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耀眼的顶流,我曾对他冷眼旁观;而当他逐渐落寞,我却心如刀割,无法忽视心中的疼痛。最近,这份情感的波动令我困惑,我在鹿晗的动态里陷入了无法自拔。作为一个刚刚入坑的粉丝,为什么我会如此激动?直到今天,邓超曾说的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
1.
近日,邓超在鹿晗的演唱会期间,频繁更新微博(我倒觉得这更像是为鹿晗加油打气,展现兄弟情深),此外,在《五哈》节目中,他因唱到鹿晗的《我们的明天》而泪流满面,这对兄弟情谊再次登上了热搜。娱乐圈的关系千变万化,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互相利用的场面,但邓超却毫不掩饰地展示了他与鹿晗之间的真情,难免让人动容。
有一个疑问始终萦绕心头:为什么这一次,关于“真感情”的讨论要远远大于“炒作”的声音?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正与他们之间的观众缘分密切相关。
首先谈谈邓超。看着他的《幸福像花儿一样》成长的我们,除了年轻时的一些情感绯闻,婚后与孙俪的幸福生活几乎没受到任何负面干扰,尽管有过一些真假难辨的传闻,但两人始终将家庭和情感维系得十分稳定。作为演员,邓超的演技早已得到了同行和前辈们的一致好评;参加综艺时,他毫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凭借搞笑的天赋和生动的表现,成功收获了无数路人粉。
再来看看鹿晗,这位曾经的顶流,EXO的主唱、领舞、门面担当,唱跳能力一流,风头一时无两。虽然他在官宣恋情后遭遇了一些质疑,但他的甜蜜恋情和恩爱形象无疑赢得了很多人心。即便演技并不算出类拔萃,但身为偶像,鹿晗在综艺中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另外,即便他也有被曝出过一些负面新闻,比如直播时的言语失控,观众对他的宽容度依旧很高,至少在我这里,这份宽容几乎是无条件的。因为我亲眼看过他的演唱会剪辑,看到他与粉丝的真诚互动,那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是任何表演都无法复制的。我还了解过他在私下对待邓超的关心,邓超父亲去世时,他放下工作专程陪伴,听说邓超在《跑男》节目受伤,他第一时间联系家人请医生为其治疗。对比起来,鹿晗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没有太多心机、纯粹而真实的人。正如邓超所说:“我一眼就觉得这个孩子干净。”
我还特意考察过鹿晗说脏话的背景和前因后果,明白他当时的情绪状态,理解他的一时失言,因此,我给了他更多的包容。这也让我更加明白,作为粉丝,我们往往通过偶像的言行举止,将他们与我们理想中的“完美”偶像进行对比和塑造。
我们喜欢他,或许是因为他敢于公开承认感情的勇气,或许是因为他对待粉丝的真心,或许是他的唱跳才华,又或许是他那份温和与包容。
2.
最近,我又看到关于鹿晗的讨论:有些人说他在演唱会上的眼神里没有光彩,而有些人则觉得他只是因为长时间忙于演唱会,感到疲惫。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事实——我们深深怀念曾经那个笑容灿烂、阳光四溢的鹿晗。或者说,我们更害怕自己内心的那团光芒会随着他状态的变化而熄灭。
的确,有些人即使抛开所有的才艺和能力,仅凭那张脸,就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美好。但明星,终究也是人。他们也会疲惫、也会情绪低落,也有无法控制的时刻。以鹿晗为例,难道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在直播中说脏话会产生怎样的后果?难道他不清楚顶流身份带来的舆论压力?我想他是知道的,毕竟他在娱乐圈打拼多年,职业敏感性和团队的提醒他一定有。但他为什么还要让自己的情绪外露?或许,他只是想拥有一个真实的自己,想要哭就哭,想笑就笑,不必总是被外界的期待所束缚。
从另一个角度看,明星不过是被资本推向舞台的商品,他们的每个举动都可能被放大、解读。而像丁真那样,原本因纯真获得关注,却也不得不承担被资本化的代价。
我写过很多篇关于明星的文章,这一次,我开始反思,面对明星,我们的评价标准究竟应该是什么?我们究竟是希望他们像机器一样完美无缺,按照既定程序运行,还是希望他们能展现出真实的一面,哪怕是脆弱、痛苦、甚至犯错?我们又该如何定义“对错”?
假如有一天,微博回归最初的样子,允许明星们像普通人一样写下他们的心情,而不是成为营销的工具。假如观众能更加理性、更加宽容,那么明星们在聚光灯下所承受的压力,或许能够减轻一分。
我并不是在为那些偶像辩护,特别是对于像鹿晗这样的明星,也不能完全原谅所有不当行为。但我觉得,作为粉丝和观众,我们不能一方面热衷于追求纯粹,一方面又用过于圆滑的目光去审视他们。
突然想起《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一句话:“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陪他走上一段路,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对鹿晗的了解或许仍然很有限,但邓超对他的了解却更加深刻。希望我也能做到,在看待他人时,少一些揣测,多一些理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