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F随思:A股明星基金经理败走记引发的思考 最近翻了本书,讲述英国明星基金经理尼尔·伍德福德(Neil Woodford)业绩滑铁卢的历程,对于我们FOF层面在筛选...

发布时间:2025-09-19 06:49

最近翻了本书,讲述英国明星基金经理尼尔·伍德福德(Neil Woodford)业绩滑铁卢的历程,对于我们FOF层面在筛选主观基金经理的时候获益很多。

尼尔·伍德福德(Neil Woodford)是英国首屈一指的基金经理。

他在1998和2008两次金融危机中成功脱险,创造了的辉煌战绩。

巅峰时刻,他手上掌握着300多亿英镑的资金,令政界大佬、商业巨鳄所忌惮。

BBC称他为“从不断电的赚钱机器”。

然而,好日子在一个下雨的清晨戛然而止。

最终败走的几个关键点,我们提炼下来主要在于:

1,风格漂移,早期在景顺等经纪公司持仓以高分红、稳定现金流的大公司为主,规避了杠杆比较高的银行股,所以在98年及08年都顺利避险。从景顺出来尼尔·伍德福德(Neil Woodford)成立自己的基金公司后,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内控一言堂,在组合层面配置了很多生物科技、医药等高风险小公司甚至未上市公司股权,最终导致在基金业绩滑铁卢,资金大额赎回后,流动性一度出现问题;

2,陷入我执,由于在景顺期间受限内控,投资小公司股权及未上市公司股权都受到公司高管约束,所以在自己单干后为了证明这种投资理念的可行性,极力证明自己,陷入我执。基金经理一旦做投资不是基于客观事实,而是向市场证明自己的方法论,可能都会最终陷入泥潭;

3,规模诉求,尼尔·伍德福德(Neil Woodford)在成立自己的基金公司后,很快借着流量发行了不同策略的多只基金产品,募集规模超过一百亿英镑,后续管理规模还在快速扩张,这种体量资金如果投资策略是,以小市值公司甚至非上市公司股权为主(高赔率、低胜率),持仓个股相对集中,那么整个组合容错率就比较低,业绩滑铁卢也是大概率事件;

联系到A股自2021年春节以来,不少明星基金经理业绩也是滑铁卢,腰斩者、膝盖斩者比比皆是,说败走并不过分。

我们并不一一列举哪些基金经理,这不是个案,这些基金经理都有着一些共性:

1,比如规模快速扩张到五百亿甚至千亿以上,对于组合构建及超额收益挖掘难度都是指数级增长,尤其是自2021年春节以来整体是小市值强于大市值,规模大了之后对于小票机会参与难度大;

2,大部分持仓风格暴露在大盘成长风格上,行业上偏消费医药、中概股、港股互联网等等,这些都是在2021年春节前长期比较强势的风格,而在2021年初在基金正反馈下将估值也是打到历史极值。

3,长期持仓及换手率很低,即使部分个股竞争优势及护城河、商业模式发生变化,还是坚定持有;选股胜率出现问题,组合多只个股爆雷,能力圈拓圈意愿不足,对于符合时代趋势投资机会缺乏持续学习的动力。

所以,滑铁卢的明星基金经理很多是在春节后继续暴露在这些风格因子上,说坚守也好,说路径依赖也罢,有些东西错了就是错了,即使自己知道错了也不能认错,这就是陷入我执;明明是资金和情绪打出的历史高价,寄希望于短期通过业绩消化估值还是过于乐观,我们寄希望于以时间换空间,却忘了A股牛短熊长的历史铁律。

当有些投资被口号化,信仰化——南下争夺港股定价权,回溯看当时市场是如此的非理性,情绪化。

当淡水泉时刻频繁失灵,当股债溢价率参考意义存疑,当中概、地产股债都下行深不见底,我们或许已经失去了对于历史上那些锚定的信仰,包括绝对价格、包括相对估值。或许我们都知道为什么跌成这样,或许又不是很知道,或许只是知道不敢表达。

我们曾经痴迷于明星基金经理的方法论与人生观,并将其视为偶像一度成为其坚实的拥趸,在业绩滑铁卢时候选择相信,直到相信变成将信将疑,怀疑,否定,抨击,以及用脚投票赎回一走了之......

我们讨论这些,并不是为了诟病国内公募基金这种股东利益最大化,对于规模极值诉求,对于投资人利益不看重甚至忽视的现象;并不是嘲笑在业绩滑铁卢后,基金公司那套做时间的朋友,长期保持定投姿势不变等等苍白无力的营销话术;不是抨击那些明明是投资人卖奇异call给自己,自己还收取管理费和后端业绩报酬,如此imba商业模式红利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我们讨论这些,是想从FOF层面反思怎么去构建基金经理组合,进而表达权益观点:

1,避免线性外推,以历史业绩推及未来。如果一个基金经理可以通过一个长期变化很低的组合穿越周期,躺赢式投资,那应该是这个时间维度还不够长,样本数据存在瑕疵,譬如视为长坡厚学的消费医药等等。同样,FOF层面想通过一些明星基金经理构建组合就想穿越周期,躺赢式投资也是不现实的,历史上的明星基金经理可能都有一些共性方面做对了,但并不代表未来;

2,对于基金经理筛选陷入我执,所谓没有几十年投资记录不可谓通晓投资。而从实际结果来看,A股超过10年以上的基金经理寥寥无几,明星、老将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至少都在百亿级以上,同时,老将对于新生事物的持续学习、破圈甚至有些在管理上还得分散精力,选择老将的执念并不一定可取,A股上市公司已经四千多家,比十多年前接近翻番,对于持续学习及集中精力要求颇高,尤其这两年投资机会更多是在制造细分赛道龙头,反而是一些年轻新生代的基金经理更容易跑出业绩;

3,不因人投人,而是穿透背后注重因子层面的配置。很多选择基金经理是陷入个人认同及信仰,但最终结果并不好。最好的方式,还是将穿透基金经理个人看他组合层面在因子上面的暴露情况,进而FOF层面进行因子组合的偏离及配置,包括市值因子、成长价值、大小市值、行业等因子,甚至国别因子的主动配置。

4,我们筛选基金经理很多是为了挖掘基金经理自身的alpha,但实际跑下来可能将几个基金经理构建组合最终还是互相对冲,效果一般。所以主动基金经理和宽窄基金的beta工具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这些其实更考验的是FOF层面投资经理对于市场的认知与判断。

5,对于国别因子,其实也很关键,在A\H\中概股一路走低,其实美股尤其是道琼斯指数、欧猪们都已经在慢慢探底,甚至走出技术型牛市。

所以,就好比在A\H\中概股里面最近就是粪坑里找金子,螺蛳壳里做道场,追求的也就是少亏点而已,并无绝对收益,而在国别因子上有所尝试可能对组合绝对收益的追求也更有裨益。

理想状态下,如果能做好beta工具的运用又何必苦苦挖掘公募基金经理的alpha,毕竟那点alpha是alpha,还是beta,都未可知。

结。

网址:FOF随思:A股明星基金经理败走记引发的思考 最近翻了本书,讲述英国明星基金经理尼尔·伍德福德(Neil Woodford)业绩滑铁卢的历程,对于我们FOF层面在筛选... https://m.mxgxt.com/news/view/1804885

相关内容

大卖百亿!四大全明星FOF到底买了哪些基金,值得入手吗?
集体跨界!这些A股明星基金经理大举加仓港股
独家揭秘:四大网红券商私募FOF底层代码究竟买的啥
嘉实安康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混合(FOF)基金经理唐棠因业务调整离任,赵迁新任基金经理
FOF投资=明星“拼盘”?这位“王牌基金买手”的答案是……
旱涝论文范文 券商资管FOF打明星牌星光加持也难旱涝保收有关论文写作资料
兴华智选成长三个月持有混合发起(FOF)A,兴华智选成长三个月持有混合发起(FOF)C: 兴华智选成长3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中基金(FOF)托管协议
一年翻倍!明星基金经理公奔私,331位公募派基金经理业绩如何?
基金经理队伍“供给侧优化”,悄然开启……
【基金研究】当基金经理成为流量明星 明星基金经理,在公募基金行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过往长期历史业绩特别优秀的基金经理,会被财经媒体包装成明星基金经理来博取读...

随便看看