,林达很欣赏路遥的文学才华,在其他人的撮合下,两人冲破许多阻扰开始交往起来,感情逐渐升温。之后,林达资助路遥读完了延安大学。

毕业后,路遥被分配到《延河》杂志社当编辑,林达又追随路遥从陕北来到西安,在西安电影制片厂谋得一份工作。

1978年,两人修成正果,一年后,他们的女儿路茗茗出生。

此时的路遥,虽然抱得美人归,但仕途之路由于种种原因,早已被堵死,他只能退求其次,打算在文学上大显身手。然而,在内心深处,他仍然对仕途存有一丝幻想。

1982年,随着中篇《人生》的发表,路遥一炮打响,随之成为全国的名作家,让他看到了文学同样可以给自己带来功名和地位。于是,他把自己的名字从王卫国改为路遥,准备用文学的成功来补偿自己在仕途上的无为。

1991年,路遥依靠《平凡的世界》摘取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即刻名满全国。

领完奖回到陕西作协,路遥接受一家报纸的采访,说出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你猜我在台上想啥的?我把他们都踩在脚下了!

很显然,路遥此时虽然走上了文坛,但在骨子里仍然流淌着强硬霸气的特点,这是一种快意恩仇的果敢和冷漠,也只有政治家才有这样的作风与魄力。

1992年夏,路遥返回延安休养,贾平凹前去看望,两人走到一个山头,路遥指着山下对贾平凹说:我当年穿着破棉袄在这里放羊,但我在这里翻江倒海过,你信不?

路遥当年在这里表现得很积极,也很狂热,令许多人刮目相看,甚至是闻风丧胆。然而,天命愚人,他没有那个命,没能实现夙愿。在生命垂危之时,他的骨子里仍然保留着那份狂热。

举报/反馈

网址:贾平凹在悼文里称路遥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他为何这样说?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16859

相关内容

路遥病榻一席话,惹贾平凹泪目;贾平凹,“陕西三杰”的最后倔强
路遥去世前说了一句话,贾平凹听罢夺门而出,蹲在无人处痛哭不已
贾平凹被爆出轨女演员,妻子大闹路遥葬礼,最终贾平凹净身出户
贾平凹,被曝出轨,妻子大闹路遥葬礼,悲痛万分的老贾净身出户
贾平凹听闻好友路遥离世,痛哭流涕,不料竟被一个女人抖出了秘密
暂时忘掉女儿贾浅浅!这个年,贾平凹和弟弟贾栽凹回老家过年
贾平凹参加饭局,女子一句话让贾平凹拉下脸:崇拜我,就换个称呼
贾平凹:前妻大闹路遥丧礼,后娶27岁护士,每周见一次前妻和女儿
许子东:寻根文学中的贾平凹和阿城
贾平凹离婚31年:他当初为何与高知妻子离婚,娶一个小17岁的护士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