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牛奶”追星被谁“带沟里”

发布时间:2025-09-20 04:33

来源:紫牛新闻

原标题:“倒牛奶”追星被谁“带沟里”

最近,“粉丝为打投雇人倒奶”事件牵动大众神经,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三大央媒均对“倒牛奶”事件发表评论,恰逢4月29日《反食品浪费法》生效之际,倒牛奶、留瓶盖,大张旗鼓浪费的行为,被舆论广泛批评。

此事也引发连锁反应。5月4日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称接到群众举报,爱奇艺《青春有你3》因存在相关问题,需暂停后续节目录制。在节目组发出停播声明8分钟后,人气学员余景天的经纪公司星宇愔乐也发声,宣布余景天因个人身体原因退出《青春有你3》节目的录制。

所谓“打投”,指的是“打榜”+“投票”,在一些选秀成团真人秀节目中,票数最高的几位选手可以“成团出道”。 在节目限定的投票次数之外,粉丝通过购买指定奶饮品,可获得额外投票机会,购买越多,投票次数越多。粉丝们为喜欢的选手“打投”,疯狂购买与节目联名的品牌饮料,取得留在瓶盖内侧的二维码,或包装箱里的刮刮卡。

在冠名商蒙牛真果粒推出的小程序中,相关规则显得更加繁琐:如果购买的是箱装产品,助力二维码将被贴在箱内;如果购买的是瓶装系列产品,助力二维码则印在瓶盖内部。也正是二维码印在瓶盖内部这一设定,催生了“倒奶”事件——粉丝的目标是收集瓶盖内的二维码,喝不完的酸奶只好雇人倒掉。

“倒奶”事件给选秀节目的冠名商,以及平台方带来舆论危机,在推进这种打投方式之初,没有考虑到可能造成的巨大浪费,这样的营销方式枉顾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给年轻人带来不良引导。浪费是节目设制的问题,应该受到《反食品浪费法》的监管。

商家营销和浪费导向引发质疑的背后,是“倒奶式”追星被诟病。自2018年“偶像元年”开始,中国偶像选秀综艺的擂台上,每年数百名练习生扎堆荧屏。“倒奶”事件去年就出现,为爱豆梦想助力的“牛奶”产业链更是众人皆知的秘密。你一箱,我一箱,冠名商赚了千千万。2020年上半年,蒙牛的温奶(即包括纯甄、真果粒、花果轻乳三款)配合热播的选秀节目,多次在电商平台售罄。粉丝疯狂购买根本喝不掉的牛奶,商家赚得盆满钵满,节目则获得高关注度和参与度。

每年选秀节目来临,粉丝会无奈调侃,“又要喝牛奶了”,经纪公司也加入打投,为了给粉丝带来某种示范和刺激作用,帮助自家艺人在投票中胜出。粉丝还会通过跟黄牛直接购买奶票,奶票成了价格随时波动的“硬通货”。

没有相关法律对此进行规范吗?2020年2月,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就明确规定,选秀及偶像养成类节目中不得出现设“花钱买投票”环节,不得刻意引导、鼓励网民采取购物、充会员等物质化手段为选手投票、助力。实际上,平台方也采用另一套话术,规避“诱导投票”“诱导消费”引发的争议。

4月12日,因“非理性应援”,即号召大量集资,多名热门选手的官方后援会微博被禁言30天。身陷打投游戏规则的年轻人们,一开始就把爱豆梦想跟功利心紧密结合。他们再也不能像前辈那样,喜欢听谁的歌看谁的电影,就默默地收集写真、贴纸、专辑等就好,还要掏出真金白银助力各种投票和流量,连喝一杯牛奶都没那么简单。

“倒奶事件”后,平台方或将面临更为严格的规范。最近,一档职场综艺里有提到,年轻女性的梦幻职业,第一名是当明星爱豆。从这类选秀节目里出道的年轻人,由素人蜕变成笼罩着光环的明星,对粉丝的影响力巨大。这也是平台方一面手握吸金利器,一面又承受高压,随时面临危机的原因。买奶“投票”,其性质也涉嫌“花钱买投票”,这不是制作节目应有的取向,也不是吸引流量的高明之举。令人担心的是,“倒奶式”疯狂追星,会反噬多少年轻人——心态扭曲不利于追星的年轻人的健康成长,而不良导向下选拔出来的爱豆们,很难有正面积极健康的社会形象,对于其职业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举报/反馈

网址:“倒牛奶”追星被谁“带沟里”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08503

相关内容

新华社评为打投偶像把牛奶倒沟里:别把青年人带沟里
追星投票倒“牛奶” 谁在操纵粉丝“浪费”?
粉丝成箱倒牛奶应援,《青春有你》被叫停 央媒怒批:别把青年人带沟里
为打投偶像把牛奶倒沟里?“倒奶”事件时间线整理汇总
倒奶式追星
网信办回应打榜倒牛奶事件:将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倒牛奶追星事件是怎么回事)
“追星倒牛奶”是怎么回事?
粉丝为偶像投票而“倒牛奶”:谁在操纵粉丝后援会?应查一查
粉丝为偶像投票而“倒牛奶”:谁在操纵粉丝后援会?应彻底查查
粉丝为追星“倒27万瓶牛奶”,这种肆无忌惮的浪费,谁在操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