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歌剧《红高粱》:把中国审美落实在音符里
记者 高倩
几个不和谐的和弦扰动,合唱团用急促的“上轿”开启一场暗流涌动的迎亲:九儿被贪财的父亲强迫嫁给身患肺痨的单家掌柜,一路上,花轿颠簸,敌人尾行,九儿的恋人余占鳌挺身相护,却未能扭转九儿被送至单家的结局——短短20分钟,各色人物接连登场,剧情发展一波三折。这是歌剧《红高粱》的一个片段。眼下,这部原创民族歌剧新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将于9月27日在国家大剧院首演。
作为国家大剧院创作推出的第23部原创歌剧,《红高粱》讲述山东高密乡村民戴凤莲(九儿)、余占鳌等人的传奇故事,展现了普通民众在民族危亡时刻的觉醒与抗争。谈及自己的第五部歌剧,一直坚守在排练现场的作曲家郭文景表示:“和前四部作品相比,这一次,我把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摆到了更靠前的位置。”
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左)饰演九儿。记者方非摄
民族歌剧必须使用民族唱法吗?郭文景的答案是否定的,这轮演出中,九儿的两位饰演者宋元明、乌列热都使用美声唱法。“之所以选择美声唱法,是因为《红高粱》的核心气质在于那种旺盛、张扬的生命力,九儿又是一个性烈如火的人,这些都适合用比较交响化的音乐语言来刻画。”
郭文景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观众欣赏习惯”的理解和探索,还落在更隐秘深邃的地方,比如,在唱腔的句式、乐句之间的小过门、伴奏的律动等耐人寻味的细节上,他大量吸收运用了戏曲的精华。极爱京剧的他,将不少京剧元素融入《红高粱》:当余占鳌被日本鬼子追捕时,音乐节奏紧密,急迫逼人;当收下单家好处的九儿父亲戴老三与女儿争执时,父女俩你一句我一句,竟吵出了些许京剧《四郎探母》“坐宫”一段的神韵……
故事发生地山东高密的乡情乡音,也被郭文景吸收在《红高粱》中。赴山东采风时,他带回几大箱子材料,一点一点地学习当地的茂腔、柳腔、山东梆子、山东快书、胶州秧歌和高密民歌。作品开篇的娶亲部分,郭文景专门请莫言找来当地“干这一行的人”唱了几段曲调,留住音乐中鲜明的地域性;为角色单扁郎写咏叹调时,他用音符记录并模仿高密方言的发声,摸索一种新的写作方式。“《红高粱》是我写得最快的一部作品。”喜欢这个题材的郭文景燃烧着一种热烈的创作激情,全剧160分钟的音乐除去一次中场休息,上下半场都如瓦格纳歌剧一般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打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审美的现代民族歌剧新样本,也是《红高粱》创排肩负的重要使命之一。
网址:原创歌剧《红高粱》:把中国审美落实在音符里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09962
相关内容
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红高粱》将演莫言联手郭文景把《红高粱》搬上舞台,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下月首演
探班歌剧《红高粱》 郭文景:中国气派熔铸民族大义
《红高粱》将被搬上歌剧舞台 莫言亲自改编剧本
电影《红高粱》音乐的赏析.doc
阿鲲的创作之路:将《红高粱》融入音乐之中
红高粱音乐赏析.doc
莫言夸过的评剧《红高粱》再登舞台
观演前来杯“红高粱特调”,南京原创话剧的一次“文商旅”尝试
莫言摘得亚洲文化大奖 称《红高粱》成自身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