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因为白玉兰事件各种蝴蝶效应纷沓而至,有争论剧情官宣排位的,也有针对演员学历高低评断的。
这里面也牵扯出来不少问题,让大众议论纷纷。学历、演技、流量和工龄……哪个更重要?
首先说:学历高低在娱乐圈重要吗?
这个问题比较大,因为这个问题是说的娱乐圈,娱乐圈的版块分为很多:比如编剧、导演、编辑等等,如果这么论的话,那想来也是重要的。但是如果单拆出来,能够引起舆论且争议最大的板块——作为演员,学历重要吗?
一说到娱乐圈里面低学历的演员,或者某个演员在采访中提笔忘字,表现的很没有学识,就会被人诟病——这人没学问,是文盲。这也是各种竞争营销手段来发酵的核心点:你的偶像是文盲。以为这是让很多人觉得是件耻辱的事情,甚至在粉丝眼里也是一种痛点。通常营销中,认为咬死某个偶像写错字或者提笔忘字的时候出现问题,就说他是文盲。
在跟粉丝吵架的时候也通常以一句:你的偶像是文盲来让对方哑口无言,以此还沾沾自喜。
但文盲的定义又是什么?
显然,文盲并不是指学历低或者提笔忘字在采访时写错字的人。反倒是盲从讨论,没有自己思考能力,随波逐流的人被称之为文盲。所以,有理由认为,能够说出别人是文盲的人就是文盲。因为他是盲从的认为别人说是就是,没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这是文盲的定义表现之一。
那为什么许多明星写错字总会被人诟病,抓住把柄呢?因为前文有说:娱乐圈是公共职场,做什么都会被公开,放大,被人审判。这里不做赘述了。
但学历低≠不认字≠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文盲。
所以,学历在对于演员来说,重要吗?
个人认为,不重要。你没听错,学历对于演员来说不重要。因为,成为演员要求的不是学历,而是演技。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成为演员的基础入行标准也不是以学历为核心考核指标的。
最基础的成为演员的一个入行门槛:一个独立自主有个人行为能力的人,能听懂故事里核心角色要表现的人物价值,能够理解角色核心展现。都可以入职娱乐圈,后面成果就看你个人了。大众比较熟知的入职口子=群演。
因为,你当了群演,就有机会参与影视剧制作,参与影视剧制作就代表你已经入职了,虽然没有流量,很多时候不被大众看到,但你确实入职了娱乐圈。
从上可以看出,成为演员其实对学历并没有强制的要求。你没听错,入职娱乐圈没有学历要求。
这不是对行业的贬低,也不是对谁的包庇,这是现实。每个行业的入行标准不一样,有些行业需要多久的从事经验,有些行业必须本科以上,有些行业需要初中以上,而作为演员没有。要不然四五岁的小演员你让他给你一个博士学历,一个硕士文凭吗?肯定不行。还有动物演员,猫、狗,你让它给你一个本科毕业吗?也不切实际。
所以,作为演员可以不需要学历,但需要演技。
这里我们只说娱乐圈里作品演绎的板块,不涉及到娱乐杂志稿件的撰写,也不涉及娱乐文化研究领域。
因为作为类似白玉兰评奖争议的选定这种娱乐界评定的都是演技的奖项,讨论的也不是个人文化程度,也不是个人研究领域,而是演员的个人演绎能力。
娱乐圈里在影视表现的业务板块,对演绎能力评定的核心指标也就是演技。而演技不是说能说台词,能走路就可以的,而是综合的:声、台、形、表,缺一不可。
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多做讨论,演的好不好一目了然。观众不是傻子,也不是瞎子,有眼睛的都看得出谁演的好,谁演的自然。当然,也有那种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点,但是大方向偏重的肯定是好的。
当然,这个大方向偏重不是说你刷数据,花钱买个万把人说这个好,那个好,你得实际的是带有生命力的人去说这件事,才算数。
这里就有人问为什么有睁眼说瞎话,明明不咋好看的还要说好看呢?
这就涉及到流量问题。这个流量指的是与作品关联的流量。就像能够阅读到本篇观点文稿的各位一样,也是流量的一种表现。
有演技,没有流量,拉不起来项目推广和宣发,不会被看重。也就是经常说的“没生意。”
有流量,没有演技,能拉项目推广和宣发,但受人诟病。也就是大家说的作品不行。
这也是为什么所有娱乐圈作品大多都是一些演技派和新人演员结合合作,因为既有讨论度又有话题度。
娱乐圈这个行业比较特殊,他是公共的区域,所有的业务能力受到的不仅仅是业内的评断,更多的是大众的审判。因为你的作品呈现最终是公众的平台,让男女老少来看的,不是你一个人或者三五个人看了说好就是好的。所以,流量和演技同样重要。
这张图相信不少人看到了吧,对于此次事件核心争论人物的投票。
其实,讨论这件事,我一直都是把演员摘开来说,因为涉及到现实人物,会令人觉得你有私人情绪,有失偏颇。但两位演员作为角色演绎者,其实摘不开。
首先,这张图的结果,评定的问题是:对于此次白玉兰评奖事件,你认为谁实至名归?
答案如图所示!
对于这张图,肯定不少人质疑:
1,流量演员粉丝多,基数大,投票有水分;
2,演技比拼不应该以投票结果而论。
这两点质疑,恰好也是此次白玉兰评奖的核心——谁是众望所归?
首先问一句:大家知道为什么所有的作品都希望有流量吗?
相信大家心里也有自己的答案,通俗的讲就是希望火,希望能被看见。
这部剧在开拍的时候,导演自己也说了,大意是搁置了许久,因为流量小生自带热度,沟通后答应合作,也因此受到相关投资方看重,才能启动项目。
这就说明一个点:流量能令人看到项目的希望。
这就好比你做生意一样,为什么你希望你的店里顾客多?因为你也要流量。说白了就是人。看的人,买的人,多了就自然能挣钱了。
有人说,我这不叫流量,叫人头。是啊,人头越多不就是成交的可能越多,不就是钱吗?
电视剧的推广宣发亦是如此,要不然拍完了没人看,他不就烂在家里了么。那拍电视的钱,制作成本,从哪里回来?
所以,在这里能看到流量是原罪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流量=受众覆盖面!在业务考核上可以称为是作品的宣传口,也是内容的优效成本。
所以,综上总结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任何的作品或者说业务的推广,它需要流量。
如果结合电视剧作品来说,有很多人因为这个演员演绎的角色,慕名而来而去看这部作品。也因此通过这个大流量演员本身,让这个电视剧被更多的人看到,这就是流量演员的影响力。那这肯定是褒义的,因为这位演员能够让很多人看好这部作品,从而让制作方挣钱。这也就说明,流量演员并不是问题所在。
同样,利用流量宣传,也是影视剧宣传的第一步:吸引。不论是用演员本身自带流量来吸引观众,还是利用这个作品故事线或者其他趣味情节来宣传推广,都是吸引大众的第一步;
第二步:留存。这结合电视剧来说就涉及到演技和剧本故事问题。如果说大量的人进入看了,但是留不下来,那也只是烟花一瞬,并不能给这个电视剧带来长久的影响。
所以,演技和故事=作品的质感。而电视剧的质感还关联到故事剧情的连贯和逻辑。但演技却是最为表象能直观被看见的,也是关乎演员本身的影响力问题。这次白玉兰的争议也恰恰是这一点最大,演技和故事。
这一点其实并不重要。如果说要到退休年龄的话,这一点是重要的。有工龄没有演技,故事再好,表现出来的人物角色没有魅力也不会有人看。娱乐圈跟我们现实的生活工作差别就在于它看重的并不是你自身有多少年纪,而是你有多少影响力,演技、流量又或者你是很刚直的动作演员,哪怕你没有工龄,其实也不影响再角色的表现力上,如果你是新人,即便你只拍了一部戏,但是你的角色演绎比别人演了十来年的要好,被大众看到了,同样会成为有影响力的演员。
说在最后:其实关乎演员自身相关联的,作为公众人物还有很多因素对比起学历来更为重要。比如演员的个人素养、个人魅力的塑造、遵纪守法、社会贡献力、社会影响力、正向的导向力,这些都是演员需要具备的更为重要的,这其中深究下来还有很多,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说的清的……而学历,被很多人诟病的所谓的提笔忘字采访时写错字这种恰恰是最基础的不需要那么被看重的能力。
个人观点,理智讨论:你认为演员的学历真的那么重要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