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对待明星代言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互联网平台与理财投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机构利用明星的知名度进行代言推广,但其中存在过度宣传、虚假承诺高额回报以及误导性宣传等不法行为,严重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针对这一问题,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特别发出2021年第二期风险提示,敦促金融消费者对明星代言保持理性态度,坚持“三看一防止”原则,以切实防范金融陷阱。
011.明星代言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
【 代言模式及典型案例 】
金融产品往往信息不透明、专业性强,若代言人未能充分辨识产品资质或理解产品风险,便可能陷入宣传误导的陷阱。当前,明星们为各类互联网平台或金融产品代言的情况屡见不鲜,常见的代言模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五种:首先是P2P平台的代言,近年来已有明星因代言平台爆雷而受到牵连,致使投资者资金受损;其次是涉嫌非法集资产品的代言,如“中晋系”集资诈骗案便让万余名投资者遭受损失;再者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代言,这类平台操作便捷但风险告知和投保说明可能不充分,消费者需防范因明星代言而忽视风险告知的情况;此外,还有金融产品或平台的站台活动,如“泛亚有色”曾邀请学者出席活动,利用名人光环误导公众消费;最后是银行保险机构某类产品或整体品牌的代言,如明星担任银行信用卡推广大使等。
【 粉丝行为引发的问题 】
同时,部分粉丝因无底线追星行为而陷入集资乱象,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还有的利用名人效应进行过度营销宣传, 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可能引发过度负债和暴力催收等问题。
022.“三看一防止”策略应对金融风险
【 理性选择金融产品 】
在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消费者应保持理性,避免盲目相信明星代言。 关键要做到“三看一防止”:首先,要仔细查看机构是否具备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其次,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来挑选符合条件的产品;再者,要审视收益是否合理,警惕高回报无风险的虚假宣传;最后,要防范过度借贷,理性对待借贷消费和理财投资的广告宣传,避免盲目跟风。特别提醒青少年粉丝,应理智对待粉丝应援、借贷追星等行为,以免陷入非法集资等金融陷阱。
【 预防措施总结 】
总的来说,消费者应保持 理性理财和消费观,特别是对于明星代言的产品,需要更加谨慎,避免掉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033.代言人与金融产品供给主体的法律责任
【 规范金融营销宣传 】
金融产品供给方必须严格遵循《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的各项规定。他们需规范自身及其合作伙伴的金融营销宣传活动,确保所有行为均合法合规。
【 市场行为合规要求 】
未获得相应金融业务资质的市场主体, 严禁从事与该金融业务相关的营销宣传工作。同时,任何机构都不得以欺诈或误导的方式推广金融产品或服务,也不得对资产管理产品的未来效果、收益或相关情况进行保证性承诺,更不得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或保收益。
举报/反馈
网址:理性对待明星代言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10313
相关内容
银保监会:理性对待“明星代言”的金融产品或服务警惕明星代言 金融产品风险
银保监会警示明星代言金融产品风险
【风险提示】关于警惕明星代言金融产品风险的提示
银保监会:警惕明星代言金融产品的风险
银保监会:警惕明星代言金融产品风险
银保监会:认清明星代言金融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
明星代言金融产品有哪些模式?消费者应理性看待
银保监会发布明星代言金融产品风险提示,应如何看待粉丝经济?
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认清明星代言金融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