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顶流塌房了,这回真是大戏连台,让人看都看不过来。
你说这演员吧,尤其是那些靠流量堆起来的,怎么就这么容易翻车呢?前脚还在荧幕上光鲜亮丽,后脚就各种黑料满天飞,连公关都救不回来。我手机都快拿不住了,实在忍不住想说说。
真不是我挑剔,你看那些真正有演技的,比如话剧演员,他们哪怕不出名,台下观众也知道他演得好,他自己也清楚。可有些流量明星呢?开口就是“大家好,我是谁”,好像自己的名字就是最大的IP,忘了演技和作品才是根本。这种心态,迟早要栽跟头。
而且,这还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好像成了一种现象。前几年还在说小鲜肉演技不行,但至少人家还知道要敬业,要学。现在倒好,人设比演技重要,流量比口碑值钱。但凡有点风吹草动,人设一崩,剩下的就是赤裸裸的实力差距,这时候才发现,原来他们啥也不是。
这种现象背后,你不得不说,平台和资本也有责任。一味追逐短期利益,捧出一些“数据造假”的所谓明星,让整个行业都浮躁起来。观众的审美被严重拉低,真正的好作品反而无人问津。等热度过去,泡沫破灭,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
有时候我在想,他们是不是真觉得自己的粉丝能让他们为所欲为?粉丝的爱是宝贵的,但这种爱也需要引导,不是让你为所欲为的挡箭牌。你做错了事,粉丝的维护反而成了对他们的伤害,让他们分不清现实和虚拟。
我刷到的那些照片,那些视频,真是让人无语。不是说非得完美无瑕,但至少得有点底线吧?有些事情,一旦触碰,就再也回不去了。不是一句“我错了”就能糊弄过去的。毕竟,观众不是傻子,也不是永远的聋哑人。
而且,你说这圈子里,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把事情闹大?非得等到被扒皮,被锤,才肯松口承认吗?一开始的态度,决定了后面观众的原谅程度。你遮遮掩掩,欲盖弥彰,只会让人觉得你心虚,心虚得可怕。
那些老一辈的艺术家,他们怎么做的?默默演戏,贡献作品,很少有负面新闻。他们的名字,永远是和好作品绑在一起的。那才是真正的“顶流”,是大家真正尊敬和怀念的。
现在这些,说白了,就是一场商业运作,一个商品。商品过期了,或者有了质量问题,自然会被淘汰。粉丝的狂热,只是暂时的市场需求。一旦市场需求变了,或者商品本身有问题,就没人会再买单了。
所以,我觉得,这次的事件,也算给行业一个警示吧。别再只盯着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了。真正能走远,能被记住的,永远是实力和人品。那些想靠“人设”或者“粉丝”就能长红的人,最终都会发现,这条路,真的走不通。
等到下一波热搜来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又会看到类似的故事,只是换了一群人?
声明:本文90%以上的内容是我自己写的,少部分素材是借助AI工具帮助查找和核实信息,所有内容我都仔细检查过。图片素材都是真实的,文章的目的是传递正能量,避免低俗和不良内容,希望读者理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