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B球星退役后都选择从事哪些行业?

发布时间:2025-09-24 06:50

球员退役一般有三种方式。

第一类:张灯结彩,礼花齐放,择一良辰吉日,高朋满座,球衣高悬于球馆之上,从此退隐江湖,再不过问江湖之事,联盟比真正的江湖好的地方在于,一个球员的职业生涯已经结束,他与那个群落的故事就随同一块封印了。雷吉·米勒和纽约尼克斯的爱恨纠葛停存在麦迪逊广场花园,奥尼尔和科比也开始惺惺相惜,相互吹捧。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例外,迈克尔•乔丹在退役仪式上也没有忘记对拜伦·拉塞尔的嘲讽,科比退役后估计对斯马什·帕克也不会有什么好的评价——有些人变成敌人只是因为他们不在同一个阵营,而另一些人则可能真的看不上对方而已。

第二类比较复杂。运动员有了足够的声望,但状态却大不如前。粉丝们仍然想看他的比赛,但是对球队来说已经是一个鸡肋了。就球员自身而言,还是希望在联盟踢上几年,但是能力已经不再能够适应激烈的比赛,或者是能够打,但是已经不能尽情发挥了。可以不赚钱,但是不能不被看重。就这样在几次求购失败后,一声长叹:江湖不容我,我自不必再留恋江湖。就像白巧克力退役复出让很多人头疼一样,在退役仪式的前一天,艾弗森仍然在寻找球队是否能继续打比赛。雷.阿伦待价而沽,雷.米勒的回头客也不在少数。

但大部分球员的离队都很平静。他们还在努力,想办法在联盟中站稳脚跟。但球队并不这么认为,球迷们也不那么关心。由于他们不值得举行退役仪式,甚至不值得举行新闻发布会,当他们没能入选的时候,他们会耐心地等待,会觉得今年只是运气不好,明年可能还有机会。第二年,第三年,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就消失了。

2

因为受伤而退休,虽然不算最好的离开方式,但也算体面。姚明撑着足弓,罗伊把半月板磨破,这些故事虽然令人唏嘘,但醉卧沙场的死法毕竟是更为男人的死法,没有什么比在他所喜爱的土地上结束比赛更美好的了。穆托姆博倒在篮架下含着泪眼,如果他不倒下的话,很难说他会不会打到50岁还对着别人摇手指。

四十岁是个坎,联盟的大多数球员会选择在四十岁前退休,然后再开始他们的第二人生。奈特·希齐打到了 46 岁,但那是早在 BAA 时代的事情,凯文·威利斯 44 岁,罗伯特·帕里什 43 岁,穆托姆博 42 岁,贾巴尔 41 岁,鲍勃·库西 41 岁,联盟里能熬过不惑之年的,大概也就是这么几号。纳什努力想在季前赛证明自己,站好自己的最后一班岗,但终究停在了自己的 40 岁零 261 天。


球员度过了他们的巅峰时期,尽管还有重建辉煌的可能,但总体上还是在向下走。在这一点上,纳什可以成为联盟的励志故事之一,感谢菲尼克斯,他在30岁之后才真正把自己置于联盟最好的控卫之列,一次次的书写自己的辉煌,这段时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知天命的时候了。

当尼克·杨还在为湖人队踢球的时候,他问了纳什这样一个问题:你现在还会看你自己以前的精彩镜头吗?尼克·杨随口一问,但纳什觉得,这句话似乎是在对自己说,你再也不能回到最初的身手。许多人都会在自己不再老去的时候藏起绰约风姿的老照片,大概也是这样吧。

湖人队最后几年他确实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竞技状态大不如前,球队没有给他充分发挥的空间,更不用说无休止的伤病了。假如纳什能够走出太阳,那么离开太阳的方式也不见得恰当——或者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当年纳什没有离开达拉斯,继续和诺维茨基合作,那又会有什么不同呢?她们可能会有更高的成就,但是两个人在谈话中都表达了这一倾向:分开或许是彼此更好的选择。

3

对一位伤病缠身的老将来说,没有什么比提前退休来度过余生更好的选择了。人生毕竟是漫长的,而篮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奥登如此折磨自己,是否能延长重返顶级联赛的时间,还是相当令人头疼的,乔治·麦肯在轮椅上度过半生的先例,就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警告。联赛赛季的强度早已很高,如果再没有注重好的成绩,真的是要一辈子埋没在篮球场上了。那不是幸福的终结。

4

大多数球员在退役后仍能维持运动员时期的饮食,所以他们很开心;大多数球员退役后仍能维持运动员时期的消费习惯,因此他们破产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相当一部分球员在退役后都知道要找工作。

基础,还是打球,毕竟艺多不压身。NBA中有许多球员退役了,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足够的能力,总的来说,他们还需要工作。不管是艾弗森还是麦迪,在退役后都会不遗余力地参与商业比赛或明星训练营(尽管他们的家底厚,还远远没有到破产的地步)。

此外,对球队有重大贡献的球星,组织通常会给一个虚职,比如球队形象大使这种,一是退休,而是吉祥物,最大的好处就是利用品牌优势,互惠共赢。比如皮蓬在芝加哥当形象大使,比尔·拉塞尔混的更好,每年给总决赛 MVP 颁奖,当全联盟的海绵宝宝。

善于言谈一般都会在电视台谋职,有出镜机会,继续保持曝光率,平时侃侃而谈,讲故事,吹牛,观众也喜欢看,不说像巴克利、奥尼尔这样天生娱乐天赋的人,以前的史蒂夫·科尔和现在的范甘迪这样没有先天优势的也勤能补拙,进入解说行业。话又说回来,媒体评论虽然没打钱赚的多,但也着实帮了不少人成功转行。

尽管如此,球员退役后的主流仍然被 NBA内部所吸收,这就是主流,也是篮球能够发展、生生不息的原因。这位红衣主教之所以伟大,一方面是因为他在波士顿所创造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培养了一大批篮球人才,传播了他所创造的先进的篮球思想和理念,像比尔·拉塞尔、鲍勃·库西、汤姆·海因索恩、比尔·沙曼等人就是其中的重要推动者。在西方,这一模式更接近行会传统,在中国,这一模式有个特殊的词汇叫做“传帮带”,按理说,在专业化的体制内,这一传统应该更有效,但遗憾的是,如今的中国篮球,这一传帮带的传统似乎已经断了根。

如今篮球教练虽然也变得多样化了,有大学教练,有海外教练,甚至有从未接触过篮球的人,但球员退役和转岗仍然是一条很重要的路。Kidd虽然不算成功,但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例子。毕竟像他这样退役的直升教练还是少数,大多数球员都需要一个过程,从基层助理教练(说难听,陪你)到真正的助理教练,再到主教练。

伯德是真正成功的典范:成功的球员,成功的教练,成功的总经理,成功的球队主席。尽管说他总是缺少一些东西,但他的简历也算得上是一份好工作。相对应的是,他的生死存亡的敌人魔术师约翰逊直接投资了球队,成为了小老板,最终成为了湖人的总裁。假如球员有足够的资金,他可以直接成为像乔丹这样的大老板,尽管是最穷的那一个,但好歹也是个博士。

5

以上属于行业内的范围。一般说来,明星们大多都有自己的私人产业,根据自己的爱好做点小生意,邓肯有自己的汽车配件店,小斯有自己的餐馆,马龙退役后拥有了自己的农场,林书豪有打算建立自己的体育经纪公司,威少则早被时尚圈挖走了。这算得上一个明智的选择,可以提前做准备。当然,投资失败被经纪人骗的血流满地的,那也是相当多。

值得注意的是,奥尼尔,这位商界奇才可谓投资有方,100万 买到Google原始股被受众5.6亿美元的传阅,这些与奥尼尔的偶像戴夫·宾相比,还差得远,作为 NBA 50大巨星之一,戴夫·宾退役后投身于实业,投资钢铁,公司成为美国前十大钢铁公司之一,本人赢得2009年底特律市长选举,华丽转身,杀进了政界。

运动健儿是高收入、高曝光率、低职业寿命的产业,转型期其实并不难,但也大多利用了职业属性:高收入就能做投资,高曝光率就能让他们进入政界。除了戴夫•宾,萨克拉门托市市长凯文•约翰逊也是球队在西雅图和萨城之间的争夺战中的重要一员,他在球队最后的后撤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而且穆托姆博早就是一个政治活动家了,而且肖恩·巴蒂尔退役后对进入政治圈也很感兴趣。

其实,高曝光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如果具体说说这事的话,就得问问投身影视界,成为万千少妇催情小种马的湖人球星里克·福克斯了。

举报/反馈

网址:NAB球星退役后都选择从事哪些行业?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13501

相关内容

运动员退役后都有哪些出路?这些奥运健儿选择出国留学
nba球星退役后的生活选择大不同
日本体育明星退役后转型新生活的多样选择与精彩故事
奥运冠军退役后都从事哪些职业?普通运动员靠什么挣钱有哪些出路
球星退役建足球场(足球明星退役)
我国奥运冠军退役后从事着这几个方面的工作,是你会怎么选择?
这些NBA球员在退役后都在做什么工作
著名球星都是选择怎样退役的?细说奥尼尔、科比、林丹、大姚
退役球员野球场生活:数字背后的人生抉择
麦蒂宣布从NBA退役? 别把球星退役太当回事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