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无物”是因为“心内少物” 王阳明说山中有花开花落,但你看不见,他就和你没关系。他论述的是“物——我”之间的关系,外物和个体是这个关系的两端,只要其...

发布时间:2025-09-23 18:14

王阳明说山中有花开花落,但你看不见,他就和你没关系。他论述的是“物——我”之间的关系,外物和个体是这个关系的两端,只要其中一端发生改变,这段关系就会随之改变。所以,No man ever steps in the same river twice(人不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同样,只要个体本身发生改变,那么它和世界的关系就发生了改变。

这个哲学道理反映到股市就是股市他看似是有涨有跌,可是我们不去买卖,它就和你没关系。这里说的不出买卖仅仅是少操作。一旦我们和股市建立了联系,我们的一颗心全系在了股市,他好像我们的孩子,我们时刻担心它的安慰。

我们必须把这种动态运动的两端变成一个个体自身的运动和变化。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在孩子犯错(下跌)的时候引导(止损),在孩子兴奋(上涨)过头时浇冷水(落袋)。所以在股市下跌时候更要“心外无物”,更多的经营自身的状态,把自己的升华放在首位。

这样我们下次再遇到下跌也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我们自己蜕变了,那和股市的关系就不一样了。道理很复杂,核心观点就是下跌的时候能不看股市就不看,能不操作就不操作,把重点放在读书学习提升自己上。

下面来听故事,能明白的一定能明白:
有⼀天,王阳明和他的⼀个朋友去⼭中游玩,当⼆⼈⾛到⼀朵花⾯前时,他的那个朋友就指着那朵花说,你常说⼼外⽆物,这朵花在⼭间⾃开⾃落,和我们的⼼有什么关系吗?

王阳明的回答是这样的,他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是同归于寂的;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时鲜艳起来,便可知,此花不在你的⼼外。”
这个故事,⾮常有名,上世纪七⼋⼗年代出⽣的⼈,都在我们的课本中见到过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拿来证明王阳明的⼼学是唯⼼主义的。
实际上,如果按照王阳明⼼学的⼼外⽆理来说,
⽆论是唯物还是唯⼼,都是⼈为出来的,它只是个标签,⾮天经地义的真理。
⾸先不得不承认,王阳明那个朋友的质问⾮常漂亮,他的意思是,这朵花在⼭间开或者落,都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那就说明,这朵花是独⽴于⼈⼼之外的,⼼外还是有物的。
王阳明的回答是,当你没有⽤⼼指使眼睛来看这朵花时,你的⼼和那朵花还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存在的是“寂”的状态,这个寂是寂静的寂,也就是说,当你的⼼和花没有发⽣联系时,他们各⾃独⽴,各⾃为政的存在。

好,在这⾥,王阳明是承认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你的⼼是客观存在的,花也是。
接下来,我们来看王阳明的下⼀段话,那就是:当你⽤⼼指使眼睛来看这朵花时,你的⼼和花就建⽴起了联系,注意,这是第⼀步。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能和任何事物建⽴联系,⽐如我们⾛在⼤街上,⼈来⼈往,好多⼈,我们⼼不在焉的看⼀个⼈或者⼏个⼈⼀眼,其实这就是我们和其他⼈建⽴起了联系,另外,我们对铺天盖地的信息的浏览,这也是建⽴联系,⽽王阳明告诉我们的是,这些联系根本不重要。

那么,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你对和你建⽴联系的事物,是否产⽣了感应。
你感,它是否回应了。⽐如,你对⼀个陌⽣⼈说话,他是否回应你了。你看到⼀条信息,是否产⽣兴趣,并且继续深⼊了解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了感应,所有的联系对你⽽⾔,都没有任何意义。你在⼤街上会看到很多车,但你可能没有兴趣记得哪辆车,所以,这些车对你⽽⾔,没有任何意义。这就是虽然联系了,但没有感应,就没有意义。必须要有感应,才有下⾯我们要讲到的,意义。

当我们和⼀个事物发⽣感应后,我们就会不由⾃主的会赋予它价值和意义。我们看到许多开来开去的车⾥有⼀辆昂贵的跑车,我们就会多看它⼏眼,把它放近了⼼⾥,这就是建⽴了联系,发⽣了感应,然后我们会说,哎呀,这个车好漂亮,这就是赋予了其价值;我们看到别人医疗、白酒、新能源赚的盆满钵满,我就买,你赋予了它价值。心内有物,自然烦躁不安。

⽽王阳明对那朵花赋予的价值和意义就是,两个字:鲜艳。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个事物,倘若你只是和它
建⽴联系,即使发⽣了感应,却没有赋予其价值和意义,那这个事物对你⽽⾔,就是不存在的。

我们再回到岩中花树的故事中来,王阳明那位朋友只看到了花,他和花建⽴了联系,甚⾄连感应都没有,因为他的⼼不在花本⾝上,⽽是在王阳明那个“⼼外⽆物”的理论上,他以花为⼯具,只是想摧毁王阳明“⼼外⽆物”的理论。所以,他不可能再进⼀步,感应花的芳⾹,赋予花鲜艳的价值和意义。

王阳明则⼤⼤不同,他不但和花建⽴联系,⽽且发⽣感应,最后确⽴其鲜艳的这个价值和意义。

“⼼外⽆物”必须要经过三步,第⼀,和事物建⽴联系;第⼆,和事物发⽣感应;第三,赋予事物价值,这样的物,才是⼼内之物。能和事物做到这三步,⼼外哪⾥有物?和事物做不到这三步,那就不是你⼼内之物,所以,⼼外⽆物。

花进⼊我们的眼睛,只是完成了⼀段,这是联系;我们是否有兴趣欣赏它,它是否原因被我们欣赏,这是感应;然后赋予其价值和意义,这才最终完成。我们的眼睛没有能⼒给它赋予价值,唯⼀能赋予事物价值和意义的是我们的⼼,所以,和事物建⽴联系,如果这个事物是你想要的,那就必须让它进⼊你的⼼,给予他价值和意义。

王阳明的⼼给这朵花的价值或者说是意义就是鲜艳。

这就是王阳明证明的“岩中花树”论,⼼外没有物,因为你必须要⽤⼼对事物赋予价值和意义,这个事物对你⽽⾔才有意义,否则就是视⽽不见,听⽽不闻。
王阳明提⼼外⽆物,不仅是⼀种理论,同时,它更多的是给我们⼀种警⽰。这种警⽰就是,天地万物很多很多,你能和各种事物建⽴联系,发⽣感应,尤其是我们今天的知识⼤爆炸时代,可是,你能把天地万物都赋予价值吗?

你⼼内要那么多万物⼲什么?这种警⽰就在于,不要把和你相关的物,拉进⼼⾥来。让它只停留在你的眼⽿⿐⾆上即可。

举个例⼦,天下美⼥⽆数,股票无数,你当然可以看,甚⾄相视⼀笑,但绝对不能赋予其价值和意义,什么是价值意义,就是让她成为⽼婆,情⼈,不顾一切的买入。天下⾦钱和权⼒⽆数,你也当然可以了解,但绝对不能贪婪的赋予其价值和意义,什么是价值和意义,就是拥有,全部拥有。
⼈之所以内⼼不宁,⼼烦意乱,原因就在于,你⼼内的万物太多,你把所有的万物可能都赋予了价值和意义,这就导致你虽然知道很多,明星⼋卦,世界⼤事,可这些东西并不能指引你的⼈⽣。它们固然是客观存在的,可它们必须要客观存在于你的⼼外,绝对不能进⼊你的⼼内。

⼈⼼说⼤,很⼤,它能将万物当成⼀体,说⼩,也特别⼩,它盛不下万物。把你的⼼集中到⼀点,只把这⼀点赋予其价值和意义,这就是⼼外⽆物的警⽰。

这种思想并⾮空⽳来风,也不是王阳明臆想出来的,它的源头就在孔孟。孔⼦讲仁就是爱⼈,这种爱是有差别的爱,你不能爱别⼈的爹和爱⾃⼰爹⼀样,但墨⼦却说,⼈就应该兼爱,也就是没有差别之爱,把天下所有⼈的爹都当成⾃⼰的爹来爱。显然,这就是把外物赋予了价值,你有⽆数的爹。

这是不切实际的,只要你把⽣你养你的那个男⼈赋予爹的价值和意义,爱他,然后有余⼒再去给别⼈的爹赋予价值和意义,这才是正途。如果没有余⼒,那只和你⾃⼰的爹建⽴联系,赋予价值就可以了。所以交易的一致性和精确性更为重要,生活中我们也不能过于为身外事繁琐劳心。是可以多,但不能事事放心。

归根结底,王阳明谈⼼外⽆物,启⽰是让我们⼼内少物!

如此,我们才能把有限的精⼒付诸到我们最有意义的事物上去,真正做到⼼外⽆物。

网址:“心外无物”是因为“心内少物” 王阳明说山中有花开花落,但你看不见,他就和你没关系。他论述的是“物——我”之间的关系,外物和个体是这个关系的两端,只要其...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11845

相关内容

《庆余年》人物之间关系是什么呢? 人物关系图让你一目了然
《百岁之好,一言为定》这部国产剧人物关系是一个圈,王安宇就在这个中间
《少年白马醉春风》人物之间关系是什么?一篇文章带你看懂
花儿与少年小说人物关系图
《你是我的永恒星辰》各个人物关系解析 主要人物角色结局揭秘
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的是()
宁浩:《我和我的家乡》跟每一个小人物都有关系
秘密花园人物关系图,角色关系,人物介绍
《谁都知道我爱你》人物关系图,谁和谁是一对?
《少年歌行》人物关系图是怎样的?《少年歌行》主要人物关系梳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