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红木家具:黄花梨、紫檀与红酸枝的历史价值
01红木概论
红木家具因其材质的优美而闻名,其材质的卓越促进了家具的文化及历史价值,使其为世人所赞誉。木材与家具的紧密关系,为我们揭示了红木历史发展的主线。在众多红木种类中,黄花梨、小叶紫檀、大红酸枝这三种被誉为“老三样”的经典用材,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市场表现,被业界一致推崇为三大贡木。它们不仅曾是皇权贵族珍爱的红木选择,更在当代市场中稳固了其不可替代的经典地位。
明清时期,贡木通过进贡而非商业渠道进入宫廷,由于其稀有性,极为珍贵。宫廷通常不直接从商人处购买硬木,而是通过各地进贡的方式获取。据万历年间的《工部厂库须知》记载,广东布政司每年需进贡的花梨木和紫榆木(紫榆即紫檀)均有明确规定。由于贡木生长缓慢且民间资源有限,进贡数量并不多。然而,正因如此,贡木在宫廷和民间都显得尤为珍贵,制作工艺也讲究至极。因此,“贡木”不仅象征着珍稀与贵重,更代表着精湛的工艺。
02三大贡木
▲ 黄花梨
黄花梨因独特的香气与纹理备受推崇,从古代文献中可见其在家具及文人作品中的重要性,其设计风格延续至今。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以及大红酸枝这三大经典贡木,不仅受到宫廷的珍视,也激发了民间制作贡木制品的热潮。百姓们渴望使用这些贡木制品,以期能像王公贵族一样享受最上乘的待遇。这种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许多贡木制品依然保留着宫廷的设计风格与气派。
早在唐代,黄花梨便已见于书籍记载。据《本草拾遗》所述,这种木材主要产于安南及海南,常被用于制作床几。到了明代,王佐在增订《格古要论》时进一步提到,花梨木主要产于南番广东,其色泽紫红,与降真香相似, 并带有香气。据明清家具专家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珍赏》中的考证,黄花梨以其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在明代,工匠们制作黄花梨家具时,多采用光素手法,即充分利用和展现木材的天然之美。
▲ 紫檀
紫檀以其香气与药用价值历史悠久,在明清宫廷中被广泛使用,代表了皇族的尊贵品味。早在两晋时期,紫檀便在古籍中留下身影。紫檀被广泛用于制作香料和药材,独特的香气及药用价值使其备受推崇。唐代《唐本草》、明代《大明一统志》以及《本草纲目》等著作均有详细记载。在唐代,紫檀开始以木制品形式进入宫廷,成为宫廷用器的珍贵材料。
紫檀以其静穆古雅的气质,深受王室贵族的喜爱。在众多木材中,紫檀以其独特魅力,成为了皇族审美的象征。清代乾隆年间,紫檀木的使用达到了鼎盛,据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周京南的考证,内务府造办处在乾隆时期购进了大量的紫檀木。紫檀不仅因其稀缺性显得极为名贵,更因其独特的香气和静穆的气质深得皇族青睐。
▲ 红酸枝
作为黄花梨和紫檀的替代品,红酸枝以其红色调与可雕刻性深受欢迎,在清代家具中尤为重要。交趾黄檀,又称大红酸枝,是紫檀木中的一种。其主产地集中在老挝、泰国以及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红酸枝在历史上曾长时间被简称为“红木”,成为人们口中的红木指代。随着红木家具的兴起,酸枝木逐渐在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在皇家御用家具中占据一席之地。红酸枝以其红色调,不仅契合了中国人对红色的天生偏好,还因材质细腻,适合雕刻而深受欢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外贸部门开始进口酸枝木,设立多家家私制作工厂,专注于制作酸枝木家具以供出口创汇。酸枝木以其深红色调被称为“老红木”,成为民间广为接受的珍贵木材。
举报/反馈
网址:探秘红木家具:黄花梨、紫檀与红酸枝的历史价值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05370
相关内容
展爱红木解密红木家具保值升值的秘密红木家具用什么木材做
红木与檀木的区别(红木与檀木的区别)
实木家具中的红木家具都有哪些
买红木家具买国标红木还是买非国标红木好?两者有什么区别?
明星大腕也钟情于红木家具 真是太惊喜了!
乌檀木和花梨木哪一种材质好?乌檀木与花梨木的区别是什么?
印尼黑酸枝:红木中的明星
关于红木家具:跟娱乐圈一样,红木界也存在严重的撞名字现象
土豪明星才玩得起红木“老三样”,买不起也养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