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建交33年,中韩如何奔向更光明未来?

发布时间:2025-09-23 21:08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杨丹志

1992年8月24日,中韩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33年来,中韩在各领域互利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地区安全领域,中韩之间不仅没有根本性的利害冲突,在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等方面还有着共同利益诉求。中国一贯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推动朝鲜半岛问题政治解决。韩国方面也重视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持续同中方加强沟通协调。中韩携手努力对于维护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的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中韩军方也保持着常态化交往,就舰艇互访、灾害救援、反恐、联合国维和行动等加强交流合作。

中韩经贸往来是双边关系中的一大亮点。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中韩贸易额为2.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占对外贸易总额的5.32%,占韩国外贸总额的21%。韩国也超越日本,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期,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达2516亿元,韩国是中国第四大贸易逆差国。

韩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如半导体、汽车、电池及电子电器等,所依赖的大量原材料以及核心矿产资源等均源自中国。中国也是韩国半导体和芯片的主要买家。也正因此,自2020年韩国被美国裹挟,加入限制对华芯片出口以来,韩国的半导体出口暴跌56%以上,蒙受了巨大损失。

此外,韩国对于中国东北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开发等重大经济事项高度关注,也与中方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多边框架下积极开展互动合作。可见,中韩经济相互依存度高,呈现出互利共赢的良好格局。

不过,在双边友好合作的主旋律中也不时出现杂音。近年来,萨德系统在韩国布署及韩国在多个领域配合美遏华战略,干扰了中韩合作进程并导致双边关系受损。韩国国内部分政治势力热衷于“价值观外交”,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崛起并散布对华负面言论,破坏了中韩长期以来形成的友好氛围。此外,中韩关系还不时成为韩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不久前的尹锡悦弹劾案和韩国大选中,尹锡悦阵营极尽对华抹黑之能事,进一步扰乱中韩关系大局。

如今,虽然尹锡悦已被弹劾下台,但在美国的持续高压之下,新任总统李在明要迅速修正和调整尹锡悦的外交政策包括对华政策仍存在较大难度,修复中韩关系尚待时日。

展望未来,中韩关系能否稳定发展主要取决于以下五方面:

一是中韩能否携起手来,冲破一些国家鼓吹的所谓中俄朝与美日韩两个三角对抗的新冷战叙事。

二是在地缘政治剧变、大国竞争加剧、地区热点升温的特殊历史时期,中韩需要找到新的关系定位。特别是理解对方的核心利益关切,进一步夯实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并为其行稳致远赋能。

三是坚持将经贸合作作为中韩关系的“压舱石”。中韩应相向而行,继续推进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第二阶段谈判,共同维护芯片等产供链稳定。同时,双方应寻找新的合作增长点,加强两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医疗健康、养老、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合作。

四是加强公共外交,积极推动两国民间尤其是青年群体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增信释疑,确保中韩友谊代际传承。

五是加强在二十国集团、APEC等国际多边机制中的相互协调与合作,共同为新时代全球治理贡献政治智慧和力量。

中韩两国是搬不走的近邻,维护中韩友好大局,共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期待中韩关系能够超越地缘政治纷争,奔向更光明的未来。(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网址:【中国网评】建交33年,中韩如何奔向更光明未来?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12259

相关内容

卢载宪:韩中建交步入“而立之年”,两国关系如何提质升级?
双向奔赴:白米范如何重塑中外音乐交流新范式
【中韩建交24周年】专访韩国国会议员朴钉
中韩外交争锋:韩国指责中国“不尊重韩国”是否太敏感?
限韩令后,回到韩国后的明星,是如何评价中国?
美国篮球明星与中国女友相恋多年 双方感情如何走向未来引发关注
双向奔赴:白米范重塑中外音乐交流新范式
门洪华院长出席成均中国研究所与韩国国际交流财团共同主办的中韩建交2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韩国人如何精心调制中国明星?
韩国精英的眼中是如何看待未来中美两大国冲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