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那英曾是华语乐坛的顶梁柱...@羔羊的动态
曾几何时,那英曾是华语乐坛的顶梁柱,被誉为“天后”。
作为老一辈的代表人物,她的演唱会门票常常一票难求,粉丝们争抢得不亦乐乎,她在各种评选和比赛中也总是稳居高位,风光无限。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曾经炙手可热的名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甚至变得无人问津。
她的演出门票开始“打折”出售,价格低得令人咋舌,现场气氛也变得冷清,甚至连合唱环节的反应都变得寥寥无几,观众们还未等演出结束,就陆续离场,场面尴尬得像街头艺人苦苦挽留散客。
这位曾经在歌坛叱咤风云二十年的“大姐大”,最终也未能幸免于自己曾经的“骄傲自大”带来的反噬。
为什么曾经的“天后”如今唱不动了?
她还能找回昔日的人气吗?
其实,她的没落和她曾经的狂妄不无关系。
在娱乐圈这个变幻莫测的圈子里,风水轮流转,曾经的辉煌并不代表永恒。
那英曾经在音乐榜单上举足轻重,抢手的演唱会票几秒钟就被秒杀,连澳门的巨大场馆也坐得稀稀拉拉。
她站在台上深情演唱,习惯性地把麦克风递给台下,期待换来一片“山呼海啸”的应答,可得到的却只有死寂和尴尬。
甚至有人高喊“刀郎”的名字,场面顿时变得难堪,令人尴尬不已。
她试图唱《一笑而过》,但台下回应的也只是零星几声跟唱,气氛平淡如水。
到了今年长春的演出,情况更是糟糕,门票在网上挂了几天无人问津,即使大幅降价,也只是卖出几百张票,场次依旧冷清。
由繁华到冷清,似乎一切都在说明:那英的辉煌已经远去。
其实,她的衰败早在十几年前就埋下了伏笔。
当年,她做音乐风云榜的评委主席,掌握着一批新人的命运,但也因此逐渐变得高高在上,仿佛可以用“审美标准”定义整个乐坛。
刀郎那一代火遍大江南北时,她轻描淡写地批评他的作品不够“有品味”,直接把喜欢刀郎的粉丝一锅端,指责他们“品位低下”。
这样的偏见一旦说出口,就像一把无形的刀,距离她的路人缘越拉越远。
更不要说在《中国好声音》上的操作了。
为了维护自己队伍里的某个选手,她竟然在决赛时安排了一首炸不好的英文歌。
那位实力派的姚贝娜最终败北,她却满不在乎地在台下卷头发,表现得若无其事。
还有像周深这样嗓音空灵、受人喜爱的新人,她也用一句“更喜欢李维”轻描淡写地将他淘汰。
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专业点评,而是偏爱和偏见的表达,明显带有个人色彩。
她那时没想到,互联网的记忆那么长,她曾说的话就像一枚暗藏反击的回旋镖,兜兜转转,最终狠狠打在自己身上。
她自己播下的“毒草”,逐渐耗尽了大众对她的信任。
除了人品问题让她失去一部分粉丝的好感之外,近期的业务水平下滑也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歌手2024》成为了她的“翻车现场”。
第一次登台,她就紧张到靠着柱子站稳,开口就跑调,音高不稳,气息不稳,完全不像昔日那个能一开口就点燃全场的“天后”。
当然,年龄带来的变化也让人理解,但粉丝们花几百几千买票,期待的不是“慈善捐款”,而是真正的视听享受。
一个艺人如果连基本的唱功都hold不住,再有资历和情怀也难以打动人心。
你看她如今的境地,最讽刺的莫过于命运的轮回。
那些曾被她用评委身份“打压”的刀郎,竟然现在红得发紫,场场爆满,还坚持不带修音,把所有收益捐给山区,线上直播吸引了上千万观看。
而被那英淘汰的周深,凭借扎实的唱功和讨喜的个性,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实力派明星之一,他的声音在各大晚会和影视剧中响彻云霄,路人缘也比她强一百倍。
这两位曾被她“鄙视”的歌手,都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市场和粉丝的尊重。
相比之下,那英的“落幕”似乎已成定局。
实际上,娱乐圈的潮流一波接一波,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普通人也能掌握话语权,观众的审美变得多元化。
如今,大家不再盲目崇拜“天后”“天王”,而是更喜欢那些真有实力、品行端正的艺人。
这个时代,靠老本吃饭的明星几乎没有出路。
信息传播越发快速透明,粉丝们也变得更聪明,喜欢有真本事的人,讨厌那种只靠名气和“套路”混日子的“网红”。
那些带污点的艺人,想靠过去的名气重新翻身,几乎不太可能。
曾经的那种“独家话语权”和“定义潮流”的日子,早就一去不返。
现在,谁都可以靠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赢得认可,而不是靠虚名和“背景”。
这场变革让曾经的“天后”们,终究难逃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网址:曾几何时,那英曾是华语乐坛的顶梁柱...@羔羊的动态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10054
相关内容
那英:华语乐坛的不老传奇那英:华语乐坛的常青树
羊羔子相关成语是什么
沉默的羔羊
羔羊的网络意思是什么
那英经纪人丨“华语乐坛的常青树”
她是华语乐坛曾经的天后,和那英有过节,多次辱骂!今患病隐退!
小羔羊
羊羔毛是什么成分 小羊羔身上的毛
华语乐坛十大顶级歌手,时代的印记才是经典,谁是儿时的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