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姆·托宾南京分享会:书写“无根”之人的故事
时隔十年,爱尔兰当代著名作家科尔姆·托宾重返中国。这条消息一经出版社发布,迅速引起了全国多地读者的关注。9月21日下午,托宾在南京方所书店与读者见面。这天的方所书店活动区人多到超乎想象,站在第一排往后看甚至看不清最后一排观众距离讲台到底有多远。没有冗长的文学成就简介,托宾用一句再简单不过的“哈喽”就开始了与嘉宾叶子和南京读者们的交流。
这场分享会围绕托宾的《布鲁克林》和新近出版的《长岛》展开。《布鲁克林》是托宾的代表作,20世纪50年代,生活在爱尔兰小镇恩尼斯科西的年轻姑娘艾丽丝为了谋求更好的工作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布鲁克林,在这里她与意大利男孩托尼结婚,在长岛建造新家。二十年后,艾丽丝的婚姻危机在《长岛》中被揭开了。
“一旦翻开了《长岛》,你就很难不想要继续读下去。”叶子的读后感也是不少读者对这部小说的第一印象。《长岛》的开头非常有吸引力,一个带着爱尔兰口音的男人敲响艾丽丝家的门,丈夫出轨还有私生子的消息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让艾丽丝站上了选择的十字路口。“一部小说,它的目的其实是要打断平静,创造某一个具有戏剧张力的时刻。”托宾分享了他对小说开头的构思过程:“一开始是一个意象,一个女人,独自在家,她的丈夫、孩子很快就会回家,这对她来说是一个轻松时刻,没有任何事情发生。而此时我要设计一个冲突,打破平静,把她带入一个压力巨大的时刻。”如果只有一个又一个戏剧性场面,那未免太俗套太狗血,托宾的文笔精妙之处就在于能将戏剧性场面及时收住,转向刻画人物内心的思索和活动,“作为一个写作者,当我在面对一个人的时候,我就会开始想象他的脑子里在想什么,哪怕这个人表面是空白的,但文字可以带着你深入他内心的寂寞时刻,这也是其他艺术门类、艺术形式做不到的。”
《长岛》故事设定的20世纪70年代正是托宾离开故乡恩尼斯科西的时候,在虚构的小说中,他有意保留了小镇真实的地名,“我把关于小镇的所有细节写得纤毫毕现,因为我觉得这不仅是一种地理上的精确性,也是小说中人物情感的锚点。”恩尼斯科西是个非常小的小镇,对于全球绝大部分读者来说这里都很陌生,但托宾并不认为写作者有必要确保读者能够看懂其中每一个细节,“如果你精确的细节能够被世界其他地区读者了解的话,那我觉得这很幸运,但如果在写作的时候就有意想,我要让其他人都懂、都了解,然后去写一个能适配所有人的东西,你就失去了作为小说家应该做的本职工作了。”
从《布鲁克林》到《长岛》,人到中年的艾丽丝依然给读者一种与周围环境微妙的格格不入之感,这是托宾的有意为之,“艾丽丝和托尼在美国都是无根之人,他们在美国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一套体系。我在写艾丽丝的时候,不想把她写成一个在爱尔兰移民社群中如鱼得水的人,我想要把她写成一个孤独的人,哪怕在美国有了丈夫、儿女,但她仍与这个家庭、社会的关系十分微妙,并不完全亲近。在这种孤独之中暗藏着某种情绪的张力,人物的戏剧性也就在此。”爱尔兰移民艾丽丝和意大利移民托尼这对夫妻组合的设定实际上也有现实背景可考,“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20世纪50年代曾有人对布鲁克林居民进行调查时指出,布鲁克林的意大利裔年轻男人都想找爱尔兰女朋友。”托宾认为,之所以会有如此倾向是因为“二战”后在美国的意大利裔人试图在美国这个异乡寻找融入的可能性,把自己改造成一个“新美国人”,而白种人、说英语还有着相同信仰的爱尔兰女孩成为了解决问题的一个不错方案。
《布鲁克林》和《长岛》所讲述的不仅是艾丽丝的故事,更是对于文化冲突、身份认同与归属感的追问。漂泊他乡的艾丽丝是故土与异乡双重的客居者,她的处境映照着当下无数人所面对的现实: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离开家乡到别的城市、国家工作学习生活,建立新的生活秩序,却往往在文化的夹缝中陷入“既非此岸,也非彼岸”的困境。艾丽丝是美国的外来移民,也是家乡小镇的陌生来客,这种“回不去的故乡”与“离不开的异乡”的撕扯,精准地捕捉了全球化时代移民群体的普遍焦虑。
《布鲁克林》的故事来源于12岁的托宾偶然从大人那里听到的闲话家常,这个故事在他的心中酝酿了四十多年最终落笔成型。现在托宾开始酝酿新的故事了,这次的故事来源于1988年他在巴塞罗那的经历。“当时我正在巴塞罗那,想要租一间很小的公寓,因为我手头没有那么多钱,只能租得起很小的公寓。在我去看房子的时候,排在我前面有三个女人,看起来像是姐妹,是从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来的,她们去了阿根廷,又返回了西班牙。这三个人看起来已经六十多岁了,她们被房租的价格惊到,而且这三个人讲话仿佛像一个人一样,常常是三个人接续着说完一个完整的句子。”时隔三十多年,这三位仅有一面之缘的女士激起了托宾无尽的想象:“作为一名小说家,我开始想象这三个女人身上的一切细节,想象她们人生的所有侧面,我想知道她们的故事和经历,那天之后她们又去了哪里、干了什么。我现在所写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视频 沈昭
网址:科尔姆·托宾南京分享会:书写“无根”之人的故事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09952
相关内容
诺贝尔奖明星成长故事用词语射击无尽之美|《试探黑夜:胡安·赫尔曼诗选》新书分享会
乔丽·格雷厄姆:诗人中的故事家 — 新京报
“写作是一种对话:李洱《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新书分享会”在京举办
活动预告 | 三三《山顶上是海》南京分享会
“2024上海文艺夏季好书”分享会:从书出发,想象远方
《文化的故事》新书分享会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行
第三届岳麓书会点亮橘洲 明星作家分享与湖南的“书缘”
「重返狼群」读书分享会,听李微漪讲述背后的故事
鲁奖作家刘大先南京西善话文学 《去北川》新书分享会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