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知音情,苏轼与黄庭坚的深厚友谊
“朋友,我当你一秒朋友;朋友,我当你一世朋友。”这句歌词诉说着深厚的友谊,仿佛将我们带回那个纯真的年代。而这样的情感,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着生动的体现。在遥远的北宋时期,苏轼与黄庭坚这一对挚友,他们的友情故事被后人传颂千古,成为佳话。他们的友谊如同一剂良药,在浮沉的人生旅途中给予彼此无尽的慰藉与支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那份深厚的情谊。
苏东坡,字子瞻,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画家,甚至是一位美食家。然而,尽管他的才干出众,却屡次在官场中遭受打击,65岁时在常州逝世。
黄庭坚,字鲁直,江西修水人。他同样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词人、书法家。自幼聪慧过人,7岁便能吟诗,18岁时乡试中得第一,22岁便成为进士。然而,49岁时因文字狱被贬,后来又因新党执政而多次遭受贬谪。他在61岁时于宜州逝世。
这两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和书法家,在北宋时期相遇并成为挚友。他们的友谊跨越了时空,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话。他们的相识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庭坚的岳父孙觉将黄庭坚的作品展示给苏轼,苏轼对黄庭坚的才华大加赞赏。这份赏识成为了黄庭坚前行的动力,也温暖了他的一生。
尽管苏轼和黄庭坚在13年的时间里并未见面,但他们的心灵却紧密相连。通过书信的交流,他们不仅在文学上相互切磋,更在心灵深处找到了共鸣。这份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他们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
第二章:波折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遭遇了职场生涯的巨大挫折,因“乌台诗案”而陷入困境。这场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使得朝野上下一片反对之声,政敌们企图置他于死地,曾经的拥护者也纷纷保持沉默,唯恐被牵连。
然而,在这场风波中,黄庭坚却选择了挺身而出。他不仅没有避嫌,反而上书力挺苏轼,声称苏轼是一位杰出的文人,忠于朝廷,且无罪。尽管他们此时还未曾谋面,但黄庭坚与苏轼的诗作唱和却成为了“罪证”,他也因此受到了“罚金”的处罚。
后来,苏轼因遭贬谪而来到黄州,并取号“东坡先生”。在此期间,黄庭坚依然与苏轼保持着书信联系,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
第三章:相见
元丰八年(1085年),随着宋哲宗的即位与高太后的临朝听政,司马光重归相位,苏轼也得以复官并返回京城,此时他已48岁。元佑元年(1086年),这对挚友兼笔友终于在京城迎来了首次相见。此时,他们已步入中年,“相见恨晚”的情感在彼此心中涌动。他们在京城共度了三年美好时光,谈道论艺、切磋诗文、鉴书赏画,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唱和之作。在苏东坡的指导下,黄庭坚在文坛崭露头角,与苏轼并称为“苏黄”,跻身“苏门四学士”之列。
第四章:绝唱
相聚虽有时,离别却悄然而至。在绍圣元年(1094年),黄庭坚因文字狱之祸被远贬黔州,而苏轼亦因声援他而遭贬惠州。临行前,他们在鄱阳湖畔相聚,畅谈了整整三天,才依依不舍地分别。这三天里,他们或许谈及了政见、诗词,也或许只是闲聊趣事,欣赏美景。然而,这次离别后,两人便再未相见,从此江湖路远,相见无期。
1101年,65岁的苏轼在回永州的途中因病离世。远在千里之外的黄庭坚闻讯悲痛欲绝,深感“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孤独。在苏轼离世后,黄庭坚写下了著名的《松风阁诗》,表达了对苏轼的深切怀念与无尽遗憾,“松风阁风景虽美,却无人与我一同欣赏。欲将此诗寄予东坡,怎奈他已经收不到了。”
1105年,在苏轼离世四年后,黄庭坚也因病辞世,两位文学巨匠的深厚友谊最终成为绝唱。黄庭坚将苏轼视为亦师亦友的至交,他们之间的情感真挚而纯粹。他们的友谊超越了时空,为我们诠释了何为真正的朋友,这段情谊将永远流传于世。
举报/反馈
网址:千古知音情,苏轼与黄庭坚的深厚友谊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08401
相关内容
苏轼与黄庭坚:文坛挚友的深情厚谊黄庭坚与苏轼的友谊:茶与酒的深情厚意
黄庭坚与苏轼:海内存知己,一场旷古绝今的友谊(六)
苏轼与黄庭坚的文学交流与友谊.pdf
诗坛知己:苏轼·黄庭坚·米芾
苏轼与黄庭坚:一段跨越时空的“笔友”情谊
黄庭坚与苏轼之间关系
苏轼与黄庭坚:一对璀璨的双子星
【文明小故事】苏轼、黄庭坚师徒情深
难得的朋友,值得交往的良师益友——苏轼与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