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
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将四个字的成语浓缩于一方墨韵之间,既有形之美,又有意之韵。
深思熟虑,细细“把玩”,十六年笔耕不辍,郭书雷用匠心与巧思,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着自己的“个性表达”,搭建起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反复推敲
探索合体字之美
金秋时节,郭书雷合体字工作室,书香氤氲。
书法桌前,郭书雷伏案凝神,手中毛笔行云流水,笔锋腾挪间,“枕”“戈”“待”“旦”四个字的笔画相互借让、巧妙融合,一个饱满的合体字跃然纸上,落落大方。
“合体字巧妙利用了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它们毫无违和感地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呼吸共命运’,最终形成一个全新的字。”郭书雷介绍,这些合体字不仅展现了汉字的美、书法的美,更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这份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背后,是郭书雷对合体字十六年的“念念不忘”和潜心琢磨。
2009年,有着一定书法功底的郭书雷在参加一次基层送书法的活动中,看到一同行书写“招财进宝”合体字,四字合一,浑然天成的那一刻,他被这种书法艺术的美深深吸引。
何不尝试一下?业余时间,郭书雷开启了自己的求索之路。面对合体字方面的专业典籍稀少,他跑图书馆查阅古籍,遍访同行虚心求教。无数个夜晚,他独自在工作室里反复推敲,堆积如山的草稿纸上写满汉字结构的分解图,“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会冒出新问题,就像走进了一个没有尽头的迷宫。”
“创作一个合体字,就像是在方寸之间主持一场‘和平谈判’。”郭书雷坦言,将每个字拆解成偏旁部首,再像搭积木一样在脑海中构思布局,思考哪个字的哪一笔可以延长、哪个部首可以共享、如何上下穿插左右借让,才能把它们严丝合缝地拼成一个方块字的形状。
灵感一来,郭书雷就赶紧记下来,手机备忘录、本子上,甚至随手抓张纸片,有时半夜躺在床上来“感觉”了,也起身记下来。“几年下来,我算是把古人所说的‘推敲’二字的严谨态度摸透了。”
形神兼备,
成语有了“新表达”
“将‘枕’字的‘木字旁’与‘戈’字上下叠放在一起,宛如将兵器放在枕头下面,随时准备起身应战。这种构形不仅直观展现了成语中的物件关系,还通过视觉上的紧凑感,传达了备战状态的紧迫性。”拿起创作完的“枕戈待旦”合体字,郭书雷娓娓道来,“通过创意性地融合成语原义、汉字构形和视觉元素,将‘枕戈待旦’这一成语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能让人形象地看到枕着兵器睡觉等待天明的场景。”
“成语合体字指的是将一个完整的成语(通常是四个字),通过巧妙的艺术设计和结构变形,组合成一个看似单一、结构紧凑的字形符号,它是一种视觉上的文字游戏,属于民俗艺术和吉祥文化的范畴。”近些年,郭书雷将创作重点聚焦在了成语合体字的创作上,“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用汉字画出来的画,或者一个为成语量身定制的logo。”
郭书雷介绍,怎么把几个字凑一块儿,还得贴合成语本身的意思,每个字、每一笔、每个偏旁放哪儿合适,都得来回调、互相穿插着试,有时候这个字换那个字,笔画挪来挪去,好几种写法摆一块儿比来比去,直到瞅着顺眼了才算完。“这功夫可没准儿,有时候三五分钟就能弄出一个,有时候两三天都找不到个满意的样儿。”
在创作成语合体字的过程中,郭书雷不断从生活点滴中汲取创作灵感。在去青州博物馆参观时,郭书雷了解到“一琴一鹤”的成语故事,说的是北宋时期的官吏赵抃在青州任州府,廉洁奉公,后在赴蜀地上任的路上,随行的马匹两侧只带一把琴和一只鹤,后得到皇帝宋神宗的大加赞赏。深受感染,回来后,郭书雷即兴创作了“一琴一鹤”合体字。“‘鹤’字的左撇画延伸如鹤的左翼,右端头稍微变形如鹤的头部,中间的点变形为捺画延伸如鹤的右翼,这些设计都巧妙地模拟了鹤的飞翔姿态;‘琴’字的上下两部分被‘鹤’字分开,上半部分的两个‘王’部首分别添加到‘鹤’字左右两翼上,下半部分的‘今’部首也被上下分开,一撇一捺再次添加到两翼上,这些设计既节省了空间,又增强了字体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最下面的一点一横折被巧妙地设计成鹤飞翔时收起的修长的腿脚,这一细节处理使得整个合体字更加生动和形象。”
如今,郭书雷撰写的《成语合体字新“解”及应用》一书已结集成册,收录200个成语故事,从合体字构思、合体字架构、成语出处、成语故事、成语本义、合体字新解六个方面进行解析。
创新在路上,
让合体字“活”在当下
除了成语,合体字还能有什么新表达?这个念头让郭书雷开始了新的尝试。
今年父亲节当天,一朋友在聊天群里发了句“父亲节快乐”的祝福语,郭书雷灵机一动,随手创作了个“父亲节快乐”的合体字,发到群里后,获不少好友点赞。这时老婆就在旁边,郭书雷一想母亲节刚过没多久,就又写了个“母亲节快乐”的合体字,老婆和孩子看后都特高兴。
“传统文化不能总是高高在上,它需要走进我们的生活,活在当下。”郭书雷开始了大胆的创新。他将中国节日名称创作成合体字,创新对节日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视觉化表达;在继承春联文化的基础上,创作了吉祥合体字春联,将多个寓意贞吉顺祥、福禄寿喜、平安康健、向善向好的文字,通过艺术加工,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兼备;身边朋友过生日,他创作“生日快乐”合体字相赠,送去祝福的同时又增添几分文化味……
如今,郭书雷的合体字作品逐渐受到关注,有人专程前来求教。“当一个年轻人因为觉得这个合体字很‘酷’而停下细细观赏,并主动去了解它背后寓意的时候,文化传播的目的就达到了。”郭书雷说,“自己刚刚推开合体字创作的这扇门,门后还有无限广阔的天地等待去探索。”
网址: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09595
相关内容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结合《新华字典》与书法文化,这套字帖让你写得一手好字!
4·23世界读书日主题系列活动之库伦旗图书馆联合库伦旗文联开展“中华文化 薪火相传”书法培训交流活动
英国小伙迷上书法 “我会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
“兰亭·雅集”中国书法体验课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
行书的结构和章法
陆启成书法技艺受赞誉,融合传统与创新展现新风貌。
简小知明星导师王慧志:坚守汉字文化传承之道,让书法焕发新生
文化名人访谈 书法家郑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