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镝|“山寨明星”红了,然后呢?
前有“撞脸”靳东的网红打着明星的旗号赚足了流量,后有一个叫ESO(与韩国人气男团EXO名字相近)的民间偶像男团,因成员们长相酷似明星,艺名也玩着与其真名擦边的谐音梗而火得一塌糊涂,连续多天盘踞热搜榜榜首。
ESO
“山寨明星”似乎已经在网络生态中形成了一类现象,赚足了公众的眼球,成为网红发展领域的一个“垂类”。
他们的出现,带来了诸多争议: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一种网络上走红的方式;有人认为,这是为了流量打着侵犯他人肖像权的擦边球;有人认为,一味模仿另一个人会迷失自我......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将“山寨明星”定义为,由某个组织或者群体因为某种市场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策划、塑造,利用模仿社会上已有的名人、明星等手段,策划打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社会认可度的某名人的替身、模仿秀、特型演员。
毋容置疑的一点是,靠模仿一个人出圈,是借助了被模仿者的流量。但模仿明星只能带来一时的风光,如果走红后还是一味的模仿而没有自己的风格和作品,那么这条路注定走不长远——就像巴菲特那句“当潮水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当这些“网红”将自己在互联网存在的全部价值和意义都押在其模仿的明星上,等到热度散去,还是会回归起点。
其次,一味的模仿也会让“山寨明星”迷失自我。有市场就有需求,“山寨明星”之所以走红,原因之一就是受众会将他们作为“明星”的影子。但当影子久了,“山寨明星”在自我认知方面多少会有一些混淆——自己粉丝群里的鲜花和掌声又有多少属于自己?多少属于自己模仿的明星呢?如果一个人只能活在另一个人所笼罩的阴影之下,成为一个复刻品,失去了自己的特点,无疑是可悲的。
诚然,对于这类依靠别人流量,借助模仿成名的走红模式褒贬不一,但真正需要思考的是,这些“山寨明星”们走红并拥有一定的流量后,前途又是怎样的呢?
“山寨明星”看似走上了成功的捷径,但如果想“长红”,单纯的模仿不会长久。走出影子,创造价值才是硬道理。
在网络大数据的时代下,拥有流量、支持者本就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而互联网之所以能催生出多个UGC平台,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记录美好生活”,让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被更多人看见。
山寨明星”不妨试着发出自己的声音,摆脱明星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展现属于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性,让自己经营的账号“为自己而活”——成为一个网红往往需要人设,那么为什么不考虑把“某某明星的附庸品”的人设设定为自己呢?
如果“山寨明星”们能同时肩负起作为KOL应尽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向粉丝传递正能量,更是对自己支持者和平台所倾注的流量的不辜负。
模仿明星只能带来一时的风光,风光背后,还是要趁早不如跳出这个影子,认识到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仅仅成为“活在影子里的模仿者”。
举报/反馈
网址:鸣镝|“山寨明星”红了,然后呢?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06638
相关内容
上汽老将贾鸣镝为林肯带去“新意”“山寨明星”多地巡演,然后呢?
靠“山寨明星脸”走红的女明星
“山寨化生存”——谈网络时代的产物“山寨明星”
山寨明星火了谁?坑了谁?
杨坤“破防”后,山寨明星逆势爆红引热议
杨坤破防后,山寨明星更火了
山寨明星侵权?
年仅00后,他靠山寨明星身份赚3500万
调查:“山寨明星”的背后 隐藏巨大商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