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天下第一的王重阳为何48岁慨然入道?
影视剧中的王重阳形象
2010年7月,在翠华山风景区的西峰顶上,两位身着道袍的隐士正在晨光中练习太极拳。他们身后云雾缭绕,仿佛重现了当年全真教祖师修炼的场景。
作为全真教的创教祖师,王重阳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始终保持着神秘色彩。他从未正式出场,却通过弟子丘处机的回忆活在江湖传说中。书中描述他少年时先习文后练武,最终成为一代武林宗师。洪七公、黄药师等五绝高手都曾提到,正是王重阳发起了第一次华山论剑,并以绝世武功夺得天下第一的称号。
然而历史记载中的王重阳,却曾自嘲文武之道两无成。这与他传奇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其中缘由要从他早年的经历说起。
20年的仕途沉浮
王重阳生于1112年12月22日,陕西咸阳大魏村的一个书香门第。1127年金兵攻陷陕西时,15岁的他正值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令人意外的是,这位未来的道教宗师23岁时竟参加了伪齐政权的科举考试,还在诗中得意地写道二十三上荣华日;27岁时又参加了金国的武举考试。
在担任金国公务员20年后,王重阳突然辞官入道。金源璹的记载只说文武之道两无成,但全真教弟子秦志安在《金莲正宗记》中透露了更多细节:王重阳在礼部任职时,因献赋不合上意而被罢黜?。虽然武艺超群,最终只被派到甘河镇当了个酒监,相当于现在的乡镇税务所所长。
这个芝麻小官让王重阳心灰意冷,整日借酒消愁。他在诗中自述朝朝日日长波醉,压幼欺人度岁时,甚至预感到寿命不过五十八。直到48岁那年,这位失意官员终于幡然醒悟,决定慨然入道。
修道之路的转折
王重阳的修道生涯充满戏剧性。他先是在终南山挖了个活死人墓,独自闭关三年。出关后迁居刘蒋村,建草庵修行。56岁时,他做出惊人之举——一把火烧掉茅庵,东行传道。
在山东宁海州,王重阳迎来了事业转机。他先后收下丘处机、马钰等七大弟子,建立三教七宝会等组织,正式创立全真教。从48岁悟道到58岁去世,短短十年间,他成功将全真教发展为北方最具影响力的教派。
名字背后的故事
王重阳一生多次改名,折射出其心路历程:
- 乳名十八郎,因排行第三又称王三
- 文举时名中孚,字允卿
- 改考武举时更名德威,字世雄
- 得道后改名王喆,字知明,号重阳子
- 到宁海后又添一吉,写作王嚞
晚清学者陈教友在《长春道教源流》中,引用元代商挺的诗作,提出王重阳可能曾割据抗金的新观点。虽然这一说法缺乏确凿证据,但为这位传奇人物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从失意官员到道教宗师,王重阳的人生轨迹至今仍引发后人无限遐想。
网址:金庸笔下天下第一的王重阳为何48岁慨然入道?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06891
相关内容
王重阳武功天下第一,为何全真七子却不入流?黄蓉解释的很对他是金庸笔下第一高手,让张三丰吃惊不已,却被金庸强行拉下神坛
金庸笔下最美的5位女子,黄蓉落榜,第一是金庸以仙女为原型创出
侠之大者,金庸笔下谁人第一,乔峰还是郭靖?三个理由一目了然
金庸笔下三大事件多发地,一个村两座山,村里还出了两个天下第一
古代一皇室后裔,不会武功,十几岁就死了,金庸笔下却成一流高手
难怪金庸不写大汉江湖,你看那时候的天下第一是谁,金庸无从下手
乔峰和郭靖,谁才是金庸笔下第一大侠?
金庸为何没写天龙后传?看王重阳的师父是谁,段誉加虚竹也打不过
金庸笔下的一批高手,武功绝世,却以数字为绰号,你认为谁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